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中企海外发展:全球清真经济中的万亿机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08:30 1

摘要: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金砖国家中伊斯兰核心市场成员国达到五个: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伊朗和印度尼西亚。这五个国家同时也是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成员国,OIC共有57个成员国,通过贸易便利化机制和金融协同,推动规模达2.

■本文选自《复旦金融评论》

■作者:白云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东南亚与共同市场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

■‍

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正式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金砖国家中伊斯兰核心市场成员国达到五个: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伊朗和印度尼西亚。这五个国家同时也是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成员国,OIC共有57个成员国,通过贸易便利化机制和金融协同,推动规模达2.43万亿美元的全球清真消费,涵盖食品、谦逊时尚、娱乐、旅游等多元产业部门,预计2028年消费将达到3.36万亿美元。

穆斯林人口增速是非穆斯林人口的2倍,伊斯兰国家城市化和青年人口增长驱动消费升级,催生出高端清真产品和数字化服务需求。关注发展的伊斯兰市场,中国企业将发现更多机会。

白云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东南亚与共同市场中心执行主任、研究员

伊斯兰市场泛指以伊斯兰教人口为主或穆斯林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的穆斯林跨越种族与血统,因共同的信仰与习俗而相连,信仰和习俗影响着穆斯林消费选择。

《古兰经》为此划出红线:在饮食上,禁止猪肉及其衍生物、酒精以及一切能使人丧失神志的物质与行为;交易与服务中,赌博、收息等剥削性手段同样被禁。

“清真”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意为“符合伊斯兰教法、被准许的”。围绕这一准则形成的商品与服务全产业链,被称作清真经济,包括食品、谦逊时尚、医药、化妆品、旅游以及媒体娱乐六大产业部门。

更高层面,伊斯兰经济是按照伊斯兰教法(Shariah)运作的整体经济体系,贯通金融、贸易、消费、生产与社会福利;其中,清真经济与伊斯兰金融共同构成其核心。

“青年×城市化”点燃清真需求

穆斯林是全球增速最快的主要宗教群体:2020年已逾20亿人,占世界人口25.6%,中位年龄仅24岁,比非穆斯林年轻9岁;年增长率1.8%,约为全球均值的两倍。庞大的青年基数正积蓄持续动能,预计2050年其人口将达全球97亿的30%[1][2]。

穆斯林人口的地理分布呈现高度集中性,2020年数据显示:

亚太地区聚集了全球59%的穆斯林;其中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与印度三国合计约占世界穆斯林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约2.4亿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占世界穆斯林约12%;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则拥有约2.13亿穆斯林,规模居世界第三[1];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穆斯林约3.69亿,占全球18%;

中东—北非地区是穆斯林最密集区域,当地人口94%为穆斯林;

北美穆斯林增速居首,2010-2020年增长52%[1]。移民是欧美穆斯林人口扩张的主因,2010年以来七成以上的增量由移民贡献[2]。

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成员国正在经历城市化转型,2021年平均城市化率达到57%,比全球均值高1个百分点,58%的成员国城市化率超过50%,标志着伊斯兰国家已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阶段[3],为零售设施和数字化普及奠定了基础。

青年人口与城市化叠加,正把高端清真产品需求推入快行道,增速已显著高于传统市场。主要OIC经济体的城市青年智能手机普及率超过75%。作为数字原生世代,他们通过Instagram、TikTok了解世界,经电商平台下单,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穆斯林的消费特质:品牌意识强、数字化参与高,愿为既符合伊斯兰教法又能契合现代生活方式的优质产品支付溢价;收入提升进一步放大了城市青年对高端清真产品的需求[4][5]。

预计2035年,OIC国家将再增2亿城市人口,青年人口仍是主力,高端清真产品具备持续扩张潜力:

食品饮料——清真认证的功能性健康产品(如益生菌)、即食餐盒在东南亚快速增长;

美妆医药——清真美妆产品正从小众走向主流,穆斯林对清真医药的需求推动大型药企布局专线产品;

高端服务——数字平台整合高端清真旅游预订、金融科技、清真网约车及共享平台等,率先在穆斯林占多数的城市落地,移动支付普及进一步托举此类消费。

城市化叠加年轻人口红利,正重写穆斯林消费版图:年轻群体对智能终端、数字服务与教育资源的旺盛需求,为中国企业在智能终端、电商平台及在线教育服务领域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伊斯兰经济:传统与现代新融合

人口增长、道德消费和技术创新共同影响全球清真产业增长态势。

根据《全球伊斯兰经济报告2024/25》,2023年穆斯林消费者清真支出约2.4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升至3.36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7%,包括清真食品、医药、化妆品、谦逊时尚、穆斯林友好旅游及媒体娱乐等核心领域;预计同期伊斯兰金融资产规模从4.93万亿美元增至7.53万亿美元[6]。

