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冬交替的时候,或者感冒快好的时候,很多人会碰到喉咙有痰、一直干咳的情况,痰液粘在咽喉,很难咳出来也咽不下去,说话声音沙哑,晚上咳嗽多,影响睡觉,呼吸也不顺畅,《黄帝内经》里早就说过:“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像个娇嫩的 “小花园”,碰到干燥或痰湿就出问题。
秋冬交替的时候,或者感冒快好的时候,很多人会碰到喉咙有痰、一直干咳的情况,痰液粘在咽喉,很难咳出来也咽不下去,说话声音沙哑,晚上咳嗽多,影响睡觉,呼吸也不顺畅,《黄帝内经》里早就说过:“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像个娇嫩的 “小花园”,碰到干燥或痰湿就出问题。
市面上存在不少化痰润肺的中成药,不过盲目服用或许会致使症状更为严重,今日我来梳理10种临床上常用且对症的中成药,依照“症状加药性”予以拆解,助力你精准呵护呼吸道。
一、痰湿重、白痰多?这3种帮你“清痰根”
此等状况大多为脾胃运化欠佳,湿气在体内化为“痰”,其表现为痰色白且黏稠、喉咙发黏,进食油腻甜腻之物便会加重,舌苔白白厚厚。
二陈丸——“化痰老祖宗”,全身痰湿都能清
二陈汤的中成药制剂,为中医化痰的经典方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早有收录,半夏可燥湿化痰,陈皮能理气健脾,茯苓能渗湿利水,此三味药同用,不仅能使黏腻之痰变稀易于咳出,还能让生痰的“工厂”——脾胃不再生痰。
适宜的人群为喉咙经常有痰堵着、咳不出也咽不下且伴有胃胀、反酸、恶心的人;痰湿体质平时四肢沉重、精神萎靡的人也可使用,需注意:痰清稀如水的人不可使用,以防加重寒性。
通宣理肺丸——风寒感冒后,痰白怕冷就选它
寒风袭来之际,不仅鼻子不通气且流清鼻涕,还会咳嗽痰多,痰呈白色且清稀,并且怕冷怕风,此药中的麻黄、紫苏叶可驱散风寒,杏仁、桔梗专门处理化痰之事,正针对“风寒犯肺”之症。
适用人群为感冒后咳嗽频繁、痰白如泡沫且伴有怕冷、头痛之人;服药后喝一碗热粥,微微出汗效果更佳,风热咳嗽(黄痰、咽痛)千万不可使用,否则会使情况更趋严重。
半夏天麻丸——痰湿头晕,痰没咳出来也能用
有的痰湿不向上走,反而阻滞在身体中,令人感觉头重脚轻、晕晕乎乎的,站起来眼前发黑,甚至耳朵还嗡嗡作响,此即《诸病源候论》中所言 “痰湿上扰清阳”。
天麻可平肝熄风以治眩晕,半夏能燥湿化痰,二者搭配起来既能清除痰湿,还能使大脑趋于清爽,适宜的人群为:痰湿体质易头晕、晕车晕船以及天气闷时恶心头痛之人,无明显咳嗽但痰湿重之人亦适用。
二、肺热重、黄痰稠?这3种“清火化痰”超对症
肺热之痰通常呈黄色,黏腻不易咳出,或许还带些许腥臭味,与此同时伴有咽喉肿痛、口干舌燥以及舌苔发黄的症状,此时需将“清热与化痰”一同进行。
清气化痰丸——黄痰终结者,肺热痰稠专门治
黄芩清肺热,瓜蒌仁润肺化痰,还有胆南星、陈皮增强化痰之力,针对肺热郁结导致的黄稠痰,效果特别直接。
适合人群:痰黄黏稠咳不出、喉咙有异物感,还伴着胸闷、口干上火的人;感冒后期咳嗽没好,痰变黄色的人可以用。脾胃虚寒的人少吃,避免拉肚子。
肺力咳合剂 —— 痰热带血、咳嗽剧烈首选
若痰黄稠且带血丝,咳嗽剧烈甚至伴有胸痛,便意味着痰热较为严重,此药中的黄芩、前胡可清热,百部、红花能化痰且散瘀,可应对痰热壅肺的急症。
