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 earth.com10 月 27 日报道,致幻剂能重塑大脑对时间的感知,为治疗精神疾病带来新思路。研究发现,致幻剂会使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安静,影响多个脑区活动,造成时间膨胀、压缩或消失等效果。不同致幻剂作用不同,或可用于不同疗法。致幻剂或能帮助患者重新面对痛
【今日国际媒体头条新闻】
聚焦国际科研前沿与财经科技,100条精选动态,是投资者每日必读。
据 earth.com10 月 27 日报道,致幻剂能重塑大脑对时间的感知,为治疗精神疾病带来新思路。研究发现,致幻剂会使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安静,影响多个脑区活动,造成时间膨胀、压缩或消失等效果。不同致幻剂作用不同,或可用于不同疗法。致幻剂或能帮助患者重新面对痛苦记忆,改善症状。不过,使用致幻剂治疗必须在专业监督下进行。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明确其效果及合法性问题。
据乔治梅森大学 10 月 26 日报道,“接触自然” 这句网络热梗并非只是玩笑,科学表明接触自然与音乐能提升身心健康。新研究发现,将二者结合,如户外听音乐、边园艺边唱歌等,可改善情绪、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与传统疗法不同,这种方式依靠多感官参与,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包括创伤幸存者和老年痴呆患者。研究为非药物心理健康治疗提供了新可能。
据earth.com 10 月 27 日报道,研究发现推翻了教科书中百年脑科学理论。研究人员运用高压冷冻保存脑组织,借助超高分辨率显微镜观察,发现无髓轴突呈 “串珠状”,由微小隆起和细 “连接体” 交替构成。该结构能改变电脉冲速度,且会随日常活动变化,形成信号计时的实时调节器。研究人员还证实了这一模式在活组织中的存在,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据 Champalimaud Centre for the Unknown 10 月 27 日报道,研究发现果蝇缺乏必需氨基酸时,大脑会重新连接嗅觉,以寻找富含所需营养的食物。研究人员发现 Or92a 和 Ir76a 两个基因能增强果蝇对发酵食物和有益氨基酸细菌气味的敏感度。氨基酸缺乏会激活嗅觉受体基因,使果蝇被有益细菌吸引。这揭示了饥饿如何在分子水平重塑感官,表明动物大脑会根据内部营养需求改变感官,人类对发酵食物的偏好或也与此有关。
据 JHU10 月 27 日报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研究大学生编程前后的大脑活动,发现学习编程不依赖新的大脑系统,而是基于逻辑和推理的现有系统。即使在训练前,大脑中的前额叶顶叶区域神经元就对代码描述有反应。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具备学习编程的神经基础,编程是对现有大脑回路的再利用,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能让大脑更易学习编程。
据Earth.com 10 月 27 日报道,将阻挡阳光的颗粒喷入天空以冷却地球的平流层气溶胶注入(SAI)技术,虽已成为气候变化讨论的一部分,但实际操作面临诸多问题。模型模拟多为理想情况,现实中地球复杂多变。SAI 的效果受纬度、季节等因素影响,需全球协调,但各国在气候问题上难达成一致。此外,类似火山喷发的冷却效果有副作用,替代材料也存在获取和成本问题,且颗粒过小易聚集,该技术充满不确定性。
据 SfN 10 月 27 日报道,肯塔基大学研究人员用雄性大鼠研究发现,致幻剂能增强大脑屏状核与前扣带回皮质间的联系。正常情况下无此现象,表明致幻剂可促进关键神经回路的突触可塑性。该发现或解释致幻体验难忘及有持久治疗效果的原因,还为致幻剂治疗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提供潜在机制。研究人员希望继续探索该机制对缓解症状的作用。
据报道,太平洋西北地区的卡斯卡迪亚俯冲带发生大地震时,沿海地区可能在数分钟内被洪水淹没,地面下沉,改变沿海地区地形和生态。研究分析 24 个河口,发现地震会扩大 1% 洪泛区,且与海平面上升叠加会使更多人受影响。当前工具多分开处理灾害,研究建议整合。还指出可借助健康潮汐湿地缓冲,但要保护其迁移空间。应依据复合灾害地图规划海岸,避免未来洪灾。
