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话是傍晚打来的,那时候我正被一碗温吞的、据说是“安胎”的汤折磨得够呛。
电话是傍晚打来的,那时候我正被一碗温吞的、据说是“安胎”的汤折磨得够呛。
汤是婆婆熬的,从我查出怀孕那天起,我们家的灶台就没断过这种汤。
里面有什么,我基本能背下来:几片瘦肉,几颗红枣,两根虫草,有时候会加一点淮山。
味道永远是一个样,寡淡,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气,像医院走廊里飘散出来的味道。
我捏着鼻子,一口一口往下灌,感觉自己不是在补充营养,是在服刑。
婆婆就坐在我对面,眼神像探照灯一样,一瞬不瞬地盯着我,准确地说是盯着我的肚子。
她的目光里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执着,仿佛我不是她的儿媳,而是一个装着她宝贝孙子的,需要小心看护的易碎容器。
手机就在这时候响了,屏幕上跳动着“妈妈”两个字。
我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放下碗,“妈,我接个电话。”
婆婆的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但没说什么。
电话那头,妈妈的声音像海风一样,带着一股子咸湿又爽朗的气息,一下子就冲散了这间屋子里沉闷的药汤味。
“闺女,干嘛呢?”
“喝汤呢。”我小声说,像个打小报告的孩子。
“又是你婆婆那‘十全大补汤’?”妈妈在那头笑了,我能想象出她眉眼弯弯的样子。
我“嗯”了一声,有点委屈。
“没事,妈给你寄了好东西,明天就到,给你换换口味!”她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献宝似的神秘和骄傲,“咱们家那边海里刚捞上来的,顶肥的膏蟹!我让你爸亲自去码头挑的,一个个活蹦乱跳,青壳白肚,钳子挥得跟小老虎似的!”
螃蟹。
我的口水瞬间就不受控制地分泌出来。
我仿佛已经闻到了那股霸道的、鲜甜的、混合着紫苏和姜丝的香气。
我的家乡在海边,我是在海浪声和海鲜味里长大的。螃蟹,就是刻在我味觉记忆最深处的乡愁。
“真的?妈你太好了!”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忘了自己还是个需要“静养”的孕妇。
“那可不!给你寄了一大箱,让你老公给你清蒸,什么都别放,就放几片姜,蘸点醋,那味道……”妈妈在那头咂了咂嘴,馋得我抓心挠肝。
“你可得好好吃,给我外孙补补!”
“知道了妈,谢谢妈!”
挂了电话,我感觉那碗寡淡的安胎汤似乎都变得可以忍受了。
心里有个小小的火苗在跳,那是对明天,对那一口家乡味道的期待。
婆婆看着我,淡淡地问:“你妈打来的?”
“嗯,”我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她说给我寄了一箱螃蟹,明天就到。”
我说这话的时候,是带着一点点雀跃的,我以为她至少会客气一下,说“你妈真有心了”之类的话。
但她没有。
她的脸瞬间就沉了下来,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螃蟹?”她重复了一遍,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但语调却冷了八度。
“是啊,我们家那边的海蟹,特别肥。”我还没意识到风暴即将来临。
“胡闹!”
两个字,像两块冰坨子,直直地砸在我脸上。
我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孕妇怎么能吃螃蟹?你不知道吗?”她的声音陡然拔高,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像是在审视一个犯了弥天大罪的罪人。
“螃蟹是寒凉的东西,大寒!对胎儿不好,会动了胎气的!你妈怎么当妈的?连这点常识都没有?”
一连串的质问,像鞭子一样抽在我身上。
我有点懵。
“妈,没那么严重吧……我从小就吃,也没见有什么事。而且,现在都讲究科学,医生也说只要是新鲜的,煮熟了,适量吃一点没关系的。”我试图解释。
“科学?什么科学?老祖宗传下来的话,比什么科学都管用!”她一挥手,斩钉截铁地打断我,“我怀林辰(我丈夫)的时候,别说螃蟹了,连块西瓜我都不敢碰!就怕孩子有什么闪失!你现在是两个人,不是你自己!不能由着性子来!”
