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2022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达15.07万、死亡病例5.57万,相当于平均每3.5分钟就有1位女性确诊宫颈癌,平均每10分钟就有1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趋于年轻化,防控形势严峻。
宫颈癌
全球女性健康的“隐形杀手”
宫颈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引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2022年中国宫颈癌新发病例达15.07万、死亡病例5.57万,相当于平均每3.5分钟就有1位女性确诊宫颈癌,平均每10分钟就有1位女性因宫颈癌离世。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趋于年轻化,防控形势严峻。
需要警惕的是,宫颈癌前病变早期“不痛不痒”无法察觉,一旦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发展成宫颈癌,以下这些情况要当心:
致癌元凶
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
幸运的是,宫颈癌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而它的元凶,就是—HPV(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HPV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中的大概率事件—除了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的马桶、浴缸、卫生间门把手等都有过HPV检出的报道。但不要恐慌,因为绝大多数HPV感染会被人体免疫系统自动清除,如同一场“感冒”,来得快去得也快。
真正的威胁在于“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
▲数据显示,中国95.4%的宫颈癌归因于常见的7种高危型HPV
当免疫系统无法清除某些高危型别的HPV病毒(如HPV 16、18、52、58型等),导致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就可能慢慢引起宫颈细胞发生病变,最终可能发展为宫颈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15年,这也为我们进行早期干预和预防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既然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罪魁祸首,那么阻止感染或在感染初期助力机体清除病毒,就成了预防宫颈癌的关键。HPV疫苗正是基于这一原理诞生的“强大武器”。
HPV疫苗知多少
宫颈癌防控“利器”
目前,我国已批准上市的HPV疫苗包括2款国产二价、1款进口二价、1款进口四价和1款进口九价,加上本月刚刚在湖北省正式投入应用的国产九价,HPV疫苗家族已逐步壮大至6款,为9-45岁女性健康提供了层层防护。
关于HPV疫苗的问题
这些你需要知道↓↓↓
问题1:二价、四价、九价的区别?
答:“价”是指针对的HPV病毒型别。
二价HPV疫苗:预防高危型HPV16/18导致的我国约84.5%的宫颈癌;
四价HPV疫苗:预防高危型HPV16/18导致的我国约84.5%的宫颈癌,还可以预防HPV6和11导致的约90%的尖锐湿疣;
九价HPV疫苗:预防高危型HPV16/18/31/33/45/52/58导致的我国约95.4%的宫颈癌,还可以预防HPV6和11导致的约90%的尖锐湿疣。
问题2:哪些人推荐接种HPV疫苗?
答:我国女性HPV感染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年龄在15-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年龄每增加5岁HPV清除率下降15%,越容易发生持续感染。世界卫生组织立场文件中明确推荐9-14岁的女孩接种HPV疫苗,以尽早获得保护。因此,9-45岁适龄女性,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HPV疫苗,尽早防护。
(图片来自pixabay)
问题3:接种HPV疫苗有什么注意事项?
答:接种前有发热症状的,应暂缓接种。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不能接种。建议接种前及时反馈自身健康状况,认真阅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离开。接种当天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问题4:月经期是否可以接种HPV疫苗?
答:月经期非禁忌,如果没有发热、贫血、感染或严重经期不适者等特殊情况,生理期可以注射HPV疫苗。但大多数女生在月经期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尽量避开月经期接种。
问题5:接种了疫苗,还需要做宫颈癌筛查么?
答:一定要!疫苗是“一级预防”,筛查是“二级预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疫苗无法覆盖所有高危HPV型别,且对已经发生的感染没有治疗作用。建议有性生活的25-64岁女性每3-5年进行一次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如TCT、HPV检测)。
特别呼吁:
●家长朋友们:为青春期的孩子(9-14岁是WHO推荐的最佳接种年龄之一)尽早规划,在暴露于HPV病毒风险之前,为她们建立起第一道免疫屏障。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