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济南贝壳隐藏二手房成交价,引发外界关注。部分舆论认为,此举可能削弱价格透明度、加剧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业内分析则认为,这一做法与国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导向紧密契合,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防范局部价格波动被放大,符合当前调控政策中关于规范信
近期,济南贝壳隐藏二手房成交价,引发外界关注。部分舆论认为,此举可能削弱价格透明度、加剧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业内分析则认为,这一做法与国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导向紧密契合,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防范局部价格波动被放大,符合当前调控政策中关于规范信息发布、引导理性交易的精神。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当前,成交价格已经成为消费者情绪的放大器。一旦低价被截图传播、缺乏上下文解读,就容易引发局部区域的误判和恐慌性预期。”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避免成交价被恶意炒作引发楼市连锁负反应,为楼市复苏过程中的“噪音”按下消音键,应成为持续用力推动止跌回稳的关键一环。
最低价焦虑蔓延,一套房带偏一个小区
在买卖双方博弈加剧的当下,不少购房者在看房前,往往会先查小区近期成交价,并以此作为议价依据。以价格为参考无可厚非,但若忽略急售、楼层、朝向等因素仅凭单一价格压价,极可能引发连锁比价:一处低价被放大传播,带动周边房源被迫跟降,形成“越降越比、越比越降”的多米诺效应,明显削弱市场信心。
“我们这边小区前段时间有套底层老房子,采光也不好,因为房东急售价格压得很低。结果成交之后,每个来看房子的人都拿它来压价。”一位从业十年的房产经纪人表示,“明明我维护的这套是中层、精装修、朝南,没法比,但客户就觉得你该降。”
“那段时间小区群里天天有人转成交截图,说谁谁家的房子又降了几万。”业主张女士回忆道,“看得多了,大家心里就不踏实,甚至有人赶紧把房子挂出去‘试试价’。其实我们这些真打算卖房的人,并不想降价,只是怕再不卖会更难卖。”
正如业主张女士所说,在信息被二次传播后,类似个案的影响力被放大,引发更多业主焦虑性挂盘、主动降价,导致局部市场进入“价格越压越成交不了、越成交不了越降”的恶性循环,不仅放大了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也偏离了稳楼市、稳预期的政策目标。一套低价房往往能影响一个小区的房价,一个小区的房价往往能影响一个片区的房价,当多个片区的房价同时被“越降越比、越比越降”的恶性循环所影响,某个城市房地产的关键支撑将受到极大影响。
避免楼市下滑多米诺效应,理性才能“稳”住楼市
为维护市场稳定、兼顾各方长远利益,有房产交易平台近期已陆续优化成交价的公开展示策略。此举旨在避免因个别极端成交案例引发“楼市多米诺”效应,防止非理性情绪蔓延,否则将可能破坏市场整体预期,与当前“稳预期、稳房价”的政策导向背道而驰。
“成交价并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多重因素博弈的结果。平台适当调整展示逻辑,有助于缓和市场焦虑,引导消费者关注房屋本身价值。”李宇嘉指出。实际上,小区环境、楼层、户型、装修、交易方式都会对价格产生影响,消费者在没有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当做统一参考,很容易造成误导。因此平台适度“降噪”信息展示,有利于购房者把注意力放回到房屋本身的品质、匹配度上,也能减轻市场对极端价格的过度关注。
这一调整,也正在推动房产经纪服务逻辑转变升级。从过去以“价格撮合”为主,转向以专业服务与价值理解为核心。“现在的经纪人不仅要带客户看房,更要懂政策、懂市场、懂交易。”一位中介门店经理表示,“经纪人如果不能说清楚房源差别在哪儿,客户就只会认最低的。”
经纪人应做好顾问,为购房者提供综合房价信息做判断
事实上,对真正有购房意愿的消费者而言,最终的成交决策往往依赖于与经纪人的深度沟通,而非仅停留在公开平台的表层信息。这一过程能帮助他们获取更为立体、全面的交易背景,从而做出审慎判断。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消费者不仅能了解价格背后的成因,还能掌握房源状态、交易流程及市场趋势等更具实用价值的内容。信息透明,不仅是数字公开,更体现在信息的完整与对决策的实际帮助上。
在李宇嘉看来,不显示二手房成交价的背后,反映出市场当前的复杂博弈。短期来看,适度不公布成交价有利于让市场回归理性竞价,避免个别失真的价格信号扰乱预期;但从长期看,价格仍是资源配置的关键指标,若缺乏合理的价格参照,也可能削弱市场的判断基础。“如何在‘稳定预期’与‘保持透明’之间取得平衡,将是市场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课题。”
来源:济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