她口中的“林辰”,是她的一切。而我肚子里的这个,是她的一切的延续。
所以,任何可能存在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风险,在她看来,都必须被清除。
我看着她那张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的脸,心里那点对螃D蟹的期待,像是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瞬间熄灭了。
剩下的,只有一片冰冷的、潮湿的委屈。
那不是普通的螃蟹。
那是我的妈妈,在千里之外,顶着海边的太阳,一个一个为我挑选的。
那里面装着的,是她对我,对她未出世的外孙的爱和期盼。
可是在婆婆眼里,这份爱,这份期盼,变成了“胡闹”,变成了“没有常识”。
我的妈妈,也被她轻描淡写地扣上了一顶“不会当妈”的帽子。
我心口堵得慌,像塞了一团浸了水的棉花。
“妈,那是我妈的一片心意……”我的声音有些发颤。
“心意?好心办坏事的心意吗?”她毫不留情,“这箱螃蟹,你不能吃。一口都不能。”
她的语气,不是商量,是通知。
是命令。
我没再说话,默默地端起那碗已经凉了的汤,一口气喝了下去。
汤是凉的,流进胃里,也流进了心里。
那一晚,我睡得不好,翻来覆去,梦里全是张牙舞爪的螃蟹,还有妈妈在电话里兴高采烈的声音。
第二天,快递果然到了。
一个巨大的白色泡沫箱,用黄色胶带封得严严实实。
林辰下班回来,看到箱子,眼睛都亮了,“哟,我丈母娘的爱心专递到了!”
他一边说,一边找剪刀拆箱子。
婆婆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她看了一眼那个箱子,又看了一眼我,脸色很不好看。
我没理她,径直走到箱子旁边蹲下。
随着胶带被划开的声音,一股浓郁的、独属于大海的咸腥味扑面而来。
那味道,瞬间就把我拉回了家乡的那个小渔村。
箱子打开了,里面是厚厚的冰袋,冰袋下面,铺着一层湿润的海草。
几十只青背白肚的螃蟹,被红色的草绳捆得结结实实,但依然充满活力,口中不停地吐着白色的泡沫,细小的腿还在微微地动着。
“哇,真肥啊!”林辰拎起一只,在手里掂了掂,满脸惊喜,“老婆,咱今晚有口福了!”
我看着那些螃蟹,眼眶有点发热。
我能想象到,我爸妈是怎么在码头嘈杂的人群里,弯着腰,在一筐筐螃蟹里,把这些最壮、最活的挑出来,再小心翼翼地装箱,塞满冰袋,生怕到我手里时,会死掉一只。
“不许吃。”
婆婆的声音冷冰冰地响起,像一盆冰水,浇在我们夫妻俩的头上。
林辰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回头看着他妈,有点为难,“妈,这……我丈母娘好不容易寄来的。”
“寄来也不能吃!”婆婆走到我们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箱子里的螃蟹,眼神里满是嫌恶,仿佛那不是美味,而是什么毒物,“我说过了,这东西太寒,对孕妇不好。你要是想吃,等她生完了,你一个人吃!”
“妈,没那么夸张,就吃一两只,解解馋,没事的。”林辰试图打圆场。
“什么叫没事?万一有事呢?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婆婆的声音陡然尖锐起来,“林辰,你也要当爸爸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你老婆不懂事,你也跟着她胡闹吗?”
我一直蹲在地上,没有说话。
我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一只螃蟹冰凉坚硬的外壳。
我的心,也像这蟹壳一样,又冷又硬。
我抬起头,看着婆婆那张不容置喙的脸,看着她因为“护孙心切”而显得有些扭曲的五官。
我突然觉得很可笑。
从我怀孕开始,我的口味,我的喜好,我的一切,似乎都不再重要。
我不能吃辣,因为会上火。
我不能吃冰,因为会宫缩。
我不能用电脑,因为有辐射。
我不能晚睡,因为对胎儿不好。
我成了一个行走的子宫,我的一切行为准则,都只有一个目的——为了她孙子的绝对安全。
我理解她的爱孙之心,我一直都在努力地顺从她,迎合她。
那碗我喝了三个月的安胎汤,就是最好的证明。
可是,这一次,我不想再忍了。
因为她否定的,不仅仅是一箱螃蟹,更是我妈妈的爱。
她践踏的,是我作为一个女儿,对家乡,对母亲最温情的一点念想。
“林辰,”我站起身,平静地看着我丈夫,“把螃蟹都拿出来,洗干净。”
林辰愣住了,看看我,又看看他妈。
婆婆的眼睛瞬间瞪大了,“你敢!我今天把话放这儿,谁要是敢动这箱螃蟹,我就……”
“你就怎么样?”我打断她,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妈,这螃蟹,是我妈寄给我吃的。今天,我还就非吃不可了。”
“你……你反了天了!”婆婆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我的鼻子,“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长辈?为了几只破螃蟹,你就要跟我对着干?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的孙子?”
