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共创共富 浙江省新茶饮创新发展座谈推进会在嵊州举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8 10:26 1

摘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良伟,嵊州市委书记裘建勇,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与种业处处长郑永利,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吕田,浙江大学茶叶学科带头人、教授王岳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尹军峰等领导嘉宾参加座谈会。浙江省农业技

为全力探索推进新茶饮产业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浙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于10月24日在嵊州宾馆举行浙江省新茶饮创新发展座谈推进会。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良伟,嵊州市委书记裘建勇,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与种业处处长郑永利,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吕田,浙江大学茶叶学科带头人、教授王岳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深加工团队首席科学家尹军峰等领导嘉宾参加座谈会。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应伟杰主持座谈会。

陈良伟副厅长在会上发言,如何体系化推进新茶饮发展是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未来努力的目标。目前新茶饮处于起步阶段,前景广阔,是浙江茶产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与希望,他希望各市县同仁坚定信心,勇创佳绩。

他认为,新茶饮是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必须主动应变;是企业壮大的新赛道,必须奋发有为;是消费增长的新赛道,必须共拓市场;是联农增收的新赛道,必须不遗余力。但是目前还存在产业生态圈不够紧密,产品同质化、全省域发展不平和、产销对接不迅速、品牌打造不灵活等问题与困难。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和茶农共同努力,在夯实基地建设、提升加工能力、加强研发技术、打造品牌集群、构建产业生态、联动城市发展、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一齐发力,走出“敢为人先”的创新之路。

他还指出,浙江省今后主要在着力开展技术攻关、着力推进原料管理、着力培育新型主体三方面发力。集中省内8家国字号茶叶科研机构的力量,组织实施新茶饮、新茶食相关重大科技项目,聚焦龙井茶、白化茶、香茶等重点茶类,在品种、加工、产品等全产业链上开展攻关,破解茶产业精深加工关键问题,以科技赋能新茶饮、新茶食产品开发。同时,组织制定新茶饮相关标准,助力构建新茶饮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体系;根据新茶饮原料特点,着重在主产区做强原料供应基地,推进茶园规模化、标准化、宜机化建设,鼓励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合理利用产区内外资源,建立稳定优质的原料供应优势;鼓励重点茶区建设精深加工产业园,盘活适用厂房资源,做强优质水源供应、高效物流配送等配套体系,建设一批高品质数字化原料加工企业,优化软硬环境吸引新茶饮企业落地,建立上下游集聚的茶饮生产优势。通过资源对接、培训提能和宣传推介等加速主体培育,提升主体技能水平。组织优质企业参加展示展销活动,助力开拓市场,持续构建新茶饮、新茶食发展的良好氛围。

裘建勇书记在致辞中提到,步入新时代,嵊州茶产业踏上全链条升级的新征程,实现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包括茶树品种选育、茶苗繁育、茶树种植、名优茶和大众茶加工销售、茶提取物、茶食品、茶保健品,一直延伸到茶机、茶叶包装、茶叶市场、茶具、茶文化、茶休闲旅游的完整的茶产业链。近年来,嵊州积极开辟新赛道,拥抱新茶饮,成为多个新茶饮头部企业原料提供基地。为此,嵊州不断整合“链”的资源,筑牢产业根基;放大“链”的效应,延伸价值链条;拓展“链”的广度,激活全季价值;强化“链”的科技,注入创新活力;赋能“链”的市场,织密全球网络;出台“链”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让一片小小的茶叶,成为带动百姓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共富引擎”。

王岳飞教授作《新茶饮的可持续发展——新茶饮,让世界更有味道》主旨报告,新式茶饮的发展现状从22年市场规模2938.5亿元发展至25年预计达到的3749.3亿元。近几年来,其发展呈现出价格性价比高,健康化成为追求,跨界实现品效合一,出海进入本土深根阶段,原料来源透明化推动产业规范化,茶饮形式多元化拓展了茶饮场景,新茶食打破产业边界,ai赋能全链条,文化赋能提升品牌辨识度等趋势。未来可以通过积极探索破圈赛道;树立大资源观,增强品牌竞争力;强化文化属性表达,增强品牌辨识度;推动国际本土化,国际产品区域化,提高品牌接受度;拥抱数字化浪潮,用好ai工具,搭乘时代东风等路径让新茶饮走上新发展阶段。

尹军峰研究员作《茶饮品“尖兵”项目进展与未来思考》主旨报告,传统茶以春茶为主,存在浪费严重等问题,而新茶饮消耗茶叶超40万吨,已经成为推动茶叶高效利用的重要突破口。从现有的发展来看新茶饮赛道呈现高质健康化发展(原料日益成为茶饮创新的核心);特色民族化发展;全球化国际化发展(科技与文化赋能融合世界发展);从新茶饮到创新茶饮、茶食四大方向。未来发展应该树立从加工茶到精准设计茶的创新理念(新消费导向的茶+融合设计创新;茶饮用原料茶专用化特色化设计创新);创新新模式·构筑新赛道;因地制宜,创建多板块产业链集聚区;布局新消费导向型技术项目创新;构建人才与技术创新双中心;打造中国茶产业生态圈浙江模式。