据 SfN10 月 27 日报道,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早期轻度逆境也会影响小鼠发育。当母鼠筑巢材料有限,照顾幼崽能力下降,幼鼠压力激素升高、生长缓慢且有焦虑行为。研究还发现,幼鼠部分依恋行为受影响,部分保持稳定。这表明照顾质量对幼崽行为有阈值效应,并非完美照顾才足够,只要提供足够照料就能避免发育伤害,有助于理解早期不良经历对健康和行为的影响机制。
据曼苏拉大学脊椎动物古生物学中心(MUVP)2025 年 10 月 27 日报道,埃及古生物学家团队在埃及西部沙漠发现约 8000 万年前的新物种化石 —— 瓦迪鳄。它是已知最早的海生鳄类,与现代鳄鱼差异大,适应沿海和海洋环境。其特征有细长吻部、针状牙齿等,对研究鳄鱼进化意义重大。该发现表明非洲是海生鳄类进化摇篮,其多样化或始于约 8700 - 8300 万年前。
据 AFP 2025 年 10 月 27 日报道,澳大利亚一条名为阿尼的墨累河鳕鱼让科学家惊讶,它沿主要河流系统游了 860 公里,或创该物种纪录。2022 年初它在悉尼以西被标记,当年春季洪水时出发,因墨累河障碍移除,得以长距离游动,先上游游 760 公里,过去 12 个月又下游游 100 公里。研究人员数周前才发现其行程。了解墨累河鳕鱼有助于保护其生存环境,该鱼长寿且体型大,其良好状态或预示生态健康。
据报道,英国特殊教育需求与残疾(SEND)支持系统危机加剧,已临近全国紧急状态。新报告指出,学校仍缺技能、资源和支持服务,法定教育计划发放延迟,学生缺勤严重。地区差异大,家庭获取帮助困难。不过,有新证据表明教师评估可转变支持模式。此前报告受政府关注,但 SEND 改革白皮书未出。此次更新还确认一些措施可解决结构性不平等问题。“儿童优先” 运动发布系列报告和工具包,呼吁政府改革。
据 Newcastle University10 月 27 日报道,一项分析超 50 万条推文的研究发现,公众对入侵物种的讨论更关注有魅力的动物,而非对生态有害的植物,这与学术研究主要关注植物形成对比。研究还指出,猫等哺乳动物常被提及,植物受关注少且获资金不足。1% 的用户产生 60% 关于入侵物种的转发内容,有影响力的账号包括媒体、专家和网红。此外,研究方法因推特政策改变或难复制。
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10 月 27 日报道,该校教授托马斯・伍德团队发现含古老休眠病毒的细菌有一种被忽视的防御机制。研究表明,若前噬菌体融入细菌 DNA,重组酶 PinQ 能调整细胞 DNA 抵御病毒。它会引发基因倒置,产生新嵌合蛋白,阻止病毒感染。团队测试发现,过量产生相关蛋白能阻止病毒吸附,但病毒会改变着陆蛋白突破防御。该研究助于培养发酵食品用细菌及管理细菌感染。
据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消息,研究人员在 2010 - 2016 年威尔明顿居民血液样本中发现高含量超短链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如全氟甲氧基乙酸(PFMOAA)和三氟乙酸(TFA),而曾引发关注的 GenX 仅在 20% 样本中被检测到。2017 年河水样本中,TFA 占总 PFAS 的 70%。此前费耶特维尔工厂自 1980 年起向水源排放 PFAS,2017 年后被要求管控。研究指出短链 PFAS 或在人体大量存在,需研究其健康影响。
据京都大学 10 月 27 日报道,太阳常喷射日冕物质抛射(CMEs),会影响地球磁层。科学家认为早期太阳的 CMEs 或影响地球生命演化,但年轻恒星的 CMEs 情况不明。国际研究团队结合多国太空与地面设施,对年轻太阳类似物 “EK Draconis” 观测,发现多温度 CMEs 证据。热等离子体能量高,过去强 CMEs 或影响行星大气。该发现对理解行星宜居性和生命诞生条件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据杜克大学 10 月 2 日消息,该校 Haozhe “Harry” Wang 团队打造出 AI 显微镜平台 ATOMIC。它结合 ChatGPT 和 SAM,能像人类专家一样精准分析二维材料,速度远超人类。ATOMIC 可自主评估样本、做决策和出结果,识别层区域和细微缺陷的准确率达 99.4%,还能发现人眼难见的瑕疵。该系统无需专业训练数据,有跨学科应用潜力,但强调人类仍需参与解读结果。
据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10 月 27 日报道,该馆与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威斯康星州劳伦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菲律宾受保护森林中发现 6 种新蝙蝠物种,均为管鼻蝠属。研究结合形态检查和基因测试确定新物种,相关成果已发表。菲律宾岛屿众多、栖息地多样,此前已知有 79 种蝙蝠。管鼻蝠依赖森林栖息,面临森林砍伐风险。此次发现凸显菲律宾生物多样性丰富,未来或有更多新蝙蝠物种被发现。