“我心里当然有我的孩子。”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但我的孩子,不需要在一个连妈妈的爱都要被否定的环境里长大。这箱螃蟹,对我来说,不是食物,是我妈的心。您不让我吃,就是在告诉我,我妈的心,不值钱,甚至是有害的。”
“强词夺理!我这是为了你好,为了孩子好!”
“为了我好?”我笑了,笑得有点凄凉,“为了我好,就是让我每天喝着寡淡的汤,看着您给我的食谱,像个机器人一样活着吗?为了我好,就是可以随意否定我妈妈对我的爱吗?”
“我没有否定!我只是就事论事!”
“您就是在否定!”我的声音也忍不住大了起来,积压了几个月的委屈和压抑,在这一刻,如同山洪一样爆发了。
“从我怀孕到现在,您关心过我今天开不开心吗?您问过我想吃什么吗?您只关心您的孙子,在我肚子里安不安全!我的一切,都必须为他让路!现在,我妈从千里之外寄来我最喜欢吃的东西,您也要剥夺!凭什么?”
“就凭我是他奶奶!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我不会害他!”
“您不会害他,但您在伤害我!”
我们的争吵声越来越大,林辰夹在中间,手足无措。
“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妈,您别生气,老婆,你也别激动,对身体不好。”他试图过来拉我。
我甩开他的手。
婆婆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她转过头,对林-辰说:“儿子,你看着办。今天这个家,要不就听我的,把这箱东西扔了。要不,就听她的,你们吃,我走!”
她在用离开来威胁我们。
这是她的杀手锏。
以往每一次,只要她使出这一招,林辰都会立刻缴械投降。
果然,林辰的脸色变了,他急切地看着我,眼神里带着恳求。
我看着他,又看了看婆婆。
婆婆的脸上,带着一丝胜利者般的冷笑,她笃定我不敢,笃定林辰会站在她那边。
饭桌上,还摆着她刚刚为我盛好的那碗汤。
温热的,寡淡的,充满了“为你好”的压迫感。
旁边,是那个敞开的泡沫箱,里面的螃蟹还在徒劳地挣扎,吐着生命最后的气泡。
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从我的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我脑子里那根叫做“理智”的弦,彻底崩断了。
我走过去,没有去看任何人。
我弯下腰,双手抱住了那个沉甸甸的泡沫箱。
箱子里的冰水,有点凉,浸湿了我的衣袖。
然后,在婆婆和林辰震惊的目光中,我抱着那箱螃-蟹,走到了饭桌前。
我没有说话。
我只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将整个箱子,连同里面的螃蟹、冰块、海草,猛地扣在了饭桌上。
“哗啦——”
一声巨响。
螃蟹、冰块、盘子、碗、那碗“安胎汤”,全都混在一起,摔在了地上。
青色的螃蟹在油腻的汤汁里挣扎,瓷器碎裂的声音,清脆又刺耳。
整个世界,仿佛都在这一刻,安静了。
时间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婆婆目瞪口呆地看着一地狼藉,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林辰也傻了,他看着我,眼神里是全然的陌生和不可置信。
我站在一片狼藉的中央,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我的手在抖,腿也在抖。
但我心里,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一种破釜沉舟后的决绝。
我看着他们,用一种近乎嘶哑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
“谁都别吃了。”
说完,我没有再看他们一眼,转身,开门,走了出去。
门在我身后“砰”的一声关上,隔绝了那个充满了争吵、压抑和汤药味的世界。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
我只是想逃离。
外面的天阴沉沉的,像是憋了一场大雨。
风吹在脸上,凉飕飕的,却让我混乱的大脑清醒了一点。
我沿着小区的路,漫无目的地走着。
路上有行人,有嬉闹的孩子,他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我才意识到,我穿着拖鞋,身上还沾着刚才掀翻桌子时溅上的汤汁。
看起来,一定狼狈极了。
我的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一滴,两滴,然后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止不住。
我不是后悔。
我是委屈。
我走到小区花园的长椅上坐下,抱着膝盖,把脸埋进去,放声大哭。
我哭我那还没到嘴里,就“壮烈牺牲”的螃蟹。
我哭我那远在千里之外,一片爱心被当成驴肝肺的妈妈。
