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加拿大留学出问题,家长到底该焦虑什么?不该焦虑什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16:23 1

摘要:这几年,咨询我的家长越来越多有一个相同的情绪:焦虑。不是孩子成绩单挂了一门课,就是收到Terminated(开除)风险通知,又或者因为体量太大、节奏太快,突然无法适应加拿大学习环境,陷入Academic Probation(学术警告)。

这几年,咨询我的家长越来越多有一个相同的情绪:焦虑
不是孩子成绩单挂了一门课,就是收到Terminated(开除)风险通知,又或者因为体量太大、节奏太快,突然无法适应加拿大学习环境,陷入Academic Probation(学术警告)。

每一次电话接通,对面几乎都是颤抖的声音:
“老师,我的孩子是不是完了?”
“是不是要被遣返回国?”
“之前那么努力的付出是不是白费了?”

身为一个深耕留学十年的顾问,我见过太多这样的瞬间。
我理解家长。
把孩子送出国门,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我想先告诉你一句话:
焦虑不是问题,焦虑不对方向才是问题。

一、真实案例|焦虑早来一步,危机就晚来一步

去年春天,一位在多伦多读商科的大一学生阿宁(化名)找到我。

他第一次收到的不是挂科通知,而是**学术诚信调查(Academic Integrity Investigation)**邮件——他的论文相似度高达48%。

当我与家长沟通时,对方情绪已经近乎失控:
“我们买了辅导课,怎么还会抄袭?是不是学校针对国际生?”
“是不是要被开除?得回国吗?”

冷静了解后我才知道:
他并不是恶意抄袭,而是不了解引用规则,过度依赖写作软件,结果被系统自动判定为Plagiarism。

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典型:
一边是孩子在异国独自慌张,
一边是家长千里之外徒增恐慌。

幸运的是,我们在合理范围内做了详细解释和证据提交,并与教授、系里进行了有效沟通——
最终判定为Minor Violation(轻度违规),没有影响学业进度。

家长后来跟我说:
“原来只要及时处理,居然还可以避免最坏结果。”

我想对所有家长说一句: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只隔着一次及时求助。

二、为什么孩子去了加拿大,却“越学越差”?

很多家长困惑:
孩子国内成绩很好,为什么到了加拿大反而吃力?

五个关键原因:

原因

核心解释

潜在风险

学术英语难度大

理解课堂与写作能力脱节

挂科、论文失分严重

课程评估分散

平时任务多,不是靠期末一把过

长期学术压力

时间管理差

自由多、监督少

拖延导致Fail

文化差异

小组作业沟通难

参与度低影响GPA

心理适应慢

孤独焦虑影响专注度

缺勤导致停学

不是孩子不努力,是体系完全不同。
这点若家长不理解,沟通只会越来越紧张。

三、家长焦虑,但请焦虑在正确的地方

很多家长的焦虑,其实放错了方向:

错误的焦虑:

“这门课挂了是不是要回国?”“成绩不好是不是签证会被废?”“他是不是不适合留学?”

正确的焦虑应该是:
✔孩子是否真正理解课程要求
✔是否掌握学术诚信规则
✔是否有人及时指导选课规划
✔是否在压力高企时有人可求助
✔是否懂得与学校沟通争取权益

你的焦虑应该为:
风险提前预判,而不是事情发生后崩溃失控。

四、我作为顾问,真正能为你稳定哪三件事?

不是代替孩子学习
也不是替学校做决定
我能做的是:

1)学术风险提前预警

学分规划、选课建议GPA监测学术支持资源对接隐藏风险课程规避

2)紧急危机介入处理

例如:
Academic Probation、Requirement to Withdraw、停学、开除……
我们会:

分析学校政策 & Appeal选项准备支持材料指导沟通策略
给孩子一次Second Chance

3)心理与方向重建

帮助学生建立:

能力自信目标导向正确求助习惯
有时候,能救回学生的不是方案,是陪伴和理解。

五、给家长的三条“止焦虑”建议

1️⃣ 保持稳定沟通,不做“成绩通话”
问候要围绕生活而不是GPA,否则孩子只会越来越沉默。

2️⃣ 鼓励孩子主动求助
学校有丰富资源:Writing Center、Learning Strategists、Academic Advisor
不求助=不被看见
不被看见=无法被帮助

3️⃣ 找专业的人处理专业的事
不要等到收到**Required to Withdraw(强制退学)**才找顾问
那时可操作空间会大幅缩小。

来源:海外杰尼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