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出生于浙江乌镇东栅栏杆桥,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中国当代画家、文学家、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素履之往》;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
借我
文/木心
借我一个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与顾后,
借我执拗如少年。
借我后天长成的先天,
借我变如不曾改变。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预知的脸。
借我悲怆的磊落,
借我温软的鲁莽和玩笑的庄严。
借我最初与最终的不敢,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见。
借我一场秋啊,可你说这已是冬天。
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出生于浙江乌镇东栅栏杆桥,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中国当代画家、文学家、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素履之往》;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画集《木心画集》;绘画作品《浦东月色》《纠缦卿云》《渔村》《舞蹈者》《晴风》《朝霞》《战争前夜》《歌剧》等。
面对步入老年和或将步入,这是诗人写给自己的一首警醒诗。一个人从青年活到暮年,保住晚节,是人生的圆满,是可重要而珍贵的一件事。
一个人走过一生,他要爬坡趟水经过很多事情,很多琐屑之事,就像诗中所说,“瞻前顾后,借我碎片。”踏着“碎片”走到暮年,要保持初心,保持少年时那种纯情和心怀,干干净净进入暮年。
诗人在诗中的一个个“借”,这是用“借我”句式,来描述自己一路足迹。自己从青少年时起,就没有过什么“先天”天赋,全靠自己给自己定下做人的清规戒律。“素淡”而略带“愚”顿的姿态为人处世,不敢越雷池一步,光明“磊落”地做人做事,不计“悲”苦,不计得失。人们对我的暮年结果看成是我的秋,一个金秋。但我仍在警醒自己,把“秋”看成“冬”。因为冬对人有刺击,有刺击就会让人戒备,让人警醒。
这首诗突出艺术特点是运用了反复句式。反复句式“借我,”就把一个个意象连成了整体,凸显出了诗的主题,即:警醒。
文兑简介:本名刘树仁,山东宁津人,中共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会永久签约诗人,中国诗歌网诗人,作品多发表于《诗刊》《中国诗歌网》《诗歌学人》《文峰书院》《德州朗诵艺术团》等媒体及《宁津文艺》《山东诗歌》《齐鲁晚报》等报刊,部分诗文录入《中国现当代诗文大典》(第一二卷),已出版诗歌集、散文集《夕阳拾趣壹》《岁月如歌》《夕阳拾趣贰》等,后有诗评集《夕阳拾趣》出版。诗观:诗是发现,是创造,不是摄影。
来源:读睡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