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葡萄牙从事海洋探险,向非洲发展的同时,西班牙女王伊萨伯拉锐意改革,选贤任能,改建军队,使西班牙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一跃而成为欧洲最朝气蓬勃的国家。
在葡萄牙从事海洋探险,向非洲发展的同时,西班牙女王伊萨伯拉锐意改革,选贤任能,改建军队,使西班牙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一跃而成为欧洲最朝气蓬勃的国家。
1492年,西班牙军队攻占了比利牛斯半岛上最后一个穆斯林国家——格林纳达。从此,西班牙以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走上世界舞台,开始了海外扩张。
就在西班牙企求向海外发展的历史时刻,突然闯来一个意大利热那亚人。他以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得到伊萨伯拉女王的全力支持,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从而改变了西班牙以及全世界的历史命运。这个人就是哥伦布。
公元1451年10月29日,克里斯托芬·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青年时代的哥伦布没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父亲是羊毛商人,但他却对海洋和往返地中海的快速商船产生了兴趣。
1476年,身材高大,满头红发的25岁的哥伦布作为热那亚一家商号的代理人,取海路来到葡萄牙。
他在葡萄牙度过了随后的几年,结了婚,有了孩子。在此期间,他多次参加了远航,成为有经验的海员。
在当时的欧洲,马可·波罗写的游记广为传播,吸引着无数富于幻想和探险精神的人们。哥伦布同样憧憬着马可·波罗笔下那神秘迷人的天地,梦想那里会给他带来财富和荣誉。
他对亨利亲王不断派船去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的探险活动深为羡慕,发誓要亲自驾船去开辟通向东方的航路。
哥伦布是相信地圆学说的。他想,中国和印度明明在欧洲的东方,亨利亲王派船沿非洲海岸南下,是无济于事的。如果一直向西航行,倒有可能到达目的。
对于这种想法,哥伦布没有把握,便给意大利有名的地理学家托斯康内里写了封信,请教关于去中国和印度的最短航路。
他很快得到了地理学家的回信。信中说:“这条路的存在,可以拿地球是圆的这个道理来证明··不断向西航行,才能到达那个出产各种香料和宝石最多的国家···”地理学家的信,坚定了哥伦布的信心。
在15世纪里,谁也不知道如何划分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水域。按托斯康内里的计算,他把亚洲从西到东的面积几乎扩大了两倍,从欧洲到日本距离是4500—5000公里。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但正是这个错误导致了一次极其伟大的发现。
由于这位地理学家的鼓励和自己的推论,哥伦布拟定了西航计划,到处鼓吹经由大西洋去亚洲比绕道非洲近。他自信地发出豪言:“上帝为了给人类开辟一条历史性的新航路,才在亿万人中选定我哥伦布完成这项历史使命。”
哥伦布虽有远大的抱负,但缺乏实现抱负的手段。他没有钱像亨利亲王那样自己造船,招聘水手。除了借助王室的力量,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他不得不把航行计划呈送给葡萄牙国王,请求支持。
然而,由亨利亲王发起的沿非洲西岸向南的航行,已越走越远。顾问们对国王说,亲王将来必然能航行到非洲的尽头,找到通向中国和印度的航路。哥伦布提出远航的证据不足,不能同意他的计划。
葡萄牙国王同意了顾问们的意见,拒绝了哥伦布的计划。哥伦布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了葡萄牙,来到西班牙寻求支持。
1486年5月,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女王伊萨伯拉接见了哥伦布。他的忠厚、自信和丰富的地理知识给国王和女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西班牙很想在开辟东印度群岛航路的竞争中打败葡萄牙,因此国王对哥伦布的建议表示支持,并责成一个由学者和海员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研究。
但委员会办事拖拉,一直到1488年都没做出决定。但哥伦布没有灰心,四处活动,寻求支持,他认识了国王的姐姐、西班牙的一些有影响的银行家和政府要员,并得到他们的支持。
1491年末,哥伦布再次被女王召见,专家会议重新审查了他的计划。会上,哥伦布除了陈述远航计划外,还提出了封他为海军上将和担任将来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的总督的要求。
大臣们和王室顾问都认为哥伦布提出的报酬太过份了,坚决反对他的申请。女王和国王也就否决了哥伦布的计划。
哥伦布再次失望了。不久,他启程离开西班牙首都,前往法国。他骑在驴子上,想着此行的结局,想着想着,听到后面有马蹄的声音,越来越近。
他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西班牙王室卫队官骑马向他飞奔而来,不断高喊:“站住!站住!”
