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光。公司裁员的消息像一场无声的雪崩,而我,是没能逃过的那一个。三十岁的门槛上,我失去了月薪两万的工作,存款只够支撑三个月。就是在那个冬天,我遇见了老陈——一个在深圳拥有三套房产却依然每天骑共享单车去图书馆的怪人。
那一年,是我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光。公司裁员的消息像一场无声的雪崩,而我,是没能逃过的那一个。三十岁的门槛上,我失去了月薪两万的工作,存款只够支撑三个月。就是在那个冬天,我遇见了老陈——一个在深圳拥有三套房产却依然每天骑共享单车去图书馆的怪人。
“变富不是结果,是过程。”他在图书馆的旧木桌上,用铅笔写下了这行字,“就像你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致富也是一系列每天都要循环的动作。”
我开始跟随他学习。第一个动作是输出。我嘲笑他:“写作?我连工作报告都写不好。”他却递给我一个本子:“每天八百字,写什么都行。”起初,每个字都像在挤干涸的牙膏。但三个月后,当我回顾那些文字,发现自己已经能从宏观经济写到区块链技术,思路如泉水般自然流淌。
第二课发生在一次创业沙龙。当我习惯性地说“这个项目我投不起”时,老陈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换个问法——我们怎样才能投得起?”就是这微妙的转变,让我们的对话从抱怨转向了解决方案。那晚,我们真的找到了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项目的机会。
最让我震撼的是他对关系的理解。我曾纠结于一段破裂的友情,整日郁郁寡欢。“人和人之间,本质是价值交换。”他说这话时,我们正站在深圳湾的人才公园,对面是灯火通明的腾讯大厦,“要么提供情绪价值,要么提供利益价值。把精力用来提升自己,比纠结为什么别人不喜欢你有用得多。”
我开始实践他的“循环三件事”:每天早上写行业分析文章引流,下午整理客户案例,晚上服务现有客户。没有节假日,没有抱怨,只有简单的重复。奇怪的是,在这种极致的专注下,三个月后,我的收入竟然超过了被裁员前的水平。
老陈有个习惯:永远只吃七分饱。他说这是保持清醒的秘诀。确实,每次饭后昏昏欲睡时,看到他依然精神抖擞地工作,我就明白了“饱暖思淫欲”的真意。
印象最深的是国庆假期,整个城市沉浸在欢乐中,我们却窝在图书馆死磕一个技术方案。窗外是烟花,窗内是键盘声。“你觉得我们错过了生活?”老陈仿佛看穿我的心思,“但真正的自由,是先拥有选择的资本。”
半年后的一个傍晚,当我收到第一笔百万级别的项目款时,突然理解了老陈的话。变富真的不是某个惊天动地的瞬间,而是由无数个平凡动作堆砌而成的过程——就像春天播种时,你并不知道哪颗种子会发芽,你只是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除草,然后在某一天,看见整片田野绿意盎然。
如今,我依然每天写作,依然只吃七分饱,依然凡事问“怎样才能”。因为我知道,致富不是终点,而是融入血液的生活方式。就像老陈说的:“你要不抽出时间创造你想要的生活,最终你一定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应付你不想要的生活。”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冬天,始于十三个简单却需要每天循环的动作。
来源:太极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