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珠海作为沿海城市,海洋工程装备(如海洋探测仪器、海上平台零部件)对金属件的耐腐蚀性、抗海水侵蚀能力要求极高。例如海洋探测仪器的传感器外壳需耐受盐雾环境(盐雾测试寿命≥2000小时),海上平台的紧固垫片需具备精密密封槽(槽宽误差≤±0.015mm)。传统电镀工艺
珠海作为沿海城市,海洋工程装备(如海洋探测仪器、海上平台零部件)对金属件的耐腐蚀性、抗海水侵蚀能力要求极高。例如海洋探测仪器的传感器外壳需耐受盐雾环境(盐雾测试寿命≥2000小时),海上平台的紧固垫片需具备精密密封槽(槽宽误差≤±0.015mm)。传统电镀工艺耐蚀性有限,而蚀刻加工结合特殊表面处理,能显著提升金属件耐蚀性,成为珠海海洋工程企业的重要选择。
深圳艾格斯蚀刻加工
蚀刻加工流程针对海洋环境优化,核心环节如下:
一、表面处理
针对海洋工程用316L不锈钢、哈氏合金,采用“高温脱脂+双钝化处理”工艺。先用90℃碱性脱脂剂去除重油污,再通过硝酸钝化(形成基础钝化膜)与硅烷处理(增强耐蚀性),使零件盐雾测试寿命提升至2500小时以上,同时感光膜附着力提升38%。
二、光刻与曝光
采用刮刀式涂布机涂覆耐酸感光膜(膜厚20-25μm),适配厚材加工,经88℃恒温烘干后,使用进口曝光机(定位精度≤±2.5μm)将传感器外壳孔位、密封槽图形转移至感光层,配备反光补偿系统,避免金属高反光影响曝光精度。
三、显影与蚀刻
选用耐酸显影液(pH值7.5-8.5),通过浸泡与喷淋结合(浸泡30秒+喷淋0.25MPa)去除未曝光感光膜;进入蚀刻槽后,不锈钢用氯化铁-盐酸蚀刻液,哈氏合金用氢氟酸-硝酸蚀刻液,温度稳定在50-52℃,蚀刻速率控制在0.8μm/min,实现密封槽尺寸误差≤±0.01mm,保障密封效果。
四、剥膜与检测
使用高温剥膜剂(85-90℃)清除感光膜,随后通过盐雾测试箱验证耐蚀性,配合三坐标测量仪检测尺寸,针对海洋探测仪器需求,增加防水测试环节,确保蚀刻件在水下环境正常工作。
珠海多家海洋工程企业与深圳艾格斯合作,艾格斯开发出耐蚀材质专用蚀刻技术,实现批量产品合格率达98.2%,助力珠海海洋工程装备向深海领域拓展。
来源:艾格斯蚀刻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