没等哥伦布反应过来,那名官员已勒住马,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先生,女王陛下已答应了您的请求,请您回去面谈。”
原来,是因为一个西班牙最大的银行家和王室有势力的财政顾问路易斯说服了女王,并同意承担远航所需的贷款。而且,法国也有意支持哥伦布。这样,女王才派人把哥伦布追了回来。
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国王同哥伦布签订了协议。赐给哥伦布以“唐”的尊号,委任他为新发现的海岛和大陆的上将司令和总督。这样,在城市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哥伦布成功了!
但是,远航准备工作一开始就不顺利。国王夫妇虽同意这个计划,但对能否成功仍表示怀疑,只给哥伦布提供了两艘船,第三艘船是哥伦布自己装备的,最大的圣玛利亚号不过130吨。
招募水手也十分困难。茫茫大海和遥遥无期的远航,使许多人望而却步。哥伦布没有办法,只得建议国王和女王,强迫征集了一批刑事罪犯,勉强拼凑了88人的队伍。
1492年8月3日拂晓,西班牙巴罗士港人群熙攘,人们前来为哥伦布的舰队送行。
当太阳爬上港口的小山,照亮著名的白色修道院的时候,三艘船缓缓离开码头,水手们对送行者挥泪告别。
哥伦布站在船头,望着茫茫的大西洋,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年轻时代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担心的是,此行能否成功实在难以预料,中国和印度能不能到达,还要听从命运的安排。
最初几天,航行比较顺利,一路上风平浪静,阳光照在海面上,映出万点银星。有时,大胆的水手们还跳下海去洗澡。
几天后,船队到了非洲近海的加那利群岛,在那里补充了供应品。9月6日,船队离开加那利群岛,向西航行。
日日夜夜,船队趁着偏东风不断向西航行。不久,船员们就过起单调的海上生活了。不当班的船员或在甲板上闲聊,或在阴凉处睡觉。
不久,他们开始在海面上看到一片片碧绿的海草。这里是大西洋中部由大量漂浮的马尾藻覆盖的马尾藻海。海草一望无际,好象茫茫的海上大草原。船队艰难地航行,几天几夜也没驶出这个海区。
三个星期后,船队才驶出马尾藻海,然而,前面仍然是水天相连,茫茫一片。水手们不满的情绪爆发了,坚决要求改变航向。有几个船员甚至酝酿把哥伦布扔到海里后掉头返航。
为了避免发生暴动,哥伦布屈服了。10月7日,船队朝西南方向航行。10月11日,船员们看到海浪漂来了一棵有树叶的枝条和一块似乎经过人工砍凿过的木头··临近陆地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了。
日落时,哥伦布领着船员们唱起了古老的祝福歌。他提醒大家,国王答应过给第一个发现陆地的人以巨额年金做报酬,希望船员们坚持观察,发现陆地。
入夜,船队破浪前进。各船的船长紧张地在甲板上搜索着远处的洋面。
约在10点钟,哥伦布看到远处有摇曳不定的火光,由于太远,看不清楚。他叫来两个水手来看,也无法肯定是不是陆地上的火光。
1492年10月12日凌晨2时,平塔号的水手特利阿那高声喊道:“看到陆地了!”他发出了几颗信号弹,通知其它船只。
这样,历时37天,哥伦布率队横渡大西洋,来到大洋彼岸。这是哥伦布一生中最伟大的日子,现在他不但是一个探险家,而且是一个新大陆的发现者。他目光炯炯,站在船头,带领船队向陆地驶去。
很快,一个绿树成荫的岛屿展现在人们面前。哥伦布登上小艇,身着红色礼服,手拿西班牙国旗,指挥船员向岸上划去。
在船员们的欢呼声中,哥伦布第一个登上了美洲新大陆。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其意义不亚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上月球。哥伦布上岸后,喜极而泣,跪在地上热吻这片即将给他带来不朽业绩的土地。
然后,他站起来从腰间拔出佩剑,高举手中的西班牙十字国旗,宣布道:“奉西班牙两王陛下之命,此岛自今日起永为西班牙王国之领地!”