我哭我这几个月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孕期生活。
也哭我自己,怎么就把日子,过成了这副模样。
不知道哭了多久,天开始下雨了。
冰冷的雨点打在我的身上,我却懒得动弹。
就这么淋着吧,或许能让我更清醒一点。
一把伞,突然出现在我的头顶,为我挡住了所有的风雨。
我抬起头,看到林辰站在我面前。
他的头发和肩膀都湿透了,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眼神里满是焦急和心疼。
他没说话,只是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我身上,然后蹲下来,用手轻轻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
他的手,很暖。
“对不起。”他开口,声音沙哑,“对不起,老婆,是我不好。”
我看着他,眼泪又涌了上来。
“是我太没用了。”他把我的手握在他的掌心里,紧紧地,“我总想着,我妈她不容易,她说什么,你就忍一忍,让一让。我忘了,你才是我要共度一生的人,你受的委屈,都是因为我的不作为。”
雨越下越大,噼里啪啦地打在伞面上,像一首混乱的鼓点。
“我刚才……是不是很过分?”我吸了吸鼻子,问道。
“不。”他摇摇头,眼神无比坚定,“你不过分。是我妈过分了,是我过分了。那张桌子,你掀得对。”
我愣住了。
我以为他会来指责我,会来劝我回去给他妈妈道歉。
我甚至都做好了,如果他敢这么说,我就跟他离婚的准备。
可是他没有。
“走,我带你去个地方。”他拉着我站起来,把伞往我这边倾斜了大半。
“去哪?”
“去了你就知道了。”
他没有带我回家,而是开车带我到了一个老旧的小区。
小区的房子,墙皮都有些剥落了,楼道里黑漆漆的,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
我们爬上五楼,林辰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打开了其中一扇门。
门开了,一股尘封已久的气息扑面而来。
屋子里的家具都用白布盖着,像一个个沉默的幽灵。
“这是哪?”我问。
“这是我爸妈以前住的房子,我爸走了以后,我妈就搬过去跟我们一起住了。这里,就一直空着。”林-辰拉着我走进去,打开了灯。
昏黄的灯光下,能看到空气中飞舞的尘埃。
“我妈她……其实不是一直都这样的。”林辰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里的什么东西。
“在我之前,她还怀过一个孩子。”
我的心,猛地一沉。
“是个女孩,我的姐姐。那时候,他们就住在这里。”
他拉着我,走到一扇紧闭的房门前。
他用钥匙打开了那扇门。
门后面,是一个小小的房间。
房间的布置,像是一个婴儿房。
一张小小的婴儿床,墙上贴着已经泛黄的卡通贴纸,还有一个拨浪鼓,安静地躺在床头。
所有的一切,都像是被时间定格在了某一个瞬间。
“姐姐出生的时候,身体就不好。医生说,是先天性的心脏问题。”林-辰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悲伤。
“我妈不信,她觉得是自己怀孕的时候,哪里没注意,才害了孩子。她疯了一样地自责。”
“她到处求医问药,找偏方,听信那些老人的说法,什么寒的凉的,一概不碰。她把我爸种在阳台上的西瓜藤都给拔了,就因为有人说西瓜太凉,会伤了孩子。”
“可是,姐姐还是没能留住。她只在这个世界上待了三个月。”
林辰指着那个小小的婴儿床,“她甚至,都没来得及在这张床上睡过一晚。”
我的眼泪,再一次无法控制地流了下来。
这一次,不是因为委屈,而是因为心疼。
心疼那个我从未见过的姐姐,更心疼我的婆婆。
“姐姐走了以后,我妈就垮了。她整整一年没有出过这个房间,每天就抱着姐姐的衣服发呆。后来,有了我,她才慢慢好起来。”
“但是,从那以后,她就变得特别紧张,尤其是对‘吃’这件事。怀我的时候,她几乎是活在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里。任何一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她都要杜绝。”
“她的爱,变得很沉重,很……让人窒息。我知道。这些年,我也很累。但是,我一想到姐姐,我就……我就不忍心去指责她。”
林-辰转过头,看着我,眼眶红红的。
“老婆,她今天说的话,做的事,都是错的。她伤害了你,也侮辱了丈母娘的心意。但是,她不是坏人。她只是一个……被吓破了胆的母亲。”
我站在那个尘封的婴儿房里,看着那个小小的拨浪鼓,仿佛能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曾经满怀期待地把它放在床头,想象着自己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去摇响它。
我也能感受到,当那个清脆的声音,永远都无法响起时,她心中那份彻底的绝望和崩塌。
原来,她那近乎偏执的控制,那让人无法喘息的“为你好”,背后藏着这样一段血淋淋的,不为人知的过去。