霸王茶姬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李一凡作《以“茶”为本 ,构筑茶饮新未来》主旨报告,霸王茶姬2017年创立于中国云南,理念为用现代方式展示东方茶。目前霸王茶姬在美国、菲律宾、越南、印尼、新加坡、泰国等境外和国内开设门店超7000家。目前着手开发轻因系列(咖啡因降低50%),并会利用健康计算器和产品身份证等途径让新茶饮更具可玩性和健康性。

浙江水仓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任嘉怡副总裁作《新茶饮供应链发展与未来》主旨报告,水仓成立与2015年,是一家集茶叶原料产、研、销一体并提供茶叶解决全案的服务供应商。到24年,水仓茶叶销售破万吨,覆盖服务新茶饮门店8万余家。她认为新茶饮供应链未来机会点升级路径重点在于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应该注意高质化生产,实现原料品质升级,持续开发高香品种、普及有机种植。增强“产区联盟模式”做好规模化供应体系搭建,定制开发专属茶园、产品,提供多维度赋能服务等。

龙井茶品牌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德彪作龙井茶追溯体系介绍。溯源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的基本要求,龙井茶证明商标溯源标识是龙井茶溯源管理的专用标识,溯源标识分为实体标和电子码标两种类型。实体标核心要素由“龙井茶证明商标溯源标识”文字、“龙井茶证明商标”组合标识、“二维码(浙农码)”、“顺序物流码”图案构成,并标注该标识的版本年号(“20* *版”)和“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监制”等信息。电子码标核心要素由“龙井茶证明商标溯源标识”文字、“龙井茶证明商标”组合标识、“二维码(浙农码)”图案构成。作为龙井茶证明商标注册人,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25年2月印发了《龙井茶证明商标溯源标识管理规定》,并率先在茶食品原料用的龙井茶中推广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溯源工作进展顺利。截止目前,已有29家龙井茶加工企业申领了龙井茶溯源标识,已申领箱标达124万枚。

现场还进行了茶饮品系列团体标准立项启动仪式。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科科长俞燎远,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所长赵芸,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研究员杜颖颖,浙江大学副研究员范方媛,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魏然共同启动仪式,为新茶饮的标准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来自茶饮品原料茶供应企业、新茶饮企业代表和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吕田,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洪银,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斌,开化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琦等就企业生产经验、分享产品成果、提出发展方向、解决现有困难瓶颈以及越乡龙井、抹茶、安吉白茶、开化龙顶等名优茶发展纷纷发言,为我省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通力合作、共创未来。新式茶饮从有茶到有茶叶,使用原叶茶已经成为行业标配,头部企业开始更加注重茶原料供应链的反向渗透布局。这个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年代,品牌围绕“联名”“上市”“万店”“出海”等各种方向激烈角逐,寻求突破。追求性价比、配方多元化、透明化、功能健康化、诉求个性化、品系丰富化、版图国际化成为新茶饮发展趋势。新茶饮正以可持续创新与文化自信,推动中国茶走向世界,为全球消费者呈现东方味觉的新表达。

新茶饮是茶产业极具活力的新赛道和新增长点。

霸王茶姬“茶极萃”通过“压力闪萃”技术萃取浓缩茶汤

图源:霸王茶姬

新茶饮以时尚、便捷、多元的特点,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群体。这些年轻人成为新茶饮的主要消费力量,也为浙江茶叶打开了新的消费市场,使浙江茶的消费群体从传统的中老年茶客向年轻群体延伸,极大地拓展了市场覆盖面。其又适应了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其“即饮即走”的消费模式,满足了人们在办公、休闲、逛街等多样化场景下的饮茶需求。这使得浙江茶叶的消费场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茶馆、家庭等,而是渗透到更多日常生活场景中,增加了茶叶的消费频次和总量。

图源:霸王茶姬

此外,新茶饮对茶叶原料的需求,推动了浙江茶企对茶叶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通过将茶叶加工成茶汤、茶粉、茶浓缩液等新茶饮原料,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例如,一些原本只能用于制作普通茶叶的中低端茶叶,经过深加工后可以用于新茶饮,提升了其经济价值。它还将发展带动浙江茶产业向下游延伸,形成了包括茶叶种植、加工、新茶饮研发、生产、销售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这不仅增加了茶产业的就业机会,还促进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包装、物流、设备制造等,推动了浙江茶产业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为了满足新茶饮对茶叶原料品质和加工工艺的要求,浙江茶企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引进和研发先进的茶叶加工设备和技术,如茶叶快速提取技术、茶粉制备技术等。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茶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也为浙江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们知道,新茶饮在产品研发和营销过程中,常常融入浙江的茶文化元素,如将龙井茶、安吉白茶等名茶的特色与新茶饮相结合,通过时尚的方式向消费者传播浙江的茶文化。这使得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浙江的茶文化,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各大新茶饮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张,为浙江茶叶的品牌宣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新茶饮,浙江的茶叶品牌能够触达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提升了浙江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浙江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来源:茗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