哥伦布觉得脚下这块土地象征着救世主赐给自己的最初的恩典,于是,他把这块刚刚踏上的土地命名为“救世主岛”。西班牙语读为“圣萨尔瓦多”。从此,这个岛就叫圣萨尔瓦多岛了。
岛上的居民好奇地瞧着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以友好的态度迎接他们,送给他们鹦鹉、棉纱、标枪等物品。这些居民全身裸露,体态健美。哥伦布自以为是到了西印度群岛,称他们为印第安人。
从那时起,所有美洲土著都被这样称呼了。其实,哥伦布所见的是散居于南美北岸诸海岛上的阿拉瓦克人。他所发现的岛屿是现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而巴哈马群岛是由大约3000个岛屿组成的。
哥伦布的目的是寻找中国和印度。当看到岛上不少居民鼻子上穿挂着金片时,他以为是来到了中国。可他在岛上转了一圈,又不禁疑惑起来。他没见到高大的宫殿,也没见到黄金,只见到些小小的村落。
他从印第安人那里得知,南面有一个大岛,叫“古巴岛”,便率船向南寻去。10月28日,船队来到了古巴岛。
抛锚后,哥伦布迫不及待地上岸打探。岛民告诉他,古巴岛非常大,出产黄金、珍珠等物品。哥伦布根据这些,自作聪明地断定他是到了中国附近的岛屿。
哥伦布在岛上找了很久,没见到黄金,也没见到繁华的城市。这儿与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叙述的中国,实在相差太远。但他仍然相信这里是中国的一部分,也许是中国最贫穷的地方。
正当哥伦布纳闷时,他的部下打听到,离这里很远的东方,有一个很大的岛,居民颈上挂着金项链,垂着金耳环。哥伦布想起马可·波罗说过的中国东部的日本,又认为那一定是日本,必须到那里去。
正当哥伦布准备启程前往“日本”时,人们告诉他,平塔号不见了。哥伦布断定,它准是抢先开到日本去找黄金了。事实确实如此,平塔号船长听到上面那个消息,趁黑夜挂满风帆,单独向“日本”驶去了。
哥伦布一听,率领圣玛利亚号和宁雅号火速驶往“日本”。没几天,就到了一个大岛,即海地岛。哥伦布见岛上风景美丽,又见到不少黄金,更加肯定他是到了“日本”。
在海地岛,岛民们赠给欧洲人许多金块。一位酋长赠给哥伦布一个全金的假面具。
然而,这些西班牙人无视岛上居民的友谊,竟用各种手段获取黄金。起初,他们用一些东西交换,后来,干脆什么也不给,把岛上居民的财富抢为已有。
在随后的两个星期内,哥伦布勘察了大约一半的海地岛海岸,发现越往东行,有黄金的地方越多。根据一个老人的指点,哥伦布了解到海地岛南面还有一个岛,遍地是黄金。
哥伦布决定继续向南寻找黄金。可是,不幸得很,正当他命令起航时,圣玛利亚号搁浅了。
三艘军舰,一艘逃跑,一艘搁浅,继续航行已不可能。于是,哥伦布决定返回西班牙。他命人把圣玛利亚号上的贵重东西都搬到宁雅号上。
然而,宁雅号船小,不能容纳两船的全部船员,哥伦布又决定把一部分人留在海地岛。有39个人自愿留了下来,哥伦布为这些人建了一个堡垒,安装了大炮。这就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最初的基地。
哥伦布临回国前,特地召集全体官兵列阵海岸,搬出大炮、火炮等新式武器,展开了一场示威性的作战演习,目的是给当地印第安人一个威慑,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攻击留守的西班牙人。
1493年1月4日,哥伦布启航驶返西班牙,随身带回大量的黄金饰物、岛上的各种特产和六个印第安人,作为他这次伟大地理发现的见证物。
1493年3月16日,宁雅号返回西班牙,在巴罗士港靠岸。人们齐集港口,欢迎哥伦布的归来。当他踏上海岸的时候,人们向他欢呼,钟声、炮声响个不停,向这位探险家致敬。
远航者们在骑士大队护送下,向王宫进发。手持长矛弓箭,头戴黄金饰品的印第安人走在前面,水手们拿着从“印度群岛”带来的奇花异果跟在后面。哥伦布走在最后,踌躇满志地向人群招手致意。
当哥伦布进入王宫时,国王和女王从宝座上站起来,表示欢迎,王公大臣们侍立在两旁,毕恭毕敬。
