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举办建校60周年大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实验正青春”,以情景剧、音乐剧、合唱、舞蹈、科技互动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学校在思政教育、“五育”融合、校区协同、科技赋能等方面的丰硕成果与蓬勃朝气。
10月24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举办建校60周年大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实验正青春”,以情景剧、音乐剧、合唱、舞蹈、科技互动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了学校在思政教育、“五育”融合、校区协同、科技赋能等方面的丰硕成果与蓬勃朝气。
本次活动以“青春”为主线,分为“青春之我”“青春之班级”“青春之校园”三大篇章。在“青春之我”篇章中,《培芽》《红领巾的长征》《我的青春》等原创情景剧目,生动演绎了师生在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成长点滴,体现了学校“守真·从善·修美”的育人理念。在“青春之班级”篇章中,《班超·铿锵》《劳动最光荣》《三声课堂》等剧目,通过体育竞技、劳动实践、学科思辨等场景,呈现了班级作为学生成长共同体的活力与温度。在“青春之校园”篇章中,各校区特色展示、《实验课》科技互动、《追光》青春合唱等,集中展现了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多元发展与教育创新的探索实践。
来自海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各校区的师生逾千人参与到了这次主题教育活动中。海淀实验小学四年级(8)班学生张家嫩在舞台上饰演了开朗活泼、敢于提问的“小美”这一角色。她说能够把自己的课内外时光搬上舞台,展现给更多的人,她感到很开心。在这次活动中,她交到了很多新朋友,也体会到了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团结协作等精神,希望和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做闪闪发光的自己。“平时上课,老师就告诉我们劳动不仅要靠双手,还要靠智慧的头脑,小朋友的生长需要知识的陪伴,就好像植物生长离不开水一样。学知识要敢于质疑、讨论和评价,就像我们在舞台上说的‘三声课堂’那样,要让课堂里有质疑声、讨论声和评价声。”
据海淀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舞台上展示的三个篇章从“我”、班级到校园,乃至延伸到国家,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逐步延伸,不仅是群体和数量的增加,更是思想和文化的延伸,进一步突出了学校成立60年来,老师们始终以最年轻的心态坚守教育的初心。舞台布景采用环形屏设计,更能让观众沉浸在戏剧氛围之中,穿越时空感受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每块屏都被布置成黑板的样式,用一块块“黑板”讲述学校的育人故事,使之成为一代代师生情感的延伸。
活动期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刘利民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学校60年来在立德树人、教育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对此次以“实验正青春”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给予高度评价,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银付,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文涛,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明军,海淀区副区长武凯等出席活动。新疆和田地区、四川成都市小学干部教师代表以及学生、家长和退休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来源:现代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