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2025“中东欧国家记者看中国”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来自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波兰等13国记者来到中国记协,围绕加强中外媒体交流合作、人工智能下的新闻传播变革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环球网综合报道】5月17日,2025“中东欧国家记者看中国”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来自罗马尼亚、希腊、匈牙利、波兰等13国记者来到中国记协,围绕加强中外媒体交流合作、人工智能下的新闻传播变革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罗马尼亚《国家信使报》作为“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的成员之一,其主编斯特凡・勒戴亚努在交流中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国际传播体系。
在谈及“人工智能下的新闻传播发展”这一话题时,各国记者结合自身实践,围绕 AI 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场景、内容监管等方面分享见解。克罗地亚“全新闻”网站负责人保罗・布拉德伯里对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称赞,尤其对中国的人工智能主播表现出浓厚兴趣。他提到,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新闻分发和传播机制,也革新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使用AI过程中必须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立足事实,确保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匈牙利新闻报》记者纳吉・阿隆也同样表示,记者在使用人工智能时需要保持审慎态度。他认为,虽然大语言模型等 AI 工具能为工作提供便利,但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记者具备扎实的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免被不实信息误导。针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虚假信息等负面影响,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加强内容审核力度,建立公众、媒体、平台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维护健康的新闻传播生态。
据了解,“中东欧国家记者看中国”活动由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组织,已成功举办多届,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媒体交流的重要品牌项目。在接下来的 10 天里,外媒记者们将走进北京、西安、宁波、绍兴、杭州等五座城市,通过实地参访、座谈交流等形式,亲身体验各地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实践。来自北马其顿媒体通讯社的记者埃莉扎贝塔・纳伊德斯卡表示,她对接下来的行程充满期待,希望通过此次访问,深入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为中东欧国家的受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