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下午,在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2025·重庆)主论坛上,吉林长春、江苏南京、河南郑州、海南海口、江西景德镇五市市长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五位市长不约而同提到以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案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佘振芳 谢智强
10月28日下午,在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2025·重庆)主论坛上,吉林长春、江苏南京、河南郑州、海南海口、江西景德镇五市市长展开交流,共同探讨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五位市长不约而同提到以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与未来规划。
10月28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2025·重庆)现场。 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日前,《长春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长春成为全国第18个国家级都市圈。长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顾刚介绍,长春是历史悠久的“汽车城”,也是“科教城”“光电城”“雕塑城”,此外还是“空军摇篮”,在农业文化旅游方面也具备优势。面向未来,长春将实施四大更新举措:其一是基础设施更新,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其二是水管绿网更新,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问题;其三是交通治理更新,应对汽车千人拥有量353辆的挑战;其四是历史街区更新,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霍慧萍分享了南京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的经验。霍慧萍介绍,南京选出5个实验区,探索大片区统筹、区域性更新模式,并出台规划指标、土地供应、财政奖励等9条硬核政策在全市推广。在多元参与方面,南京建立专家技术人才库和社区营造师制度,选聘110名各领域专业人才,并成立城市更新促进会,吸纳200余家产业单位。“市级财政连续10年投入近千亿元支持城市更新,近三年引入社会投资、贷款融资超百亿元,有效补充了更新改造资金。”霍慧萍说。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建球表示,郑州正在探索一条以高水平城市更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2023年,郑州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批发布地方性法规《郑州市城市更新条例》,破解了城市更新无法可依的难题。庄建球介绍,郑州将改善民生作为实施城市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产业升级方面,通过出台新产业用地政策,盘活低效资产,激活老旧厂房,繁荣现代经济。不仅如此,郑州还以中央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构建“政府投资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机制,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海口以“不足全省1/10的土地,贡献了全省1/3的GDP”,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在即,海口正加快自贸港核心区建设。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勇介绍,海口坚持规划先行,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完成首批重点园区江东新区的规划体系编制。在海口首个城市更新单元改造项目海云鞋厂社区,采用“政府引导+居民组织+社会规律”的改造模式,系统解决了洪雨必涝、建筑破损、消防缺失等问题,“实现市民由忧居到优居转变”。
景德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克龙则展示了景德镇作为“国际瓷都”的独特更新路径。景德镇城区保留160多处瓷业遗址,108条里弄串联起一部陶瓷工业史。在景德镇城区,构成了低层高密度、小尺度的独特空间,“如同一座没有围墙的陶瓷博物馆”。陈克龙介绍,在产城相融方面,景德镇一方面引导老城区3000余家陶瓷工厂作坊退城入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聚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老厂新生,率先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融合路径,创新实施整体保护加文化利用,将闲置的生产空间创造性转化为文创工作室、艺术展厅、直播基地等。
五位市长的分享虽聚焦不同领域,但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共同理念。比如,南京通过“一征三议”工作法动员居民参与改造,海口打造“15分钟生活圈”,景德镇涌现“景漂”和“洋景漂”现象,都是从市民需求出发规划城市发展。
来源: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