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议院候选人名单最先爆冷门,根据选举登记处第26次预告结果,目前已经处理了18899张选票,前三甲里有个名字特别扎眼,网红华尔特・罗德里格斯,大家都叫他“瓦利”。
这周哥伦比亚左翼“历史契约”联盟干了件少见的事,成员们登记参加立法选举的同时,直接启动了内部初选。
这操作在近年政坛可不常见,说白了就是把联盟内部的实力摆到台面上比,结果一出,不少人都惊了。
参议院候选人名单最先爆冷门,根据选举登记处第26次预告结果,目前已经处理了18899张选票,前三甲里有个名字特别扎眼,网红华尔特・罗德里格斯,大家都叫他“瓦利”。
威尔逊・阿里亚斯以149510票拿了第一,他是资深参议员,得票多也算在意料之中,毕竟还有些选民认传统政治经验这一套。
可瓦利居然以129530票排第二,这就有意思了,本来想以为这种网红顶多混个提名。
结果发现他得票比漫画家胡里奥・塞萨尔・冈萨雷斯、媒体人兼演员亚历杭德拉・奥马尼亚这些知名人士还多,人气是真够旺。
更让人意外的是,瓦利还背着丑闻,他被指控过参与网络攻击政府的批评者,还涉嫌从公共合同里牟利。
按说这种事会掉不少票,可“历史契约”联盟的选民好像不怎么在乎,我觉得吧,可能是大家对传统政客的腐败套路听太多了。
对比下来,瓦利的问题反而显得没那么刺眼,毕竟失望攒多了,对新人的容忍度会高一些,还有两位候选人得提提。
前马格达莱纳省省长卡洛斯・卡塞多的妹妹帕特里夏・卡塞多,拿了61181票排第五,算是沾了点家族的政治光。
但现任参议员伊莎贝尔・克里斯蒂娜・苏莱塔就惨了,外界都说她在总统府(纳里尼奥宫)特别有影响力,结果只得了25011票,连任基本没戏。
这落差,足以看出传统政治精英的号召力在往下掉。
视线转到安蒂奥基亚省,这里的选情比参议院还“凉”,传统政治圈的人几乎全栽了,前麦德林市市长丹尼尔・金特罗的好几个亲信,选情都特别差,他那点政治影响力,这次算是被狠狠削弱了。
在全省的角逐里,亚历克斯・弗洛雷斯拿了50964张票,成了得票最高的人,本来想以为金特罗的人能占上风。
结果发现当地选民早不买他的账了,非金特罗派系的人能胜出,说明大家想换个新方向,省议会的选举更能看出变化。
金特罗的盟友、现任议员亚历杭德拉・托罗・拉米雷斯,居然被当地网红埃尔南・穆里尔・佩雷斯超了。
穆里尔拿了41551票,托罗・拉米雷斯才21724票,差了快一半,穆里尔还领导着一个叫“变革兄弟会”的数字媒体,平时就靠这个平台跟民众互动,选的时候自然能把人气转成选票。
这比传统政客光靠线下集会、跟精英打交道管用多了,毕竟现在大家刷手机的时间比去议事厅多得多。
就连前麦德林市议员多拉・塞西莉亚・萨尔达里亚加,在地方政坛也算有声望,这次也没考好,99.95%的投票站结果都出来了,她只得了3345张众议院公投选票。
如此看来,安蒂奥基亚省的传统政客,支持基础是真的松动了。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问,为啥网红能打赢老政客?我琢磨着,首先是传播方式不一样,网红们懂社交媒体,平时发短视频、开直播,说的话都跟老百姓的生活贴得近。
而传统政客总爱念些刻板的稿子,讲的内容离普通人太远,哥伦比亚有个调查显示,18到35岁的选民里,超六成主要靠社交媒体获取政治信息。
网红们正好抓住了这点,跟选民互动起来也没那么多架子,反观传统政客,还守着老一套的竞选方式,跟民众脱节越来越严重。
其次是民众对传统政治的不满已经攒了不少,这些年,不少传统政客深陷腐败、办事效率低的负面新闻,大家早就不信他们了。
网红们以“政治新人”的身份出现,就算有小问题,也被当成打破僵局的希望,瓦利就是个例子,虽然有丑闻,但不少选民觉得,比起传统政客的系统性腐败,他这点事不算啥。
这次初选其实是个信号,哥伦比亚的政治生态怕是要变了,以后新兴力量比如网红、媒体人,可能会在政坛占更多席位。
传统精英要是不调整策略,还守着老办法,怕是会越来越没存在感,选举模式也会跟着变,社交媒体的作用力会越来越大。
以后候选人肯定会更看重线上宣传,用数字化的方式拉选票,宣传内容也会更贴近老百姓,政策方面呢,新兴力量要想稳住支持率。
肯定会更关注民生,比如教育、医疗、就业这些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毕竟选民选他们,就是想改善生活。
总的来说,这次哥伦比亚左翼联盟的初选,表面是选候选人,其实是新旧势力的一次正面交锋,选民把票投给网红,本质上是想让政坛变一变。
只不过,这些新兴力量能不能真的为民众办事,而不是光会在直播间吸粉,还得看后续的表现,传统政客要是不想被淘汰,就得赶紧放下架子,真正去了解民众的需求。
毕竟,选票最终还是握在老百姓手里,谁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谁才能站得稳。
来源:澜史志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