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竞技,不看成绩,拿啥安慰人?”某论坛的热门讨论区里,一位网友语气干脆。这段话缠绕着不少人心头那个挥之不去的问号——“拥有着最顶尖阵容的BLG,为何只能止步全球总决赛16强?”
BLG折戟 S15全华班的骄傲与反思之间,该如何自救?
“电子竞技,不看成绩,拿啥安慰人?”某论坛的热门讨论区里,一位网友语气干脆。这段话缠绕着不少人心头那个挥之不去的问号——“拥有着最顶尖阵容的BLG,为何只能止步全球总决赛16强?”
要知道,BLG从本赛季开赛初就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作为LPL赛区少有的一支全华班战队,他们的配置从明星上单Bin到射手ELK再到一众其他位置的顶尖选手,可以说汇聚了国内最强的阵容板块。巧的是,正是这种看似胜券在握的队伍,在经历全国夺冠的光辉后,硬是被欧美队打出了人见人怜的“菜鸡互啄”场面,成为LPL历史上首支倒在瑞士轮循环赛阶段的战队。这让观众既心痛又无法释怀。原本我们以为夺冠只是一切的起点,却没想到成了巅峰的终点。
比赛结束那天,BLG队员们离场时,沮丧之情溢于言表。选手们低着头,想要挤出场馆门口与涌动的人潮拉开距离。ELK和ON还强忍情绪,向粉丝深深鞠躬致歉,却被人群中突然响起的一声“解散吧!”打了措手不及。情景一度失控。有女粉丝情绪激动,“口吐芬芳”,批评这名男粉无礼的公开羞辱,而那位说话的男粉倒显得一脸坦然,回呛“这就是事实,何必护短?”戏剧性的一幕令围观人群热议四起,而这场争执也映射出了BLG粉丝和公众舆论间深深的撕裂。
即便是在职业电竞圈子里,对于BLG失利的舆论分歧也趋于白热化。有人表示,竞技的核心就是以成绩论英雄,粉丝本不该过分纵容战队,放任问题持续,也有观点指责,“只会敲键盘的键政粉丝又何尝知道一个战队面临的压力”。一个刺眼的现象是,BLG官博在道歉声明发布后,瞬间沦为公众宣泄的平台。评论区炸锅,有人呼吁解散战队,有人希望换掉整个教练组,更多人直言,“一号种子连续输给欧美,没资格继续上赛场。”
但我们是否真的看清了问题核心?换句话说,BLG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欧美战队超凡发挥,抑或只是简单的选手发挥失常?
对于成绩低迷的根本原因,不同人将矛头指向不同的方向。有人认为,频繁的人员轮换打乱了选手的默契配合;另一些鼓吹补强论者,连BLG阵中的明星AD ELK和辅助ON都没能逃过批评,直呼用更好的新鲜血液将二者取而代之。更具争议性的声音来自LPL大满贯级教练朱开。他在评论此事时毫不避讳地指出,“管理层和教练组才是罪魁祸首。”铿锵有力,或许也道出了电竞职业圈不愿直视的真相。
朱开的核心逻辑在于,BLG在应试化电竞模式中丧失了最为关键的竞争元素——纪律。这种缺失导致选手在比赛失利后未能有效进行自我深挖反思,却有精力高调地“冲浪”放飞自我。更糟糕的是,教练组对队员的行为不仅没有规范化管理,还给予了过多纵容,这种一味的溺爱让团队文化失去了最根本的狠劲与自律性,更别提在关键时刻爆发潜能了。
而带队屡创佳绩的Tabe教练曾经是否能重返BLG,一时间社交媒体上也掀起了不同声音。一大波粉丝认为,重新请回Tabe是为战队找回希望的捷径。他执教下的AL战队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也能奇迹般跻身顶尖队列。可能这只是粉丝的一厢情愿吧,毕竟Tabe早已有了自己的新追求,且与BLG的管理层曾有过严重摩擦。
所以问题的根本是什么?也许问题的一部分确实在于管理扉漏,但背负众多光环的选手,是否也忽略了他们对冠军成就的敬畏之心?我们常说,“人有多自信,输的时候就能有多狼狈。”BLG的选手们或许觉得这是理所当然属于他们的高光赛季,直到击败欧美战队成了奢望,崇拜与掌声全面崩垮时,才意识到问题早就根深蒂固。
对于BLG来说,23赛季的失利不是完败,反倒是积蓄力量的契机。但最大的博弈始终在人心之间——放低姿态从零开始,还是继续沉醉于天命一号种子的浮梦中?这是选手、管理层和粉丝彼此的“三方对决”。
或许BLG需要反思的不止是细节策略,而是如何重新树立一个团队文化。竞技场上,光有明星选手并不够,规则、纪律、心态同样是输赢的关键。未来的每一步,都考验每个人的成长,考验一个队伍从沦陷到再度崛起的韧性。
你还相信BLG会卷土重来吗?试想一下吧,当他们克服障碍,重新站在世界之巅时,一个全华班的梦,真的会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吗?
来源:承认吧吾即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