哥伦布在女王的请求下,滔滔不绝地讲述了他的探险经历,说他到达了“印度群岛”,还到了“日本”,只因平塔号开小差,圣玛利亚号搁浅,才暂且返回。他还告诉国王,那里有许多黄金,只要去开采,就可源源不断运回欧洲。
国王和女王听完这位海军上将的叙述,高兴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满朝文武一齐跪在地上,感谢上帝赐给西班牙如此的洪福。
女王和国王设盛大宴会招待满朝文武大臣。由于哥伦布是意大利人,虽然为西班牙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不少大臣都非常嫉妒。一个大臣在宴会上说:“假如你不发现新大陆,我西班牙人也能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听了,没有直接反驳。他拿起一个鸡蛋,对朝臣们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直立在桌子上?”众人纷纷拿起鸡蛋试立,但没有一人能把鸡蛋立在桌上。
哥伦布将鸡蛋敲开一个小洞,然后将鸡蛋立在桌子上说:“现在诸位都能以同样方法将鸡蛋立在桌上,然而在此之前,并没有人想出此法。世界道理很简单,然而能够打破常规创造出新路之人,却必须有高度的智慧和创见。”
新大陆的发现,不仅轰动了西班牙,而且轰动了整个欧洲。各国都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项消息,同时也都同哥伦布一样,认为那里是亚洲大陆的东端,把那里叫做“西印度群岛”。而且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天也没改变。
为确保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权益,西班牙派使臣向罗马教皇请求承认。原来早在十字军东征时,欧洲各基督教国家曾同罗马教皇订立一份协议。协议规定:凡能将基督教传播于蛮荒之域的,此地为该国所有。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经过同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协商,发布了有名的“教皇分界线”,规定以西经46°为分界线,线以东为葡萄牙王国之领土,线以西为西班牙王国领土。巴西后来成为葡萄牙殖民地,就是根据这项条约。
西班牙王室在得到教皇的认可后,急想占有远航发现的土地和财富,于是授予哥伦布为海洋司令、副王和已发现的岛屿和大陆总督头衔,让哥伦布重组舰队,返回海地岛。
1493年9月25日,一支由17艘船只、包括20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加的斯港威武雄壮地启航出海。这是当时欧洲国家所派出的最大一次殖民远征。哥伦布带着归化土著,建立永久殖民地的使命再次踏上了征途。
利用东北季风,哥伦布这次只用了20天就横渡了大西洋。1493年11月3日,船队发现了一个群山起伏、森林茂密的岛屿。由于发现岛的日子是星期天,西班牙语星期天的字音是多米尼加,所以这座岛就被命名为多米尼加。
但多米尼加岛荒无人烟,哥伦布在岛上什么也没发现,便决定到别的海岛碰碰运气。
哥伦布率着舰队登上了几个岛,也没有找到黄金,心中十分恼火。他想,既然找不到黄金,捉些土人当奴隶也好,于是,他派一只武装小艇上岸去抓了几个妇女和男孩。
小艇返回途中,与当地的一只独木舟迎面相遇。独木舟上的印第安人见自己人被捉,恨得咬牙切齿,拿起弓箭就射。
小艇上的西班牙人有两个被箭射伤了,但小艇紧紧地靠近了独木舟,并把它推翻。印第安人落入水中,仍不断向西班牙人射箭,边打边退。
战斗到最后,西班牙人终于抓到了一名印第安人,用标枪将他扎伤,抬到大船上去。
由于没有新的发现,哥伦布决定先到已经别离一年的海地岛看看。到达海地岛是夜里,哥伦布命船队抛锚,仔细向岸上观看,但什么也没有看见。
他命令向空中开炮,向岸上打信号,但仍然没有反应。哥伦布有些着急了,不知堡垒里39个人的命运如何。难道搬了地方吗?
