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以为开个便利店,还能像十年前那样“躺着赚钱”?这年头谁还在靠“人流量”吃饭,靠“门口顺手买”撑店?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不是这个时代的生意逻辑。
你以为开个便利店,还能像十年前那样“躺着赚钱”?这年头谁还在靠“人流量”吃饭,靠“门口顺手买”撑店?那是一代人的回忆,不是这个时代的生意逻辑。
不少投资过便利店的人,有提前止损退出的,也有硬撑两年亏得体无完肤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对商业环境变化缺乏认知,把过去的经验当成现在的标准。
现在便利店为什么不行了?咱来掀开底牌,看清这盘棋局怎么走到了今天这步。
在过去便利店确实满足了“就近”“缺货”的两大消费痛点。
你下楼口渴了、突然想买包烟、漏买了袋洗衣粉,这时候附近有家便利店,那就是刚需。
但今天?手机一掏,各大平台外卖、即时零售、电商次日达全覆盖,随时下单随时送货上门。别说几百米,就算离你几公里,它都比你出门买更快、更省事。
当“便利性”这张王牌失效,便利店的第一个护城河,崩了。
早年开家便利店有多简单?只要能弄到货,有条街面铺子,人来人往,天然客流,哪怕毛利低也照样赚钱。那时候不是渠道选你,是你手上握着稀缺货源。
今天的市场是什么?货多了消费降级了。消费者不再盯哪个牌子,而是盯价格、盯性价比、盯会员制优惠。
零食折扣店一排一排地开,单品低至1.9元,供货源头统一压价。一波打工人进去,满筐零食20块钱搞定,还叠着积分、优惠券。
便利店能打得过吗?根本打不过。进货渠道贵、坪效低、库存周转慢,你如何跟“资本+连锁+规模压价”的折扣店PK?
山姆开在城市边缘,便利店却在城区核心,干不过就是干不过。
别看地段,关键看“聚焦人群”的逻辑。山姆、Costco确实开在市郊,但人家不靠“就近”,人家靠“会员磁力”吸大额消费。
山姆的会员篮不止家用,还有白领囤货、商家食材供给,反复消费、复购率惊人。说白了,它不拼便利,它拼品控、量贩和品牌。它把中产掏得明明白白,而你在便利店忙着卖瓶水、两包烟。
从目标客群看便利店被两头夹击。一边是对价格敏感的群体被零食折扣店抢走。另一头是对品质、体验讲究的中产阶层被山姆会员店吸走。
便利店正夹在一个越来越小、越来越低频的市场缝隙中苟活。
数据再好看,没有信息含量都是数字糖衣。你以为便利店从2010年的5.2万家涨到2024年的19.6万家就说明市场繁荣?
这只是连锁资本的扩张,传统夫妻老婆店、小卖部,正在一间一间被“高颜值、标准化”的连锁品牌挤掉而已。这不是市场需求真涨了,而是存量市场重新分配了。
供给暴涨、同质化严重,跟风进场的创业者,拼不过大连锁、卖不过零食折扣、锁不住高粘性客户,只能在“开门即亏”的周期里硬耗。
便利店卖得最好的几大类目是什么?烟、酒、饮料、日化、速食,可这些东西是高频消费吗?
烟酒在多数地区早已进入“摆设期”。疫情三年打乱了节奏,后疫情时代买烟送礼、商务应酬骤减,再叠加“禁酒令”、反浪费风潮等政策,烟酒利润空间直接被砍了一半。
经济下行不是喊出来的,是每个钱包都在做减法。
拼多多横扫各个品类,不是因为用户非理性,而是“再等等、再比价”的心态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现实选择。
便利店的高毛利梦想,在零折和平台的碾压下,注定只能是一场回忆。
以前投资商铺,讲的是什么?门前车水马龙、红绿灯节点、步行可达主流商圈、早晚高峰通勤人流必经地。
今天?不好意思,谁还靠“门前几个小区”的刚需?APP上架即门口。
铺子离我30米还是30公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用拼多多下单,20分钟就送来了,价格还便宜30%。
做生意最怕什么?怕认知滞后。
今天你还在用“地段决定价值”的逻辑看便利店,那等于没看到“即时零售”这列高铁已经把你甩出五条街了。
那便利店真的完全没戏了吗?
第一租金回报率必须在3%起步。别搞情怀,别觉得地段好、人流多就能撑得住。3%是金融成本的生死线,你干不过银行利息,干嘛还要压钱进去耗?
第二空置率要低。怎么验证?问问物业周边,有多少商铺空置多久?好铺子换手快,再赚不到大钱,也至少有“流转性”支撑,不至于血本无归。
第三真正的流动性。能不能卖得掉、有下家、别一转手就亏30%?很多人买商铺想的是“一直租着”,但现实是租户一跑,半年找不到新租客;要变现,一降就是百万级亏损。
这三道门槛你过不去,便利店投资躲远点儿。
从房产到商铺,从黄金到基金,每一轮风口,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窗口。便利店不见得不是一个曾经的好项目,但今天的它深深刻着“过时”两个字。
大家真正该问的不是“商铺还值不值得投”,而是下一个可以乘风而起的红利在哪?一定是金融红利与资本市场的扩张红利。
共同富裕不是一句口号,是要造出让普罗大众也能“靠工具挣钱”的场景。房产跑不动、便利店拼不过、实体成本居高不下,那资本市场和金融工具,或许才是被重新点燃的新引擎。
未来创业和投资的主线,不再是开门做生意那么简单。不借助平台能力、不用技术工具、只凭地段和老经验,不仅赚不到钱,可能连本金都护不住。
便利店,不是没希望,但一定不能再被“稳赚不赔”的旧幻想绑架。
你要学会识破它的“伪稳定”,表面是现金流稳定,实则是库房和摊位在缓慢亏血。表面是轻创业,实则是重投入的慢性套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老孙市井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