据 Utrecht University10 月 27 日报道,美国犹他州、法国索尔茨 - 苏福雷地区和荷兰格罗宁根省等地,理论上不应发生地震,但实际却有地震出现。该校研究人员发现,因数百万年不活动,断层会积累额外应力导致地震。这种地震多由人类活动引发,虽不常复发,但因当地基础设施抗震性差、震源浅,危害较大。研究对地热能源生产等选址及预估地震风险有重要意义。
据 Keele University10 月 27 日报道,研究团队用气象雷达数据监测英国昆虫种群取得突破。研究分析 2014 - 2021 年雷达数据发现,英国南部白天昆虫数量稳定或增加,夜间空中昆虫总体减少,北部尤甚。光污染多的地区昆虫活动少,林地和城市昆虫多,农田少。该研究支持了此前蛾数量下降的发现,且表明用气象雷达监测昆虫对保护和生态意义重大,有助于制定保护策略和城市规划。
据东京科学研究所 10 月 22 日报道,该所和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从数学上证明了自旋玻璃中重入和温度混沌这两种违反直觉现象之间的基本联系。研究团队通过扩展理论框架、引入无序变量的相关性得出,当温度混沌不存在时,铁磁和自旋玻璃态之间的边界是直的、非重入的;重入现象存在时,温度混沌也存在。该发现不仅推进了对自旋玻璃的理论理解,还在机器学习和量子技术领域有潜在应用。
据Phys.org 10 月 27 日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 MeerKAT 望远镜,在 MeerTRAP 项目中检测到 30 个新的射电瞬变脉冲星,相关发现于 10 月 20 日发表在 arXiv 预印本服务器。多数新发现脉冲星可能是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s),周期在 0.121 - 7.62 秒,色散量在 12 - 394.4 pc/cm³。研究还估计了 4 个瞬变源单脉冲能量通量分布,发现 3 个脉冲星有有趣发射特征。研究人员称后续有望发现更多 RRATs 和脉冲星。
据Phys.org 2025 年 10 月 27 日报道,智利大学研究团队发现,安第斯山脉南部岩石自然分解每年从大气中吸收约 1% 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当地河流和温泉,计算出河流每年输出的碳相当于 0.0013 拍克。该地区热液系统提高了碳吸收效率,虽目前安第斯山脉吸收量占比小,但全球类似山脉效应或超预期。不过研究有不确定性,未来气候变化也可能影响这一过程。
据 Tel - Aviv University10 月 27 日报道,该校动物学学院研究发现,果蝠在与黑鼠争夺食物时会采用多种策略。研究对蝙蝠行为观察七个月发现,冬季食物少,蝙蝠会谨慎行事,避免与鼠冲突;夏季竞争激烈,蝙蝠有时不惧受伤主动冲突。研究分析超 15 万次蝙蝠落地点,发现有鼠时蝙蝠落地数大降,落地蝙蝠因警惕觅食成功率降 20%。研究成果发表于《BMC Biology》。
据康涅狄格大学 10 月 27 日报道,该校研究人员王莉静团队研究海狸池塘对地下水的影响。团队用原位测量、机器学习等方法校准水文模型,发现海狸池塘使地下水补给量比干旱期增加 10 倍,且水会流向下游。研究还指出,不同地下结构会影响水流,土壤结构厚时,蒸散量大会使补给量降低。此外,海狸活动虽增加生态效益,但可能影响水质,需综合分析权衡利弊。
据 Taylor Francis 10 月 27 日报道,一群兽医在新书《Veterinary Controversies and Ethical Dilemmas》中警告 “毛孩子文化” 兴起带来动物福利问题。他们认为将宠物拟人化导致过度诊断和治疗,未必符合动物利益。此外,社交媒体上的不实信息让宠物主人难做决策,行业逐利还使兽医费用攀升。该书旨在增进对动物医疗复杂因素的理解,助宠物主人与兽医团队更好合作。
据 Orlando Sentinel 10 月 27 日报道,尽管政府停摆,NASA 仍完成将猎户座飞船堆叠在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上的重要里程碑。该火箭最早 2 月 5 日搭载 4 名宇航员绕月飞行。后续将进行电气、数据连接及脐带连接,还会开展倒计时演示、湿彩排等。不过,SLS 成本高、进度慢遭批评。因 SpaceX 星舰计划延迟,阿尔忒弥斯三号登月任务推迟至 2028 年,NASA 或重新招标登月器。
来源:时空探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