黎明时刻,哥伦布亲自带人登上海岸,来到堡垒的原址。可那里既没有堡垒也没有人,第一个西班牙殖民地的原地只剩下大火后的遗迹和几具尸体。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原来,一年前那些自愿留下来寻找黄金的39名西班牙人在哥伦布走后,俨然以岛上主人自居,对当地居民奸淫掳掠,无所不为。
岛上一个部落的酋长忍无可忍,率众进行反抗。他们放火焚烧堡垒,打死了许多西班牙人。剩下的殖民者见势不妙,乘小艇仓皇逃跑。逃了不远,小艇触礁沉没,船上的西班牙人全被淹死。
哥伦布弄清情况,不敢再在这里落脚,于是在海地岛的北岸选择了一个易于防守的据点建城,取名伊萨伯拉。现在海地岛上的伊萨伯拉城,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探险队一路行进,发现岛上住着温和的印第安人,还有丰富的金矿。
这时,舰队粮食用尽。哥伦布决定将一部分人留在伊萨伯拉城,用来开采金矿和对付印第安人。一部分人回西班牙,向国王和女王报告,说他已找到了黄金产地。
而他自己,则率几只船向西去继续寻找印度和中国。布置停当,哥伦布在伊萨伯拉城留下了由他的弟弟迭戈指挥的守备军,自己于1494年4月24日率领三艘不大的船开始继续寻找印度和中国大陆的航行。
他率船队经过几天航行,发现了牙买加岛。船员们见岛上居民们身上涂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头上插着装饰羽毛,很觉新奇。
岛上的印第安人见陌生人到来,乘着大大小小的独木船,毫不惧怕地划近欧洲人的大船,表示欢迎。
牙买加岛风景秀丽,但哥伦布在岛上没有发现黄金,感到十分遗憾,便又向古巴岛方向开去,企望发现他梦想中的印度和中国。
事实上,印度和中国远在太平洋西面的亚洲大陆,哥伦布费尽心机,在大西洋加勒比海中寻找,当然是徒劳的。他在古巴岛一带航行了几个月,不但没有找到黄金、宝石和香料,反而不时受到狂风暴雨的袭击。
到了6月12日,哥伦布根据错误的计算,以为已沿古巴南岸航行了650英里,所有的船员都说海岛不可能有这么长,于是哥伦布又认为古巴是亚洲的延伸部分,正是他们这次西航所寻找的目的地。
1494年9月29日,哥伦布回到了伊萨伯拉。这时他发现,这个刚刚建立的殖民地陷入了一片混乱。西班牙人成群结队地在海岛上游来逛去,欺压土著,抢劫财物,强奸妇女,无恶不作。
印第安人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杀死了一些作恶多端的西班牙人。
哥伦布回到了海地不久,岛上就爆发了公开的战争。哥伦布不得不亲自带领队伍参战。印第安人在数量上占优势,但他们武器落后,不会打仗,只知以密集的人群向西班牙人进攻。
哥伦布把部队分成小队展开,选择能发挥骑兵队作用的阵地,命令骑兵冲进印第安人密集的人群,用马蹄踩死印第安人。
同时,西班牙人从欧洲带来的猛犬也发挥了作用。凶恶的猛犬冲进印第安人之中,吓得他们四散奔逃。
经过几个月的战争,西班牙的第一个海外殖民地几乎全被征服了。不甘心被奴役的印第安人,背井离乡,逃到该岛内地的山里去了。
没来得及逃走的印第安人实际上沦为奴隶,被迫在种植园里、金矿山上劳动。
这时,伊萨伯拉城堡开始流行黄热病。殖民主义者不得不放弃海地岛北部大西洋海岸区,迁移到该岛对健康有益的面临加勒比海的南部海岸。1496年,哥伦布的弟弟瓦尔佛德罗在这里建了一个新的城市,名叫圣多明各。
与此同时,哥伦布向西班牙运回为数不多的黄金、铜矿石和珍贵木材,以及几百名印第安人奴隶,向国王和女王请功。
然而,哥伦布运回的财物同进行探险所花费的支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国王和女王废除了与哥伦布签订的协定,发布了一项命令,允许其他人也可以到“印度群岛”去开采黄金。
哥伦布听到这一消息,惶惑不安,决定亲自回西班牙为自己辨护。1496年3月,他回到西班牙,面见国王和女王,极尽夸耀之能事,说他已经到达亚洲大陆,马上就可以进入中国和印度,带回更多的黄金和香料。
国王和女王为哥伦布的宣传所打动,终于撤销了那道敕令,允许他进行第三次探险。
