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貌美女子不愿嫁人,却夜夜梳妆打扮,乞丐悄悄抽出短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15:15 1

摘要:唐朝天宝年间,江南水乡有一座柳河镇,镇子不大,却因盛产丝绸而商贾云集,繁华非常。镇东头住着一位姓苏的丝绸商,家资颇丰,可惜膝下只有一女,名唤婉娘。

唐朝天宝年间,江南水乡有一座柳河镇,镇子不大,却因盛产丝绸而商贾云集,繁华非常。镇东头住着一位姓苏的丝绸商,家资颇丰,可惜膝下只有一女,名唤婉娘。

这婉娘年方二八,生得明眸皓齿,肤若凝脂,是柳河镇出了名的美人。自及笄以来,上门提亲的媒人几乎踏破了苏家门槛,可婉娘却一概回绝,任凭父母如何劝说,只是不肯嫁人。

苏老爷夫妇只当女儿心高气傲,看不上寻常人家,虽心中焦急,却也舍不得逼迫这掌上明珠。

这年入秋以来,婉娘的举止越发怪异。每到黄昏时分,她便紧闭房门,不许任何人打扰。有丫鬟深夜路过小姐闺房,隐约听见里面传出婉娘与人谈笑的声音,可次日问起,婉娘却矢口否认,只说那丫鬟听错了。

更奇怪的是,婉娘原本性情温婉,近来却变得喜怒无常。白日里常常精神不济,面色苍白,可一到晚上便容光焕发,对镜梳妆,打扮得格外精心,仿佛要去会什么重要的人。

这一日,苏家门外来了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这乞丐须发皆白,拄着一根磨得发亮的竹杖,挨家挨户乞讨。到了苏家门口,管家见他可怜,正要取些剩饭给他,却被婉娘撞见。

婉娘一见那乞丐,脸色骤变,厉声喝道:“哪里来的叫花子,还不快赶出去!”

苏老爷正从外头回来,见女儿如此失态,不禁皱眉:“婉娘,何必与一个乞丐计较?”转身对管家道,“给他些银钱,让他去吧。”

老乞丐却不接银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盯着婉娘,半晌才道:“这位小姐印堂发黑,恐有邪祟缠身,不出七日,必有大难。”

婉娘闻言勃然大怒:“胡说八道!把这疯乞丐给我打出去!”

苏老爷虽觉乞丐言语无状,但见他说得郑重,心中也不免一动。正要细问,婉娘已气冲冲地回房去了。

当夜,苏老爷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女儿近来种种反常,心中不安,便起身往婉娘住处走去。远远地,果然见女儿房中灯火通明,隐约有男子谈笑之声。

苏老爷大惊,正要上前叩门,忽然有人从后面轻轻拉了他一把。回头一看,竟是白日里那个老乞丐。

“老人家,你怎么进来的?”苏老爷惊问。

老乞丐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苏老爷若想救女儿性命,就莫要声张,且随我来。”

苏老爷将信将疑,跟着老乞丐来到后院凉亭。老乞丐这才道:“实不相瞒,老夫并非乞丐,乃是青城山修道之人,道号清虚子。云游至此,发现贵府妖气冲天,特来相助。”

苏老爷惊疑不定:“仙长是说,小女被妖物所惑?”

清虚子点头:“令千金并非不愿嫁人,而是已被妖物迷了心智。那妖物夜夜前来,吸食她的精气。若再不制止,不出七日,令千金必定香消玉殒。”

苏老爷吓得面如土色,扑通跪下:“求仙长救小女一命!”

清虚子扶起他:“降妖除魔本是我辈本分。只是这妖物道行不浅,需得准备周全。明日你且如此这般...”

