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举办重阳节文艺汇演暨碗碗腔展演活动(组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7:50 1

摘要:岁岁重阳,情暖金秋。10月28日,由渭南市临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临渭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临渭区文化馆暨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情暖重阳·艺润军休”重阳节文艺汇演暨碗碗腔展演活动温情上演。

10月28日,“情暖重阳·艺润军休”重阳节文艺汇演暨碗碗腔展演活动温情上演。记者 罗娜 摄

陕西网讯(记者 罗娜)岁岁重阳,情暖金秋。10月28日,由渭南市临渭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临渭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临渭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临渭区文化馆暨临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承办的“情暖重阳·艺润军休”重阳节文艺汇演暨碗碗腔展演活动温情上演。

活动现场笑语盈盈,精彩节目轮番登场。活动精心编排了舞蹈、戏曲、变脸、红歌联唱、快板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内容丰富多元、特色鲜明。海兴分馆馨声艺术团带来的舞蹈《亚丽古娜》灵动优美,演员们身着绚丽服饰,用轻盈的舞姿拉开汇演序幕,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非遗碗碗腔与经典秦腔轮番亮相刘满丽演绎的《人面桃花》《大树西迁》、王双燕演唱的《铡刀下的红梅》《西湖遗恨》以及张丽侠表演的《桃园借水》《柴郡主》,字正腔圆的演唱、韵味悠长的唱腔尽显传统戏曲魅力,台下军休干部和群众听得入神,不时跟着哼唱,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变脸表演环节,表演者肖小卫手法娴熟,脸谱在瞬间切换自如,奇幻的变化引得现场惊叹连连,老同志们和群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刘红等演唱者带来的红歌联唱,旋律激昂、饱含深情,引发全场集体共鸣,不少军休干部跟着节奏轻轻拍手,眼中闪烁着怀念的泪光;快板《美丽渭南崭新颜》以明快的节奏、生动的语言赞颂家乡发展,让在场观众倍感亲切;杨清鼎等演唱者带来的《军歌嘹亮》,唱出了军休干部们的戎马情怀与爱国初心,熟悉的旋律勾起共同的军旅记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舞蹈《祖国万岁》以恢弘的气势、饱满的情感收尾,演员们用深情的演绎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活动期间的互动环节更添温情暖意。非遗剪纸传承人魏敏现场为军休干部和群众送上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拿到剪纸的观众爱不释手,仔细端详着作品上的精美图案,纷纷称赞:“这剪纸又精致又有节日氛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现场还为大家准备了低糖糕点,工作人员有序分发,让大家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品尝到贴合节日主题又健康养生的美食,满口香甜间尽显关怀。

此次活动既为军休干部和群众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欢乐,也为“孝老敬贤月”增添了浓厚文化氛围,搭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平台。临渭区文化馆馆长钟娟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尤其是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出更多优质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浸润人心,为临渭区文化建设注入更多活力。

临渭区重阳节文艺汇演暨碗碗腔展演活动现场。记者 罗娜 摄

碗碗腔《人面桃花》、秦腔《大树西迁》演绎。记者 罗娜 摄

变脸表演。记者 罗娜 摄

红歌联唱。记者 罗娜 摄

快板《美丽渭南崭新颜》。记者 罗娜 摄

碗碗腔《铡刀下的红梅》、秦腔《西湖遗恨》演唱。记者 罗娜 摄

歌曲《军歌嘹亮》。记者 罗娜 摄

碗碗腔《桃园借水》、秦腔《柴郡主》表演。记者 罗娜 摄

舞蹈《祖国万岁》。记者 罗娜 摄

非遗剪纸传承人魏敏现场为军休干部和群众送上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记者 罗娜 摄

现场为军休干部和群众送上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记者 罗娜 摄

来源:渭南百事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