哥伦布虽然争取到了第三次远航的权利,可他越来越疑惑,为什么他所到达的“印度”,竟和马可·波罗所描写的完全不同。
他去请教当时一个有学问的珠宝商,这个人说:“宝石、黄金和香料是从那些居住着棕色居民的南部地区运来的。”听了这个人的话,哥伦布决定这次航行靠近赤道,以便找到那个住着黑色或棕色居民的陆地。
1498年5月3日,哥伦布率船队开始了他的第三次探险。6月31日,一个水兵在指挥船的桅杆上发现了底部相连的三个山峰,即现在的特立尼达岛。
第二天,哥伦布发现西部可以看到一块陆地,那就是南美大陆的一部分和奥里诺科河三角洲。接近陆地时,土著人乘着极多的独木舟蜂拥而来,对他们表示欢迎。
哥伦布派人登上海岸,受到了印第安人的热情接待。这些土著人胸前挂着大大的金牌,一些人手腕上带着珍珠首饰。他们告诉欧洲人,这块陆地的北部出产珍珠。
哥伦布接着对南美洲的北部海岸进行了长约300公里的考察,确信自己脚下的这片陆地是一片面积辽阔的大陆。
由于担心船上的食物会在热带高温下变坏,哥伦布决定向北驶回海地岛。1498年8月31日,船队到了圣多明各。然而,岛上的情况非常混乱,他弟弟瓦尔佛德罗告诉哥伦布,这里的殖民者举行了暴动。
原来哥伦布离去后,岛上的西班牙人拒绝承认哥伦布任命的官员建立的政权。他们拿起武器,举行暴动,反对哥伦布的兄弟瓦尔佛德罗。
哥伦布与暴动者签订了一项屈辱性的协定,暴动才平息下来。但是,岛上的情况依然如故。殖民者找不到更多的黄金,印第安人又不时地反抗。西班牙人终日提心吊胆,情绪消沉。
许多人不想再呆下去了,纷纷发出怨言,说哥伦布坑害了他们。有些人甚至偷偷地驾船逃回西班牙,对哥伦布进行控告。
正在这时,传来了达·伽马率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消息。达·伽马找到了真正通往印度的航线,真实地看到了这个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的国家,并带回了许多黄金和香料。
这时人们才明白,哥伦布的发现地与富饶的印度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人们不禁怀疑哥伦布是骗子。
这时,海地岛上又发生了一起殖民者的阴谋案,哥伦布率一小队士兵在夜间突然进攻这个阴谋集团首领的住所、逮捕了他们,并判处他们死刑。
他率船队经过几天航行,发现了牙买加岛。船员们见岛上居民们身上涂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头上插着装饰羽毛,很觉新奇。
新总督经过两个月的侦察和审讯,认定哥伦布是一个“残酷无情和无管理国家才能的人”,于是决定把哥伦布和他的两个兄弟戴上镣铐押送回西班牙。
但关心哥伦布命运的朋友们以及资助过他的人想尽各种办法营救他,极力在女王面前为他开脱,说他是有功劳的,虽然他没有到达印度,但是发现了“西印度群岛”。
女王对哥伦布勇于探险的精神,素有几分钦佩,她和国王商量后,下令释放哥伦布,把逮捕他的责任推到具体执行者身上,还给了他2万金币,以便他能“体面地”来到宫廷。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哥伦布取下了身上的镣铐,来到两位君主面前。伊萨伯拉女王甚至痛哭流涕,斐迪南国王表现出非常惊讶。他们对哥伦布许下很多诺言,答应恢复他的全部权力。
哥伦布又恢复了尊严,这时他已经50岁,而且身患关节炎,视力减退,但希望探险的劲头却不减当年。1502年初,他向西班牙君主请求进行再次探险,并且很快得到批准。
哥伦布宣告,他要完成一次环球航行。他的船队由四艘船组成,大约150人。1502年6月,哥伦布率船出发,开始了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探险。
1492年4月17日,西班牙国王同哥伦布签订了协议。赐给哥伦布以“唐”的尊号,委任他为新发现的海岛和大陆的上将司令和总督。这样,在城市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哥伦布成功了!