她不是不爱我。
她只是太害怕失去了。
她把当年没能护住自己女儿的悔恨和恐惧,全都投射到了我的身上,投射到了我肚子里的这个孩子身上。
那箱螃蟹,在她眼里,不是美味,而是当年那块被她拔掉的西瓜,是所有可能夺走她希望的“凶手”。
我掀翻的,不仅仅是一张桌子。
我可能也掀开了她心里,那道尘封了三十多年,从未愈合过的伤疤。
我和林辰在老房子里坐了很久。
雨停了。
夕阳的余晖,从满是灰尘的窗户里照进来,给这个沉寂的屋子,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色。
“我们回家吧。”我对林辰说。
“嗯。”
回去的路上,我们谁都没有说话。
车里放着一首很轻的音乐。
我的心,前所未有的平静。
愤怒和委屈,都已经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那是怜悯,是理解,也是一种作为即将成为母亲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对于另一个母亲的共情。
打开家门的时候,我做好了迎接一场更猛烈暴风雨的准备。
但是,没有。
家里很安静。
客厅里,一地狼藉已经被收拾干净了。
地板拖得锃亮,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婆婆一个人,坐在沙发上。
没有开灯。
她的背影,在黄昏的光线里,显得格外瘦小和孤单。
听到我们开门的声音,她动了一下,但没有回头。
林辰想开口说话,我拉住了他,对他摇了摇头。
我换了鞋,慢慢地走到婆婆身边,在她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她浑身僵硬。
我能感觉到,她在等我开口。
或许是等我的道歉,或许是等我的又一轮指责。
但我什么都没说。
我只是静静地坐着,陪着她。
过了很久,久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屋子里只剩下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光亮。
她终于开口了,声音嘶哑得厉害。
“螃蟹……都扔了。”
“嗯。”我应了一声。
“对不起。”
她说。
我愣住了。
我没想到,她会先说对不起。
“我不该……那么说你妈。”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她也是一片好心。”
我的眼泪,又一次不听话地涌了上来。
我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她放在膝盖上,那双冰凉的、布满皱纹的手。
她的手抖了一下,但没有抽回去。
“妈,”我开口,声音也有些哽咽,“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我不该掀桌子,不该……那么冲动。”
她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黑暗中,我能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滴落在我的手背上。
她在哭。
无声地,压抑地哭着。
像一个迷路了很久,终于找到一点光亮的孩子。
那一刻,我们之间所有的隔阂,所有的矛盾,都仿佛被这无声的泪水融化了。
我们不再是婆婆和儿媳,而是两个母亲。
一个,沉浸在过去的伤痛里,无法自拔。
一个,即将面对未来的未知,充满了忐忑。
我们因为一个尚未出世的孩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都爱他。
只是,我们爱的方式,不一样。
林辰走过来,打开了客厅的灯。
灯光亮起的那一刻,我看到婆婆满是泪痕的脸。
她看着我,眼神复杂。
有愧疚,有悲伤,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
“饿了吧?”她用手背擦了擦眼泪,站起身,“我去做饭。”
“妈,我来吧。”我说。
“不用,你坐着,你现在是双身子的人。”她摆摆手,走进了厨房。
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了抽油烟机的声音。
林辰走过来,从背后轻轻地抱住了我。
“谢谢你,老婆。”他在我耳边说。
我摇摇头,把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那一晚的饭,很简单。
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上面卧着一个金黄的荷包蛋。
婆婆亲手做的。
味道,还是有点淡。
但我吃得,格外香。
吃完饭,我给妈妈打了个视频电话。
我没告诉她下午发生的“战争”。
我只是笑着跟她说:“妈,螃蟹收到了,特别新鲜!我和林辰吃得可过瘾了!婆婆还夸您的螃蟹挑得好呢!”
视频那头,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好吃就行!好吃就行!下次还想吃什么,跟妈说,妈再给你寄!”