第二天,苏老爷依计称病不起,婉娘前来探望,也只是敷衍几句便匆匆离去。清虚子扮作郎中前来诊病,暗中在婉娘住处周围布下符咒。

夜幕降临,清虚子换回乞丐装扮,悄悄潜入婉娘院中,藏身假山之后。

二更时分,婉娘房中果然又亮起灯火。清虚子屏息凝神,从窗缝向内窥视,只见婉娘正对镜梳妆,口中哼着不知名的小曲,神情妩媚,与白日判若两人。

梳妆完毕,婉娘起身走到墙边,伸手在墙上轻轻一推,竟露出一道暗门。她闪身而入,片刻后引出一位白衣公子。

这公子生得面如冠玉,风度翩翩,只是眼神流转间,隐隐透着一股邪气。

“郎君今日来得晚了。”婉娘娇嗔道。

白衣公子笑道:“今日山中事务繁多,差点脱不开身。让娘子久等了,该罚该罚。”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支玉簪,亲手为婉娘簪上。

清虚子在外看得分明,那玉簪上黑气缭绕,分明是件邪物。他悄悄从怀中摸出一把七寸长的桃木短刀,屏息以待。

房内二人浑然不觉,相拥坐在榻上,低声细语。忽然,白衣公子脸色一变,抽了抽鼻子:“不对,有生人气息!”

清虚子知已暴露,不再隐藏,一跃而出,手中桃木短刀直刺白衣公子:“妖孽,还不现形!”

白衣公子反应极快,抱着婉娘侧身躲过,冷笑道:“哪里来的臭乞丐,敢坏本座好事!”

婉娘吓得花容失色,惊叫连连。

清虚子不答话,桃木短刀舞成一团光影,招招直取要害。白衣公子起初不以为意,徒手相搏,不料被桃木刀划伤手臂,顿时黑血直流。

“桃木法器!”白衣公子大惊,知道遇上了克星,再不敢托大,张口吐出一团黑雾。

清虚子早有准备,袖中飞出一道黄符,化作金光驱散黑雾。二人斗得难分难解,房中家具陈设尽数被毁。

婉娘缩在角落,看得目瞪口呆。她记忆中的情郎温文尔雅,何时变得如此凶神恶煞?

激战中,清虚子看准空档,桃木短刀直刺白衣公子心口。白衣公子闪避不及,被刺个正着,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周身黑气暴涨。

待黑气散去,哪里还有什么翩翩公子,原地只剩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胸口插着桃木刀,奄奄一息。

“狐...狐狸!”婉娘尖叫一声,昏死过去。

清虚子正要上前结果狐妖性命,那白狐却口吐人言:“道长饶命!小妖从未害过婉娘性命!”

清虚子冷笑:“吸人精气,与害命何异?”

白狐哀声道:“小妖对婉娘确是真心实意。三年前,小妖在山中修炼,不慎被猎户所伤,是婉娘路过相救,悉心照料。自那时起,小妖便立誓报答。”

“你这便是报答的方式?”清虚子怒道。

白狐垂泪:“小妖自知人妖殊途,但情难自已。每日只取些许精气,绝不伤她根本。若道长不信,可查看婉娘脉象,虽显虚弱,却无性命之忧。”

清虚子略一迟疑,上前为婉娘把脉,果然如白狐所说,虽精气亏损,但根基未伤。

白狐续道:“小妖本打算再陪伴婉娘一年半载,待她觅得良人便悄然离去。床头暗格中有小妖搜集的珠宝金银,足够婉娘一生富足,算是报答当年救命之恩。”

清虚子闻言,神色稍霁:“人妖相恋,终违天道。你既知不该,为何还要执迷不悟?”

白狐叹息:“情之一字,便是修得千年道行,也参不透啊...”

这时,苏老爷带着家丁闻声赶来,见到房中景象,都惊呆了。清虚子简要说明经过,苏老爷又惊又怒,命人将白狐锁入铁笼。

婉娘醒来后,得知真相,痛哭失声。她记忆中的白衣公子温润如玉,对她体贴入微,怎会是害人的狐妖?