他没有搞错,那是现在的洪都拉斯海岸。他驶近大陆,见到一只用整棵大树造成的独木船,船上的人身上穿着围裙,树叶搭成的遮篷下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显然,这些人比西班牙人以前遇过的部族文明程度都高。
独木船上的印第安人说的是玛雅话,他们没有黄金和宝石。当西班牙人向他们展示黄金制成的东西时,他们伸开手臂,向大陆的南方指去。
根据印第安人的指引,哥伦布向东南驶去,在洪都拉斯角东南,第一次登上了美洲大陆。
然而,哥伦布没有深入大陆,只呆了几天,又率船东进,希望找到黄金的产地或一条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海峡。
实际上,哥伦布错过了机会,他只要能在这一带仔细寻找或再向西北航行,就能发现墨西哥。可惜他一心想找到他梦想中的实际不存在的通往印度的海,就一直往东航行。
可是,强大的海流阻碍着船队的航行,天不停地下雨,风越刮越大,船只也开始霉烂。船员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航行下去,是很困难的,哥伦布不得不决定返航。
回航途中,突然遇上一场风暴,船只失了锚,相互撞击,毁坏到几乎不能在水上漂浮的程度。
1503年6月24日,船队终于到达牙买加岛北岸。哥伦布命船员把船拖上海岸,在甲板上搭建小屋暂住,并派人在船舷两侧警卫,以防印第安人袭击。
经过研究,哥伦布派明德斯带几个人乘两只大型独木舟前往200公里外的海地岛,请求新任总督奥温多派船来解救探险队。
明德斯走后,一连几个月过去了,但没有任何消息。在这期间,哥伦布生了重病,而船员们由于苦闷和饥饿越来越对哥伦布不满。
最后,50多名船员举行了暴动。暴动者冲到哥伦布面前,强迫他设法回国。哥伦布声色俱厉地训道:“谁愿回西班牙请便,我哥伦布只要不死,在没发现通往印度的海峡之前,绝不后退一步!”
暴动船员见哥伦布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只好退下,抢走哥伦布从印第安人那里买来的10只独木舟,往古巴方向逃去。
暴动船员逃走后,哥伦布和其他船员在牙买加岛艰苦地坚持,等待救援人员到来。直到1504年8月,新总督奥温多迫于舆论的压力,才派出船只到牙买加岛来救援哥伦布等人。
1504年8月13日,哥伦布到达海地的圣多明各港,总督奥温多彬彬有礼地接待了他。
哥伦布的第四次探险,没能完成首次环球航行,也没给西班牙王国带来黄金和财富,但却有许多新的伟大发现。他发现了中美洲海岸,考察了加勒比海,证实了加勒比海西部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存在。
1504年11月7日,身患重病的哥伦布回到了西班牙,他虽然重病在身,但仍不忘自己的事业,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率船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然而,这年年底,由于伊萨伯拉女王的逝世,哥伦布恢复权力的希望破灭了。
1506年5月20日,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在贫病交加中死于西班牙的法拉多利城。
哥伦布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四次航海探险的发现给人类历史带来了巨大变化。他发现了美洲地中海的全部岛屿,并为发现北美洲和南美洲奠定了基础。哥伦布发现的巨大意义,只有在他的后来者征服了墨西哥、秘鲁等国家后,只有在成堆成堆的黄金和白银被运回西欧时,才得到西班牙人的公认。哥伦布探险的世界历史意义和革命意义到了19世纪,才由《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们给予首次肯定:“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美洲的殖民化,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一行登上圣萨尔瓦多岛,插上卡斯提尔王旗。
来源:划过指尖的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