伊斯兰经济产业部门可分为三类,清真经济是聚焦实物产品、生活方式相关的体系:

清真产品:食品、医药、个护化妆品、谦虚时尚

清真生活:穆斯林友好旅游、媒体娱乐

依循教法的伊斯兰金融

首先,清真食品是清真经济中最大产业部门,2023年消费1.43万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1.94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2%[6]。

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重金投入粮食安全、产能扩建与技术创新,供应链本土化率提升,进口依赖同步下降;伊斯兰开发银行、非开行、亚开行同步加码亚洲与非洲的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及统一认证项目,为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承诺和关键支撑。

2020年中国穆斯林人口约3000万,中国企业有潜力成为全球清真食品产业的主要参与者。食品产业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各国/地区认证标准不统一,OIC成员国中仅有约36%建立统一认证体系,增加了市场进入成本和贸易复杂度。

如何获得权威认证、供应链如何应对不同标准、能否实现供应链技术创新,成为中国企业破局关键。

其次,穆斯林消费者的清真化妆品支出稳定增长,从2022年840亿美元上升至2023年的870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180亿美元。清真化妆品整体向可持续发展过渡,欧莱雅、联合利华等全球品牌正在这一领域发力,中国和韩国的化妆品品牌近年在穆斯林市场的影响力也在快速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伊斯兰合作组织国家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欧盟等国家的监管框架正在提高化妆品透明度、质量和安全标准,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对非法产品更加警惕。

同样,谦逊时尚正在从小众走向主流,2028年消费额预计突破430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展会,以期成为伊斯兰谦逊服饰枢纽国。印度尼西亚和沙特阿拉伯领先纺织科技,用区块链追溯供应链、以铜纤维织造符合伊斯兰标准的面料,透气、抗皱、速干,非常适合生产头巾和朝圣服装。

持续成长的谦逊风尚吸引了非宗教机构的关注,纽约和巴黎的帕森斯设计学院在“识别和包容研究”中探索“谦逊”题材,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活设计实验室开设了谦逊时尚营销课程。

此外,穆斯林友好旅游以12.1%的年增速领跑清真产业[6]。沙特阿拉伯已投入380亿美元用于升级朝觐基础设施,而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穆斯林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主要客源地。在技术创新方面,智能旅游应用不断涌现,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礼拜场所导航和清真餐饮推荐系统。

在媒体娱乐方面,2023至2024年间,全球清真相关领域共达成约225笔投资,总金额达58亿美元,其中87笔集中于内容创作板块[6]。清真友好型数字娱乐、游戏及教育平台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潜力,相关投资已超过4.5亿美元。埃及、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生产了全球超过70%的阿拉伯语及伊斯兰相关内容,而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东南亚地区则成为推动创新与沉浸式娱乐产品发展的主要力量。该领域亦涵盖数字经济范畴,伊斯兰艺术数字藏品(NFT)和在线教育平台等正成为产业新兴趋势。

区域格局与发展差异

从全球视野来看,伊斯兰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各地区的优势与挑战不尽相同。

东南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穆斯林友好旅游和清真电商一体化市场。马来西亚凭借全球首个伊斯兰数字银行监管框架保持竞争力,印度尼西亚则依托2.41亿穆斯林人口发展出超级应用生态,这些发展让东南亚地区与海湾地区的金融机构在债券发行和科创投资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7]。

与之相比,非洲国家间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普遍薄弱,但也因此存在大量现代产业和技术进入机会。比如,东非未充分开发地区的穆斯林中出现了移动端伊斯兰微金融应用[8];塞内加尔通过发展农业科技使其在伊斯兰经济指数排名跃升18位[6]。与此同时,中国基建央企在非洲探索的可持续运营新模式,也为更多中国企业搭建了进入该市场的产业合作平台。

在资本与创新层面,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GCC)持续引领金融领域的突破。2023年,仅阿联酋一国吸引相关投资达15.3亿美元,其金融科技生态涵盖伊斯兰机器人投顾、区块链债券及纯数字银行[6]。迪拜正积极定位自身为全球清真认证枢纽,进一步强化其在高端食品与时尚产业中的出口竞争力。惠誉评级认为,海湾资本正推动东盟伊斯兰金融市场在2026年末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9]。

中国企业叩开伊斯兰市场的三重门

清真经济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覆盖清真产品、生活方式及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中亚和非洲地区在基础设施与能源转型中也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机遇。所有这些机遇的实现,都以符合伊斯兰教法原则和国际清真标准为基础前提。

