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末冬初,本该青翠的蚕豆田却发黄枯萎,稀疏的豆荚让农户直摇头。作为冷凉季节的重要经济作物,蚕豆种植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稍有不慎,轻则减产三成,重则颗粒无收。多年耕作经验告诉你:种蚕豆最怕踩坑,这几个雷区一个都别碰!
秋末冬初,本该青翠的蚕豆田却发黄枯萎,稀疏的豆荚让农户直摇头。作为冷凉季节的重要经济作物,蚕豆种植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稍有不慎,轻则减产三成,重则颗粒无收。多年耕作经验告诉你:种蚕豆最怕踩坑,这几个雷区一个都别碰!
自留种抗性逐年下降,根腐病、赤斑病等病害会通过种子代代传播。科学种田第一步是选对品种:长江流域选"成胡10号""云豆47"等耐寒品种,南方多雨地区优先抗湿抗病类型。种子必须药剂拌种(多菌灵+福美双),出苗率提升30%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盲目追求早播或晚播是致命错误。最佳播种期是日均温15℃左右:长江流域10月下旬-11月中旬,北方3月中下旬。播种深度5-6厘米,行距40厘米,每穴2-3粒,通风透光是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偏施氮肥导致植株疯长,花而不实。施肥原则:基肥为主(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追肥集中在开花结荚期(磷酸二氢钾+硼砂+钼酸铵)。忌涝怕旱,雨季排水,干旱小水勤浇,土壤湿度控制在70%-80%。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杂草争夺养分水分,更是病虫害温床。幼苗期中耕除草2-3次,开花期每7-10天巡查:蚜虫用吡虫啉,锈病用粉锈宁,根腐病用甲基托布津灌根。轮作倒茬(至少3年一次)+雨季排水是预防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鲜食青豆要在豆荚饱满但未变硬时采摘,干籽粒等植株叶片枯黄再收割。采收过晚易裂荚落粒,晾晒后温度20℃以下、湿度60%以下储存,剔除病粒虫蛀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避开这些坑,配合科学管理,亩产突破300公斤不是难事。土地不会辜负用心的人,用对方法,踩对节奏,每一株蚕豆都能结出丰收的果实!
来源:冰雪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