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青椒评论”评委说丨庞慧敏:以小切口联系大主题,让选题突破“圈层限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8 11:51 1

摘要:经编辑审核推荐与评委点评,红网“青椒评论”2025年9月优胜作品评选结果于今日出炉。其中,山东大学孙佳硕、广西大学黎明慧、重庆大学韩子杰、湖南工业大学徐孙雅钏、南昌大学谢美慧等同学的作品,获评为“青椒评论”9月月度佳作。本期特别邀请了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8日讯(记者 吴海刚)经编辑审核推荐与评委点评,红网“青椒评论”2025年9月优胜作品评选结果于今日出炉。其中,山东大学孙佳硕、广西大学黎明慧、重庆大学韩子杰、湖南工业大学徐孙雅钏、南昌大学谢美慧等同学的作品,获评为“青椒评论”9月月度佳作。本期特别邀请了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庞慧敏担任评委。

庞慧敏,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山西省学科评议组人文社科组专家。从2022年开始在学院公众号策划“新”锐评栏目,择优转载学生在媒体发表的评论作品。同时策划“新”访谈栏目,挖掘优秀学生作者并组织学生进行访谈,分享评论创作经验,在学院的新闻评论实践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月青椒评委山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庞慧敏。

红辣椒评论:能否从整体上概括下,9月红网“青椒评论”作品有什么亮点,又有哪些不足?您的建议又是什么?

庞慧敏教授:9月红网“青椒评论”作品的选题很丰富,体现了青年视角、社会议题以及青年话语的特点,不仅符合“青椒评论”的定位,也体现了大学生对于公共议题的深入解读和社会担当。

不过,整体上看,作品较多侧重于对社会现象形成原因和问题的剖析,对于到底该如何解决,容易形成比较宽泛且模式化的表达,整体也比较简略。今后可以在建设性解决方案方面多一些分析和思考。

红辣椒评论: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评论的论点往往很新颖,但论证过程却显得苍白或者说套路化。在您看来,一个好的论证,通常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又如何让论点立得住?

庞慧敏教授:当前,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等发表意见和看法总体而言表现得比较活跃,这是很好的一种现象,说明青年一代不仅对社会事务很关注,而且有很强的参与感。不过由于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深入,掌握的相关材料不是特别充分,因此会使论证有些无力或陷入一种套路化表述中。

好论证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论点要清晰明确,这是需要在论证中一以贯之的主张,而不是模糊的自我感受。二是论据要可靠且针对性强,论据的来源可以多样化。三是论证要有逻辑性,每个人分析问题的思路可能不同,但都要做到逻辑自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者需要有追求好论证的意识,这样写出来的评论就会有很大区别度。

红辣椒评论:在显得有些情绪化的舆论场中,一篇好的评论如何在顺应公众情绪进行传播的同时,又能坚守理性分析的核心,避免走向“煽情”或“说教”的误区?

庞慧敏教授:这个问题也是当前新闻评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好的评论就要在顺应公众情绪与坚持理性分析中找到平衡,当然,这个度并不好掌握。为了避免走入“煽情”或“说教”等极端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正确理解公众情绪,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和公众共情,进而了解情绪背后的各种社会诉求。当我们找到这种诉求,也就可以确定评论分析的核心点,从而将感性的情绪拉回到理性的分析中。所以,好的评论不会回避公众情绪,而是会借由这种情绪去瞄准社会热点事件背后的关键议题。

红辣椒评论:“以偏概全”是大学生评论中最常见的逻辑陷阱之一。除了提醒评论作者要全面看问题,写作者在构思和表达时,有哪些方法,可以主动避免这个误区?

庞慧敏教授:“以偏概全”是同学们在初学新闻评论写作时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观点公正性和说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避免这个误区,需要作者在思维方式、信息搜集以及论证过程等方面下功夫。

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信息搜集的重要性,因为对于初学评论写作的同学来说,这一点相对容易做到。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或一个领域知之甚少时,大概率会将偶然事件当做普遍事件来评判。但是,当我们对这件事情或这个领域的了解越来越多时,自己就会发现先前判断中的问题进而修正。

因此,写作前不要一有评论的欲望就动笔,而是尽可能多地查阅相关信息,尤其要注意权威信息、不同利益主体等的观点等,追求信息的多元性和事实的完整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以偏概全”的问题。

红辣椒评论:大学生选题富有鲜明的特色,如关注“情绪价值”“首尔病”等话题,您如何评价这种趋势?从身边发现选题的同时该如何突破圈层,展现评论更大的公共价值?

庞慧敏教授:大学生群体很善于从青年文化层面发现选题进行评论,不仅表现了他们对这类选题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同时也体现了他们作为其中一员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大学生进一步拓展了媒体评论选题的领域,使得评论能够及时反映青年群体关心的话题,也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但如果作者的视野不够开阔,即只看到评论话题对自己以及部分青年人的意义,而不了解是否有更大更广泛的意义,那么这类选题也可能会限制在校园层面,难以实现其公共价值。

因此,要想让选题突破“圈层限制”,作者就要进一步培养自己对国家大事、社会公共事务的认知度和敏感度,从而在选题以及分析问题时,可以将小切口与大主题联系起来,进而让自己的选题与更广泛的读者产生共鸣。

红辣椒评论:您如何评价面向青年大学生的“青椒评论”,有何建议?

庞慧敏教授:红网的“青椒评论”是国内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知名的评论品牌,也是青年大学生进行观点表达进而实现自我认知与成长的重要平台,有很多大学生从中受益。所以,非常感谢红网给大学生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以及多样的活动形式,无论是“评论之星”大赛,还是“青椒计划”以及“青椒训练营”等,都帮助他们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也成为高校评论教学的重要实践平台。

我们可以看到“青椒评论”一直在创新,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今后可以继续加强对评论创作指导方面内容的理论转化,使栏目成为将学生群体自我写作实践与高校实践教学之间有效衔接的重要桥梁。

红网“青椒评论”2025年9月简报

来源:红网·红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