清虚子叹道:“妖物最善蛊惑人心。它日日吸取你的精气,你自然日渐虚弱。若非发现得早,只怕性命难保。”

婉娘却道:“可是...可是我分明感觉他待我极好...”

“那是因为它需要你的心甘情愿。”清虚子解释,“妖物采补,若对方心甘情愿,效果倍增。它变化成俊美男子,甜言蜜语,都是为了迷惑你。”

婉娘怔怔落泪,一时难以接受。

当夜,婉娘辗转难眠,悄悄来到关押白狐的柴房。白狐见她来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你...你真的是三年前我救的那只小白狐?”婉娘轻声问。

白狐点头:“那年你才十四岁,随父母上山进香,在松林中发现受伤的我。你不顾丫鬟劝阻,执意带我回家,用丝帕为我包扎伤口,还偷偷喂我吃肉粥。”

婉娘依稀记起确有此事,那时她救了一只通体雪白的小狐狸,养了半月后放归山林。

“既是报恩,为何要骗我?”婉娘泪如雨下。

白狐低声道:“起初只想远远守护,但见你一日日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我便情不自禁...变化人形与你相会,原只想多见你几面,谁知越陷越深...”

“那你可知,你每夜吸取精气,我白日里精神不济,父母忧心忡忡?”婉娘质问。

白狐垂首:“是我自私...但我确实备下厚礼,想保你一生无忧...”

二人正说着,清虚子突然推门而入:“执迷不悟!”手中桃木刀直刺白狐。

婉娘不知哪来的勇气,挺身挡在白狐身前:“道长饶命!”

清虚子急收刀势:“姑娘这是何苦?它是妖,你是人,本就不该有交集。”

婉娘泣道:“它虽有错,但罪不至死。求道长网开一面,废去它的道行,让它重新修行便是。”

白狐急道:“不可!我修行三百年方得人形,若废去道行,与杀我何异?”

清虚子沉吟片刻:“也罢,念在你未曾害命,又真心悔过,我便给你一个机会。”他从袖中取出一枚丹药,“服下这‘忘尘丹’,前尘尽忘,回归本真。你可愿意?”

白狐看着婉娘,眼中满是不舍,但最终还是点头:“小妖愿意。”

服下丹药后,白狐身形渐渐缩小,最后变成一只普通的小白狐,蜷缩在角落睡着了。

清虚子对婉娘道:“它如今已忘尽前尘,只是一只普通狐狸。是放是留,姑娘自己决定。”

婉娘轻轻抱起小白狐,抚摸它柔软的毛发,心中百感交集。

次日,婉娘将小白狐带回当初相遇的山林放生。临别时,小白狐回头望了她一眼,眼神清澈,再无往日的深情。

自那以后,婉娘像是变了个人,不再拒人千里之外。半年后,她嫁给了城中一位品学兼优的秀才,夫妻和睦,孝顺父母。

只是每逢月圆之夜,婉娘总会梦见一只白狐在月下起舞,醒来时枕畔犹湿。

一年后的春天,婉娘随夫婿上山还愿,在松林间忽见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远远望着她。那狐狸额间有一缕红毛,与她当年所救的小狐一模一样。

婉娘正要上前,白狐却转身跃入林中,消失不见。只有风过松涛,如泣如诉。

清虚子云游四方后,将这段经历记载下来,末尾写道:“世间情缘,皆由心起。人妖殊途,其情一也。狐妖为情甘弃三百年道行,婉娘为情险失性命。问世间情为何物?贫道修行一甲子,终是参不透。”

而那只白狐,据说后来重入修行,却再不染情爱,专心悟道,终得正果。只是它修炼的山洞中,始终挂着一幅女子画像,眉眼如画,与婉娘一般无二。

这段人狐奇缘,也在柳河镇流传开来,成为一则警世传说。老人们常以此告诫年轻男女:情之一字,最是难解,纵是仙妖鬼神,也难逃一个“情”字困锁。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