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顿巴斯平原上,硝烟尚未散尽。俄军士兵在刚刚攻克的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废墟中展开清理工作。他们在这里发现的不仅是乌克兰士兵的遗体,更有一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雇佣兵证件和身份标识。
顿巴斯平原上,硝烟尚未散尽。俄军士兵在刚刚攻克的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废墟中展开清理工作。他们在这里发现的不仅是乌克兰士兵的遗体,更有一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雇佣兵证件和身份标识。
“我这辈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不同国家的士兵死在同一场战役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军侦察兵摇头说道。他手中的塑料袋里装着从外籍佣兵尸体上找到的证件:哥伦比亚身份证、波兰军人证、甚至还有一张英国特种部队的退役证明。
2025年10月下旬,顿巴斯战略重镇红军城落入俄军手中。这场战役成为俄乌冲突的重要转折点。
俄军采用“炮兵主宰战场+步兵小组清场”的战术,将3-6人组成的步兵小组与无人机、火炮紧密协同。发现目标后,无人机率先发起攻击,坚固工事则由步兵呼叫炮兵实施精准打击。
红军城并非普通城市,它是顿巴斯煤田的核心区域,地下的矿井曾被乌军改造为坚固的“地下长城”。乌军投入大量资金加固隧道,并储备了北约供应的柴油和弹药,原本计划依靠地下工事打持久战。
然而俄军采取了“钻地弹清剿矿井”的战术,苏-34战机向矿井通风口投下FAB-1500炸弹,导致矿道坍塌,数百名乌军被埋葬。一名乌军第155旅士兵回忆:“混凝土碎块夹杂着人体组织从天花板落下。”
红军城陷落的背后,是乌克兰人力资源的严重枯竭。据俄罗斯黑客组织获取并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8月,乌军阵亡和失踪人数已达172.1万人。
对于一个战前人口约4000万的国家来说,这一数字堪称毁灭性。乌军作战人员的平均年龄已升至45岁,征兵范围不断扩大,战斗力持续下滑。
前线部队中几乎没有服役超过1年的士兵,大量新兵可能在几个月内就牺牲了。乌克兰军队的主力完全是被强制动员的不愿战斗或不懂战斗的人。
美国退役中校丹尼尔·戴维斯发出警告:这支每天损失上千人的军队,距离总崩溃只剩“最后一根稻草”。安全部门的数据触目惊心:2025年前四个月,乌军逃兵人数突破5万大关,相当于每天有400多人扔掉枪械。
面对兵力短缺,乌克兰不得不依赖外籍雇佣兵。俄罗斯国防部曾在一份报告中罕见公开一个数字:乌克兰军中的外籍雇佣兵已来自84个国家,总数达到13387人。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持续上升,估计已突破1.8万。
这些外籍战士成分复杂。来自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失业青年纷纷涌向乌克兰,因为这里的月薪远超他们在南美能挣到的数倍收入。此外,还有大量来自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北约国家的退役军人,甚至现役军人“换了皮”,直接化身雇佣兵参战。
俄军情报人员透露,这些人并非单纯为了钱,而是现役军人直接伪装成了国际军团。他们接受北约体系的训练,使用北约提供的武器,与其说是雇佣兵,不如说是去掉国旗的正规军。
在红军城战场清理过程中,俄军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外国佣兵的阵亡数量在部分区域甚至超过了乌克兰士兵。
“我们清理了城北的一处防御工事,找到了23具尸体,其中只有5人是乌克兰人,其余来自哥伦比亚、波兰和英国。”一名俄军工兵部队的军官透露。
这种现象并非孤立。在红军城矿井附近的战斗中,俄军歼灭了一支约60人的防御队伍,事后确认其中44人为外籍佣兵,主要来自拉丁美洲国家。
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巴斯特雷金在接受采访时称,俄侦查委员会已确认,来自70多个国家的逾3500名雇佣兵参与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作战行动。而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红军城战场上的发现,揭示了俄乌冲突本质的重大变化:这场战争已从最初的俄乌双边冲突,演变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代理人战争。
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此前强调,西方巩固了自己作为乌克兰冲突参与方的地位,派遣雇佣兵参战。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则表示,可能有一些国家以雇佣军的名义向乌克兰派遣部队。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直接指出:“北约在与俄罗斯作战,这不需要任何补充性证明,北约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俄乌冲突,向乌方提供间接和直接的援助。”
北约的介入不仅体现在人员上,还包括大量武器装备援助。数据显示,共有42个国家以及一个地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美国是最大的援助国,提供了大约360辆坦克、630辆装甲运兵车和大量弹药。
美国援助乌克兰坦克
外籍雇佣兵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生存状况极其堪忧。许多为了钱而参战的人在采访中承认,乌克兰军方对他们的行动协调不力,战斗中的生存几率很低。
俄罗斯国防部多次指出,基辅政权将外国雇佣兵当作“炮灰”,俄军将继续在乌克兰全境消灭他们。根据国际法规定,雇佣兵不享有战俘待遇,一旦被俘,便可直接处决。
一名被俘的英国军官透露,北约国家通过私人军事公司,如英国的G4S,向乌克兰输送了大量职业军人,但这些军人并未得到官方承认。这种模糊的定义使得雇佣兵成为战争中最脆弱的群体,既无法享有国家保护,也无法得到正规军的待遇。
随着红军城的陷落和乌克兰兵力的枯竭,俄乌冲突可能正走向尾声。2025年10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公开表示:“乌克兰已经准备好结束俄乌冲突了。”这一表态标志着其立场的重大转变。
然而,外籍雇佣兵大量参战的现象,可能会对冲突的结束产生复杂影响。俄罗斯总统普京已明确停火三条件:乌克兰承认顿巴斯归俄、北约不东扩、解除对俄制裁。
战场上的发现引发了广泛关注。俄罗斯黑客公布的数据显示,乌军阵亡和失踪人数已达172.1万人。而英国《经济学人》2025年7月的数据显示,俄罗斯伤亡人数在90万至130万之间,其中约19万至35万人阵亡。这一估算值远低于乌军损失数据。
俄军情报部门正在仔细分析在红军城收集到的外籍士兵身份信息。他们发现,不少死者身上都带着内容相同的合同书——这些文件均指向一家神秘的私人军事公司,该公司注册地在特拉华州,邮箱地址却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附近。
与此同时,在顿巴斯矿井深处,一名来自哥伦比亚的佣兵在日记最后一页写道:“他们告诉我们这是为自由而战,但这里只有黑暗和死亡。如果我死在这里,我的家人甚至不会知道我为何而战。”
来源:大国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