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的突破是否意味着普通人末日的到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1:01 1

摘要:有人认为现在正处在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中,革命的推动力是AI,但也有人不认可,因为目前AI发展的结果只是侵占了很多普通人的岗位,并没有带来什么生产力的提高。不过客观来说,AI的发展是可以明显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现在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社会还没有发展出与之匹配的需求

有人认为现在正处在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中,革命的推动力是AI,但也有人不认可,因为目前AI发展的结果只是侵占了很多普通人的岗位,并没有带来什么生产力的提高。不过客观来说,AI的发展是可以明显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现在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社会还没有发展出与之匹配的需求。

除了AI之外,还有可控核聚变和量子计算机这两项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社会生产力,量子计算机在前几年比较受关注,可控核聚变受关注的时间更早,二者当前受关注的程度明显不如AI,但相关技术并没有停滞,仍然在稳步发展。

身处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因为普通人无法确定自己会成为技术的获利者还是受害者,因为技术发展主要依赖天才的能力和资源的投入,普通人在其中并没有扮演什么关键的角色,所以普通人大概率会成为技术的受害者而非获利者。基于这种情况,有了本次讨论的话题:三大技术的突破是否意味着普通人末日的到来?

1、 三大技术简介

1) AI人工智能

AI简单说就是可以模拟人类思考的软件,可以做到独立分析和判断各种复杂、未知的问题,而不是只能解决设定好的问题。AI领域有一个名词AGI(通用人工智能),是现在业界追求的目标,指的是可以像人类一样解决各种复杂问题,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局限于某些特定领域。

2) 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就是将核聚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作为能源,具体方式主要还是发电。可控核聚变也有一个名词小型化,如果不能小型化,能源依然需要依赖现有的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传输,如果可以小型化,就能像普通发动机一样得到广泛应用。

3)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和普通计算机区别在于底层是四进制而不是二进制,以及算力远高于普通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也有一个名词通用量子计算机,通用指的就是可以像普通计算机一样用在各个非特定计算场景,如果通用量子计算机诞生,其算力可以轻松破解现在的各种加密算法。

2、 三者的定位和联系

看起来三者好像互不相干,实际上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AI是应用,量子计算机是算力,可控核聚变是能源,算力和能源是应用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大多数AI公司早已开始囤积算力和能源,最近还传出了某公司要购买核电站供应AI的能源需求。

三者之间的具体联系就是AI作为直接影响生活的应用侧,量子计算机和可控核聚变为其提供算力和能量提高其能力和覆盖范围,当然算力和能源也能直接影响普通人的生活。

3、 技术突破

1) 技术能不能突破

就拿可控核聚变来说,消息好像一直都是再有50年突破,量子计算机和AI好像也是这样,一直能看到技术进步的新闻报道,比如AI大模型的参数量,可控核聚变的持续时间,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等数据一直都在进步,但这些进步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突破吗?从目前看到的信息来看,应该是可以的。

2) 技术何时能突破

这些技术何时才能突破,一些业内人士已经给出了观点,AI的预期一般在10年之内,部分乐观的认为3到5年就能实现;量子计算机普遍预期在15到20年;可控核聚变的预期则在20到30年,但这些只是所谓专业人士的预期,具体的时间仍是未知数。

3) 突破过程的影响

虽然这些技术还没有突破,但技术的突破过程已经对普通人生活产生了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层面。正常来说,商业活动的利润被投入再生产是最有利于普通人的情况,但因为对这些新技术的普遍追捧,使得利润中的大部分都被投入了相关产业,又因为这些行业还没突破,需要不断从提供利润的行业里抽血,最终结果就是非相关行业的工作越来越难做,收入越来越低。

4) 为什么怀疑能否突破

这些行业的投入不止来自于企业,还来自于政府公共资源,但政府多数时候只能通过补贴的方式参与其中,这就为企业骗取补贴创造了条件。关键是骗补在过去和现在大量出现,所以难免会有一些人怀疑从业者只是为了骗补,而技术没有实际发展和突破。

4、 突破后会怎样

这些技术突破后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对生产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技术突破会使生产力达到现在的10倍以上;其次,对社会制度的影响是剧烈的,会倒逼社会制度发生改变,但是不确定会变成什么样;最后,对普通人的影响也是剧烈的,加之社会制度的影响,对普通人的影响可能会有积极和消极两种预期。

1) 积极预期

积极预期的前提是社会制度可以随生产力的提高而优化,普通人在社会资源中的分配占比也随之提高,具体结果就是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的样子。

2) 消极预期

消极预期的前提是社会制度无法匹配暴涨的生产力,普通人在社会资源中的分配占比进一步降低,具体结果就是恢复殖民和奴隶等剥削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更为坚实的阶级概念,国家和社会概念也会被摧毁,对普通人来说此时就是末日。

末日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种可能,一种是类似科幻小说终产者中所形容的情况,不过这里的终产者并非单个个体,而是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的群体;另外一种则是普通人的存在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人类群体会快速缩小,然后维持小规模一段时间之后彻底灭亡。

5、 总结

三大技术的突破已经不再是幻想,但技术突破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确定,可能是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也可能是极致剥削压榨的悲惨景象。很多人应该会觉得是第二种情况,因为基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结果好像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普通人占据的资源分配比例越来越低,受到的剥削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发展的未来结果不是通过客观理性推断可以确定的,所以这里无法给出可供参考的观点,但社会具体会怎么样不止取决于生产力,更取决于当时大多数人的观点。如果希望社会发展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就要相信并传播自己的观点,只要观点成了主流,社会就会发展成期望的样子。

来源:我的社会观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