对中国企业来说,成功开拓这一市场的关键取决于三大核心策略:高度重视国际清真认证、深入推动本地化合作,以及开展契合穆斯林受众文化特征与消费习惯的数字营销。这三方面直接关系到市场准入能力、消费者信任构建和品牌的长远竞争力。

第一,清真认证是首要门槛。

“清真认证”是面向穆斯林群体的产品与服务所需满足的基础准入条件。尽管伊斯兰国家尚未建立完全统一的清真认证标准,但获取认证仍是强制性的市场通行要求。伊斯兰市场普遍采用集权化且标准严格的认证框架。以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JAKIM)为例,其认证程序严谨周密,通常需6至9个月,涵盖从原料采购、生产设施到物流供应链的全面审查,并规定须通过年度复审及接受不定期检查。企业若忽视清真认证,将直接面临市场排斥,因此必须为认证预留充足时间。

尽管部分伊斯兰国家之间存在清真认证互认机制,但不同市场的监管要求仍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应建立覆盖研发、生产与物流的全流程合规体系,并定期接受伊斯兰权威机构的审核,方能在规模数万亿美元的清真市场中实现可持续经营。

第二,重视本地化合作。

合规准入、文化适配与渠道拓展是中国企业落地过程中面临的三大常见挑战。与目标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是有效应对监管复杂性、化解文化差异的高效方式,也有助于探寻更深层的市场机遇。

2023年,中建国际与埃及住房部新城市社区管理局(NUCA)及埃及INCOME公司签署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城市运营合作协议。随后,中建国际、中建八局与中海集团联合成立的公司,与埃及企业合资设立运营管理公司。2025年6月,该合资公司与NUCA正式签署运营执行协议,负责该区域的物业与市政运营,标志着中建集团从传统工程承包迈入“建营一体化”的长期合作新阶段。

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作为一个大型实体平台,亟需引入多元产业资源。中国运营方的驻场可直接带动产业链嵌入,为中国企业进入中东和北非市场打开一扇战略性的“机会窗口”。该项目不仅是中国企业综合实力的展示平台,更成为建立信任的桥梁和融入区域商业生态的重要入口,能够显著降低中国企业在埃及及周边地区面临的政治、经济与市场风险。

第三,重视面向穆斯林受众的数字营销内容。

伊斯兰市场具有互联网渗透率高(如卡塔尔、阿联酋达99%)和社交媒体用户活跃(如印尼达1.91亿)的显著特征。这意味着,单纯依靠“平台内容本地化、借助宗教社群网红影响力、整合实体与电商渠道”等策略,仅为验证短期转化路径的技术性手段。

伊斯兰世界并非单一市场,同一宗教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语境中的实践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套用同一套营销方案,否则极易引发文化误读。为每一个目标市场量身定制数字内容,也是本地合作伙伴所能提供的重要价值之一。

中国企业应超越单纯的技术执行,深入洞察本土文化,理解伊斯兰价值观并寻找文化契合点,从而避免因误解而引发的品牌危机,逐步建立与消费市场之间的长期信任。

注释:

[1] Pew Research Center. How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Changed From 2010 to 2020 [R]. Washington, D.C.: Pew Research Center, 2025.

[2] Pew Research Center. Islam Was the World's Fastest-growing Religion From 2010 to 2020 [R]. Washington, D.C.: Pew Research Center, 2025.

[3] Islamic Economics Project. Key Highlights of OIC Mega Trends Report 2024 [R]. London: Islamic Economics Project, 2024.

[4] SESRIC. Urban Development in OIC Countries [R]. Ankara: SESRIC, 2019.

[5] The Halal Times. How Muslim Millennials Are Driving Halal Food Demand in the US [EB/OL]. (2025.5.20)[2025.10.22]. https://www.halaltimes.com/how-muslim-millennials-are-driving-halal-food-demand-in-the-us/.

[6] DinarStandard. State of the Global Islamic Economy 2024/25 [R]. Dubai: DinarStandard, 2025.

[7] The Halal Times. ASEAN Islamic Finance Set to Reach $1 Trillion by 2026 with GCC Backing [EB/OL]. (2025.8.15)[2025.10.22]. https://www.halaltimes.com/asean-islamic-finance-set-to-reach-1-trillion-by-2026-with-gcc-backing/.

[8] Salaam Gateway. Islamic Finance: East Africa Presents Opportunities Amid Ecosystem Challenges [EB/OL]. (2024.10.18)[2025.10.22]. https://salaamgateway.com/story/islamic-finance-east-africa-presents-opportunities-amid-ecosystem-challenges.

[9] ARAB NEWS. GCC Ties to Propel ASEAN Islamic Finance Past $1 tn, Fitch Says [EB/OL]. (2025.8.14)[2025.10.22]. https://www.arabnews.com/node/2611810/business-economy.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作为投资、会计、法律或税务等领域建议。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