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进入十五五规划实施的关键节点,农村领域就传来重磅利好——国家为乡村振兴量身打造的"一法一机构"正式落地推进,这两项实打实的举措,正从政策文件走向田间地头,给亿万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刚进入十五五规划实施的关键节点,农村领域就传来重磅利好——国家为乡村振兴量身打造的"一法一机构"正式落地推进,这两项实打实的举措,正从政策文件走向田间地头,给亿万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可能有人还不清楚,这"一法一机构"到底是啥硬通货?咱先掰扯清楚。所谓"一法",就是最新出台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修订完善版,经过多轮调研论证、吸纳基层实践经验,于2025年正式完成修订并实施,这部法律把这些年乡村振兴的成功做法固化下来,也为解决农村发展中的堵点难点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一机构",则是国家专门设立的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机构,从中央到县乡逐级建立联动机制,专门对接农村发展需求,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咱先说说这部法律的威力。以前村里搞土地流转,有的农户怕权益没保障,签合同的时候总犯嘀咕;有的地方搞产业发展,偶尔出现政策执行走样的情况,农民维权也没个明确依据。现在不一样了,修订后的《乡村振兴促进法》里,把土地流转的流程、农民的权利义务写得明明白白,明确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占用农户承包地。就拿山东寿光的蔬菜种植户来说,最近当地有200多户农户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正是靠着这部法律的保障,大家放心签订了长期流转合同,还拿到了政府发放的流转补贴。
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法律也划出了硬杠杠。以前个别地方存在污水乱排、垃圾乱堆的问题,整改起来缺乏刚性约束。现在法律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必须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度考核,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体系。江西赣州的几个村庄,已经借着这部法律实施的东风,争取到专项财政资金,建成了小型污水处理站,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村口的小河又恢复了水清岸绿的模样,村民们茶余饭后都愿意到河边散步。
更让农民暖心的是,法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给出了最严格的规定。从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监管,到农产品的检测、溯源,形成了全链条管控。河南兰考的苹果种植户老李,今年种了10亩红富士,从开花到结果,全程有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采摘后每个苹果都贴上了溯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种植、施肥、检测的全部信息。"有了法律撑腰,咱的好苹果卖得更俏了,价格比去年高了三成还供不应求。"老李的话里满是喜悦。
再看这个专门的乡村振兴工作机构,那可真是农民的"贴心人"。以前村里想搞产业项目,得跑发改、农业、财政好几个部门,申报材料一大堆,流程也不熟悉,往往跑了好几趟还没眉目。现在有了这个专门机构,从项目申报到资金落实,再到技术指导,全程有人跟进。贵州遵义的一个苗族村寨,村民们想发展乡村旅游,但是不知道怎么申请扶持资金、怎么规划线路。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机构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帮村里梳理申报材料,联系旅游规划专家现场指导,还协调解决了道路硬化、停车场建设的资金问题。如今这个村寨已经建成了民俗体验、田园观光等多个旅游项目,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村民们通过入股分红、就近务工,人均增收2000多元。
在惠农政策落实上,这个机构更是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以前有些农民因为不了解政策,错过了养老金申领、农机购置补贴等福利。现在工作机构会定期进村入户宣传政策,还建立了线上咨询平台,农民有疑问随时能问、有需求随时能提。甘肃定西的种粮大户王大叔,今年想买一台新型播种机,但是不知道补贴政策怎么申请。乡村振兴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得知后,手把手教他在网上提交申请材料,短短一周就办完了所有手续,拿到了1.2万元的补贴款。"以前觉得这些政策离咱挺远,现在有了专门机构帮忙,咱也能轻松享受国家福利。"王大叔笑着说。
基础设施改善方面,机构也精准对接农民需求。以前不少农村的道路虽然硬化了,但部分路段没有路灯,晚上出行不方便;有些偏远村庄的物流网点覆盖率低,农产品出山难、消费品进村贵。现在这些问题都在逐步解决,乡村振兴工作机构通过摸排梳理,把农村道路亮化、物流站点建设等纳入重点推进项目。河北邢台的多个村庄,已经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000多盏,实现了主干道照明全覆盖;村里建起了物流服务站,村民网购的商品能直接送到家门口,自家种的花生、核桃等农产品,也能通过物流站销往全国各地,物流成本比以前降低了近一半。
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提升,更是让农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乡村振兴工作机构协调教育部门,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不少农村学校来了城里的优秀教师,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医疗方面,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增加了诊疗设备,建立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机制,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四川绵阳的一个乡镇,卫生院新添了CT机、彩超等设备,还来了3名来自市区医院的医生长期坐诊,以前村民们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市区看病,现在常见病、多发病在乡镇就能解决。
从土路变柏油马路,到危房变新居;从农产品难卖,到电商进村产销两旺;从公共服务薄弱,到教育医疗资源不断优化,这些年农村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而这次"一法一机构"的落地,更是给乡村振兴装上了"双保险",让好政策能精准落地,让农民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随着十五五规划的深入推进,有法律保驾护航,有专门机构精准服务,农村的产业会更兴旺、环境会更优美、农民的日子会更红火。那么,你所在的村庄已经享受到这些政策红利了吗?接下来你还期待农村在哪些方面迎来新变化?
来源:橘子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