适用人群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恢复期内痰黄腥臭且咳嗽有力之人;成人与儿童均可使用,儿童则依年龄酌情减量,孕妇需慎重服用,服药时要多喝些温水以稀释痰液。
急支糖浆——风热咳嗽,咽痛痰黄快见效
风热感冒引发的咳嗽,往往出现得迅速、咳嗽较为剧烈,痰液发黄且黏稠,与此同时伴有咽喉肿痛、发热的状况,鱼腥草与金荞麦可清热解毒,枇杷叶、麻黄能宣肺止咳,将药液直接含服,可使成分在咽喉停留的时间更久。
适宜的人群为风热感冒初起、咳嗽较严重且咽痛较显著之人;糖尿病患者需留意选用无糖的,不可食用辛辣、油炸之物。
三、干咳少痰、喉咙干?这4种“润肺补水”超滋润
风燥或者阴虚会让肺变得干燥,就会出现干咳没痰,要不就是痰少得跟“拉丝”似的,喉咙干干的还痒痒的,喝水都不解渴;夜里咳嗽更严重,有的甚至还会盗汗,这时候就得“滋阴润肺”,给肺补补水。
蜜炼川贝枇杷膏——喉咙干痒,干咳必备
川贝母可润肺化痰,枇杷叶能清肺润燥,而蜂蜜的滋养,对于干燥喉咙而言是及时的助力,《本草纲目》中记载川贝“润心肺,化燥痰”,恰好针对燥邪伤肺的状况。
适合的人群为秋冬干燥致使干咳、喉咙痒且痰少黏稠之人;用勺子舀一勺慢慢咽下,可使药液更好地滋润咽喉;痰湿重、痰白黏腻之人勿用,否则会令痰多更甚。
百合固金丸——阴虚干咳,夜间咳重首选
若干咳在夜间加重,且手脚心发热、出汗,便是肺阴虚了,百合、地黄可滋阴润肺,川贝母、甘草能化痰止咳,可从根本上滋养肺阴,缓解虚火引发的咳嗽。
适合人群:慢性咳嗽、肺结核恢复期,干咳少痰的人;平时容易口干、大便干的阴虚体质者也适用。忌羊肉、辣椒等温热食物,避免耗伤阴液。
养阴清肺丸——喉咙嘶哑,燥咳伤阴专用
燥邪伤肺严重之时,不单会干咳,还会声音嘶哑、咽喉肿痛,此药运用地黄、麦冬来养阴生津,采用玄参、川贝母清肺润燥,既能够止咳,还能够修复受损的咽喉黏膜。
适用人群为感冒快好时一直干咳、声音沙哑之人;长期用嗓过多(如教师、主播)致使喉咙干燥者也可用于缓解,脾胃虚寒、大便稀溏之人需谨慎使用。
人参保肺丸——气虚干咳,咳嗽无力就选它
有些人身体较为虚弱,咳嗽时气力不足,咳嗽声很轻,痰液呈白色且稀薄,稍作活动便会气短并出汗,此乃因气虚所致之咳嗽,需同时兼顾“补气与润肺”。
人参、黄芪可补气健脾,杏仁、川贝母能化痰润肺,可使体质增强,降低咳嗽复发几率,适用人群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以及因气虚而长期咳嗽者;感冒发热时需暂停服用,以防“闭门留寇”。
四、用药避坑小提醒
1、要化痰润肺,得先把“寒热燥湿”区分明白,要是有白痰还怕冷,那就得选温性的药,像通宣理肺丸;要是有黄痰还上火,那就该选寒性的药,比如清气化痰丸;要是干咳没痰,就得用润肺的药,比如蜜炼川贝枇杷膏,可千万别弄混淆了,不然没准会让不适更厉害。
2、痰多的时候别随便用镇咳药,得先把痰化解了再止咳,不然痰留在气道里可能会有更严重的风险,儿童、孕妇还有老年人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
3、中成药不能治好所有病,要是咳嗽还带咳血且持续超过一周,或者同时有胸痛、高烧这类情况,就得赶紧去医院检查,排查是不是得了肺炎、结核这类病症。
4、配合食疗效果更好:痰湿重多吃山药、薏米肺热重喝冬瓜汤,肺燥重煮银耳百合汤,少吃甜腻、辛辣、生冷食物。
特别声明:医药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线下就医。
来源:柒小姐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