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州州长加文・纽森最近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周日早晨》节目里,算是把话说透了他正在考虑2026年中期选举结束后,去角逐白宫的位置。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最近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周日早晨》节目里,算是把话说透了他正在考虑2026年中期选举结束后,去角逐白宫的位置。
当被问到是不是“认真考虑”参选总统时,他没绕圈子,直接回了句“是的,否则我就是在说谎”,这话一出来,算是打破了他多年来不承认想参选的老立场。
美国政客聊参选这事,大多爱搞“模糊战术”,要么说“还没考虑”,要么说“看情况”,生怕话说太满没退路。
此次纽森这般直白,倒显得别具一格。或许他认为时机已至,再遮遮掩掩已无必要,故而坦露心意,不再有所保留。
毕竟现在民主党正在为2028年大选找合适的人,他这时候站出来,也算是抓住了机会。
聊到以后的计划,纽森在圣何塞录采访时还说了句“命运会给出答案”,听起来既留了余地,又没把话说死。
他还提到自己的经历,说今年58岁的他,小时候有阅读障碍,连SAT都只考了960分,那时候坐在教室后排,连看剧本都费劲。
“现在居然有人讨论我参选总统,这本身就是奇迹”,他这话倒不是谦虚,毕竟从那样的起点走到现在,确实算得上传奇。
本来想觉得他只是随口感慨,后来发现这段经历其实挺有用的。
美国选民就吃“逆袭故事”这一套,比如以前奥巴马的草根出身,拜登克服口吃的经历,都能拉近和普通人的距离。
纽森把自己的阅读障碍说出来,刚好能避开“精英政客”的标签,让更多人觉得他“接地气”。
光说不练可不行,纽森早就开始行动了。
今年7月他专门去了南卡罗来纳州,跟当地的民主党人和基层活动家见面。
可能有人不知道,南卡在民主党初选里特别关键,2020年拜登就是靠在这儿赢了初选,才一路走到最后。
纽森选这个地方去走访,明摆着是在“试水”,看看自己在关键州的支持度怎么样,也算是为以后的初选铺路。
现在纽森嘴上常说,当前重心是推动加州的50号提案。
这提案主要是想调整国会选区的划分,应对德克萨斯那些共和党主导州的选区重划操作。
他还说这是“捍卫民主的战役”,强调“法治至上,不是个人说了算”,这话里话外都在暗讽特朗普的执政风格。
这提案可不光是加州的家事,对纽森的全国竞选也很重要。
美国的选区重划直接影响国会席位,2022年德州共和党就是靠重划选区,巩固了在众议院的优势。
要是加州这提案能成,既能帮民主党在国会多拿席位,纽森还能在党内树立“能办事、敢对抗”的形象,算是一举两得。
不过这提案的命运,得看下月初的特别选举结果,到时候成不成,就能知道他这步棋走得对不对了。
民调这东西虽说不能全信,但也能看出点苗头。
艾默生学院10月做过一次调查,在假设的2028年对决里,纽森和共和党副总统万斯的支持率就差一点点,这说明他已经有和共和党热门候选人抗衡的实力了。
当然,调查只采访了一千个登记选民,误差也有3%左右,不能把这结果当定论,但至少能说明他的关注度在涨。
可关注度上去了,争议也跟着来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月做过一次调查,不少选民觉得纽森心思不在州政上,有54%的人认为他更关注“提升总统竞选前景”,只有26%的人觉得他在专心管加州的事。
这调查覆盖了六千多个登记选民,误差2%左右,结果还挺有参考性的。
其实这也能理解,毕竟一边要管加州这么大的州,一边还要忙着为全国竞选铺路,两边都想顾好太难了。
以前纽约前州长科莫就因为太关注全国曝光,被州内选民批评“不务正业”,最后搞得口碑下滑。
纽森要是不平衡好州政和竞选的关系,怕是会走科莫的老路。
现在民主党里想争2028提名的人可不少,比如副总统哈里斯,靠着少数族裔和女性身份,在党内有不少建制派支持;还有交通部长布蒂吉格,年轻,2020年初选表现也不错,算是年轻派的代表;明尼苏达州州长瓦尔兹也有竞争力,主打温和路线,在铁锈地带很有号召力。
纽森要想从这些人里突围,优势和短板都很明显。
优势是他当过加州州长,加州是美国经济第一大州,他的施政经验能当筹码;但短板也突出,“西海岸自由派”的标签太明显,可能会让铁锈地带的选民觉得他“不接地气”。
而且他对特朗普的批评太尖锐,虽然能激活党内激进派,但也容易得罪中间选民,这都是他要解决的问题。
机会多,坎也多以前美国也有不少州长成功当选总统的,比如小布什,当年就是德州州长出身,主打温和保守路线,最后赢了大选;奥巴马也是从伊利诺伊州州长起步,靠着“变革”的口号吸引了不少选民。
然而,失败案例亦存。2016年的杰布・布什,身为前佛州州长,坐拥布什家族背景,却因尽显“精英”姿态,且背负家族包袱,最终早早折戟沉沙。
纽森和小布什的共同点是都有大州州长经验,但风格完全不一样,小布什走温和路线,纽森偏进步派;和奥巴马的共同点是都有“逆袭叙事”,但奥巴马的跨党派号召力,纽森现在还没具备。
所以他要是想赢,得学着补自己的短板,比如多去中间选民多的地方拉近距离,别总盯着党内激进派。
加州50号提案的特别选举,算是纽森的第一个大坎。
要是提案过了,他就能拿着“捍卫民主”的资本,在党内更有话语权,竞选的底气也更足;可要是没过,不光会让人觉得他“战略能力不行”。
还会引发党内对他“优先级失衡”的批评,甚至影响后续的筹款和背书,那他的参选路就得拐个大弯了。
无论最终纽森能否真正参选,乃至成功当选,他当下的举措已然对民主党2028年初选格局产生影响,悄然改写着这场政治角逐的态势与走向。
以前大家讨论的都是哈里斯、布蒂吉格这些人,现在纽森一加入,政策讨论的方向都变了,连美国“进步派”和“温和派”的对话,都多了他这个变量。
接下来就看他怎么平衡州政和竞选了,要是能把加州的事管好,同时在全国层面积累支持,那他说不定真能成为民主党对抗共和党的关键人物。
可要是顾此失彼,要么州里选民不满,要么全国支持度上不去,那他的白宫梦怕是很难实现。
总之,纽森的2028之路,才刚开了个头,后面的戏还多着呢。
来源:三里屯的小王子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