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品质中药就是在合格中药基础之上的优质中药。”第三届全国品质中药发展暨革命老区中药产业交流大会期间,中国质量协会中医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育种中心主任董林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开篇便点明了品质中药的核心特质,为革命老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视角。
董林林
中国质量协会中医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育种中心主任
“品质中药就是在合格中药基础之上的优质中药。”第三届全国品质中药发展暨革命老区中药产业交流大会期间,中国质量协会中医药分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育种中心主任董林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开篇便点明了品质中药的核心特质,为革命老区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视角。
董林林研究优质药材新品种选育、规范化生产及中药质量评价多年,始终坚信“源头优则产业兴”。她对品质中药提出三个关键维度,一是在源头管控上,药材种植必须严格遵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现从播种起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二是品质中药必须守住质量底线,其性状、鉴别等关键指标要符合《中国药典》的法定标准。三是品质中药在核心质量指标上实现拔高,内源性质量指标要高于现行药典,外源性限量指标要严于药典规定,这意味着品质中药相较于一般中药更为优质、安全。
“尤其是多年生药用植物,外源性污染物积累风险较高。”在明确品质中药“优质+安全”的双重标准后,董林林特别强调了安全性管控的重要性。她表示,推进品质中药标准体系建设,把解决安全性问题作为关键着力点,将通过确立更严格的外源性污染物限量指标,显著提高中药材使用的安全门槛,守护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谈及长治中药产业的发展,董林林指出,长治药材种类丰富,资源禀赋优越,这是发展的坚实基础。未来,可以结合国家科研机构、地方技术力量和地方企业资源,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对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助力长治中药产业实现“科技助药”的跨越发展。她期待长治能充分依托资源优势,精准补齐产业短板,推动更多优质地产药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革命老区产业振兴与全国品质中药发展注入更多“长治力量”。
来源:上党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