婆婆就坐在我旁边,她听着我和妈妈的对话,低着头,没有说话。
等我挂了电话,她才抬起头,看着我,轻声说:“下次……让你妈别寄了,路上颠簸,东西容易坏。想吃什么,妈给你去买。”
她的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强硬,多了一丝小心翼翼的温柔。
我点点头,笑了,“好。”
那箱螃蟹,最终还是被扔掉了。
一只都没吃。
有点可惜。
但我觉得,它用一种最惨烈的方式,完成了它最重要的使命。
它不是来满足我的口腹之欲的。
它是来,掀开我们这个家,一直被小心翼翼掩盖着的,那个最深的伤口的。
它用它的“牺牲”,换来了一次迟到了三十年的,真正的沟通和理解。
从那以后,婆婆变了。
她不再每天逼着我喝那碗安胎汤了。
她会开始问我:“今天想吃点什么?”
她会拿着手机,去网上查“孕妇食谱”,然后把手机举到我面前,一脸认真地问我:“这个,书上说有营养,你喜欢吃吗?”
她还是会担心,会紧张。
看到我吃一点辣,还是会忍不住念叨两句。
但我知道,她已经在很努力地改变了。
她学着,把她的爱,从密不透风的“控制”,变成可以商量的“关心”。
我也在改变。
我会主动跟她分享我的感受,我的喜好。
我会拉着她一起,给宝宝准备小衣服,小袜子。
我会告诉她,医生说了,孕妇保持心情愉快,比吃什么都重要。
她会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默默地,把我刚放进购物车里的一包薯片,给删掉。
然后换上一箱,据说对孕妇眼睛好的蓝莓。
我们还是会有分歧,会有摩擦。
但我们都学会了,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
几个月后,我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孩子出生那天,婆婆抱着那个小小的、软软的婴儿,在产房外,哭得像个孩子。
我知道,她哭的,不仅仅是喜悦。
她也在哭那个,三十年前,她没能抱住的女儿。
她在跟自己的过去,做一个迟来的,和解。
出院回家,妈妈又寄来了一个箱子。
这次,不是螃蟹。
是她自己养的,跑山鸡下的蛋。
一个个用麦麸和棉花,包裹得严严实实。
婆婆打开箱子,小心翼翼地把鸡蛋一个个拿出来。
她拿起一个,对着灯光照了照,然后对我说:
“你妈这鸡蛋,挑得真好。个头匀,蛋黄肯定也大。”
“我给你做个鸡蛋羹吧,你刚生完,补补身子。”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像是在问我,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放点虾皮,再滴两滴香油,可以吧?”
我看着她,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她花白的头发上,暖洋洋的。
我笑着说:“好啊,妈,听您的。”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生活,或许就是这样。
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误解和碰撞。
但只要心里有爱,有那份愿意去理解对方的柔软。
那么,再硬的壳,也终究有被敲开的一天。
就像那箱螃蟹。
虽然我们一口都没吃到。
但它留下的味道,却是我们这个家,最珍贵,也最难忘的记忆。
它让我想起,在一个下着雨的黄昏,我丈夫紧紧握着我的手,对我说:“对不起,是我不好。”
它让我想起,在一个尘封了三十年的房间里,我看到了一个母亲,最深的伤痛和恐惧。
它也让我想起,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另一个母亲,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出了那句“对不起”。
这些瞬间,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加值得回味。
它们告诉我,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
而是一个,讲爱的地方。
有时候,爱会用一种很笨拙,甚至很伤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像婆婆那碗寡淡的汤,和她那不容置喙的命令。
但掀开那层坚硬的外壳,里面的内核,其实是同样的。
都是希望你,平安,健康。
我儿子现在已经会笑了。
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弯弯的,像我,也像林辰。
婆婆最喜欢抱着他,给他唱她那个年代的摇篮曲。
调子很简单,甚至有点跑调。
但小家伙听得,津津有味。
有时候,我会想,等他长大了,我要把这个关于一箱螃蟹的故事,讲给他听。
我要告诉他,你的奶奶,是一个很爱很爱你的人。
她曾经因为太害怕失去,而用错了力气。
但后来,她学会了温柔。
我还要告诉他,你的外婆,也是一个很爱很爱你的人。
她会把她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跨越千山万水,送到你面前。
而你的妈妈,曾经是一个很冲动,很不懂事的姑娘。
她用掀翻一张桌子的代价,才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理解和宽容。
最后,我要告诉他,我们是一家人。
一家人,就是要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
有时候,会吃到山珍海味。
有时候,会吃到寡淡的汤。
有时候,甚至会因为一箱螃蟹,掀了桌子。
但没关系。
只要我们还愿意坐下来,看着彼此的眼睛,说一句:“我们,好好吃饭吧。”
那么,这个家,就永远不会散。
味道,也永远,都是暖的。
来源:春芳谈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