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逻辑:全球能源转型加速,ITER项目进入关键建设期,中国CFETR计划稳步推进,技术商业化路径逐步清晰。上游材料和中游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是基于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和市场表现,对可控核聚变、低空经济、机器人、固态电池四大高潜力板块的龙头股梳理:(仅供参考)
一、可控核聚变:能源革命的核心突破者
核心逻辑:全球能源转型加速,ITER项目进入关键建设期,中国CFETR计划稳步推进,技术商业化路径逐步清晰。上游材料和中游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占据主导地位。
1. 上海电气
全球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商之一,为ITER项目提供磁体支撑结构、低温系统等核心设备,国内核聚变装置市场份额超40%。2025年Q2营收同比增长17.38%,核聚变业务占比提升至12%,市值1477亿元。
2. 东方电气
国内唯一具备核聚变主机磁体线圈制造能力的企业,成功交付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装置核心部件。2025年Q2净利润7.56亿元,技术溢价显著,研发投入占比超6%。
3. 西部超导
超导材料“全球隐形冠军”,为ITER项目供应40%的铌钛超导线材,国内CFETR计划订单超1.8亿元。2025年核聚变相关收入预计增长140%,毛利率维持在35%以上。
4. 安泰科技
难熔金属材料“国家队”,ITER偏滤器部件全球市场份额超80%,2025年聚变业务占比达22%。近期与核西物院签订2.4亿元微波加热系统合同,技术壁垒极高。
风险提示:当前商业化仍处早期阶段,部分企业业绩依赖政府订单,需警惕技术迭代和政策变动风险。
二、低空经济:万亿级新赛道的先行者
核心逻辑: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9月52项新政落地),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低空物流等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产业链从概念走向量产。
1. 宗申动力
低空动力系统龙头,为亿航EH216-S等多款eVTOL提供核心发动机,2025年Q2营收34.5亿元(同比+39%),毛利率提升至15.06%。与重庆通航合作开发载人飞行器,技术成熟度领先。
2. 亿航智能(EH216-S)
全球载人eVTOL商业化第一股,已在广州、深圳开展空中交通试点,累计飞行超10万小时。2025年Q2订单量同比增长210%,获国际租赁巨头Avolon战略投资。
3. 中化岩土
低空基建龙头,承接深圳、成都等低空经济示范区的起降点建设,2025年Q2通航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8%。参股河北建新飞行汽车(持股18.5%),布局飞行汽车赛道。
4. 烽火电子
低空防御系统核心供应商,产品覆盖侦察、预警、诱捕全流程,2025年Q2军工订单同比增长77%。与军方合作开发反无人机系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风险提示:空域管理法规尚未完全明确,eVTOL量产成本高企(单架成本超2000万元),短期盈利压力较大。
三、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
核心逻辑:工业自动化升级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如特斯拉Optimus)双轮驱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快速提升。
1. 埃斯顿
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标杆”,伺服系统市占率国内第一,2025年Q2机器人业务营收同比增长45%,毛利率达32%。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锂电智能制造产线,订单排至2026年。
2. 科沃斯
服务机器人全球龙头,扫地机器人市场份额超40%,2025年Q2营收48.18亿元(同比+37.58%),净利润5.05亿元(同比+62.19%)。新品“Unibot管家机器人”集成AI大模型,开启家庭服务新场景。
3. 雷赛智能
运动控制核心部件龙头,步进电机市占率国内第一,2025年Q2营收同比增长21%,毛利率维持在38%。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光伏等高端制造领域,客户包括富士康、隆基绿能。
4. 拓斯达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2025年Q2净利润2487.74万元(同比+326.27%),毛利率提升至28%。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斩获比亚迪、蔚来等大客户订单,技术溢价显著。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部分企业过度依赖政府补贴,需关注技术迭代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四、固态电池: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解决方案
核心逻辑:技术突破加速(2025年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产业链从实验室走向量产,2027年或成商业化元年。
1. 宁德时代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能量密度400Wh/kg),凝聚态电池已供货蔚来ET9。2025年Q1固态电池业务营收占比12%,市值1.4万亿元 。
2. 赣锋锂业
全产业链布局王者,全球唯一同时掌握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电解质技术,重庆基地硫化物电解质量产线投产(成本较日本低40%)。2025年Q1固态电解质营收同比+185%,毛利率35.7% 。
3. 先导智能
固态电池设备“全球隐形冠军”,整线设备市占率超70%,获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计80亿元订单。为辉能科技提供全球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技术壁垒极高 。
4. 上海洗霸
氧化物电解质“独家供应商”,LLZO电解质良品率98%(行业最高),独供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项目。2025年规划产能5000吨,成本较进口低50%,净利润同比+210% 。
风险提示:量产成本高企(全固态电池成本达5元/Wh,为液态电池5倍),技术路线尚未完全定型,需警惕研发失败风险。
五、策略建议
1. 短期(1年内):聚焦技术确定性高、政策催化密集的领域,如低空经济(宗申动力、亿航智能)、固态电池(宁德时代、先导智能)。
2. 中期(3-5年):关注技术商业化落地加速的赛道,如可控核聚变(西部超导、安泰科技)、机器人(埃斯顿、科沃斯)。
3. 长期(5年以上):布局颠覆性技术领域,如全固态电池(宁德时代、赣锋锂业)、人形机器人(埃斯顿、拓斯达)。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只是记录个人对市场的理解和看法,仅作为分享和交流,文中所有观点, 仅代表个人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的理解支持和点赞评论转发!
来源:冀东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