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十五五规划的公开内容,发现里面明确了8个“未来产业赛道”,每个都是万亿级的规模——不管是找工作、创业还是做副业,顺着这些方向走,机会都不会少。很多人觉得“规划离自己远”,但其实这些产业已经在落地,普通人也能沾上边。
最近看十五五规划的公开内容,发现里面明确了8个“未来产业赛道”,每个都是万亿级的规模——不管是找工作、创业还是做副业,顺着这些方向走,机会都不会少。很多人觉得“规划离自己远”,但其实这些产业已经在落地,普通人也能沾上边。
一、先清楚:十五五的8大未来产业是啥?每个都有具体方向
十五五规划里的8大未来产业,不是空泛的概念,每个都有明确的落地领域:
1. 人工智能深化应用:不是做AI模型,是“AI+行业”,比如工厂的智能生产线、医院的AI辅助诊断;
2. 生物制造:用微生物做材料,比如可降解塑料、植物蛋白肉;
3. 未来能源系统:除了光伏风电,还有储能电池、氢能汽车;
4. 低空经济:无人机送快递、低空旅游(比如景区的载人无人机);
5. 量子科技应用:量子加密通信、量子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
6. 类脑智能:模仿人脑的芯片,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
7. 深海空天开发:深海采矿设备、商业卫星发射;
8.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可吸收的手术缝线、人造关节。
二、普通人能抓的机会:不用入行,也能沾这3个产业的光
这些产业看着“高大上”,但普通人不用搞研发,也能找到机会:
1. 低空经济:做“无人机配套”比飞无人机更稳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放开无人机物流,比如某快递企业用无人机送乡镇包裹——普通人能做的不是开无人机,而是做“无人机维护”:
• 无人机飞一趟要检查电池、校准航线,一个维护员每月能赚6000-8000块;
• 要是有驾照,帮景区运营低空旅游项目(比如载人无人机观光),提成能到门票的20%。
小区的快递员老王,现在兼职给快递站维护无人机,每月多赚3000块——他说“不用懂技术,跟着培训学3天就能上手”。
2. 生物制造:做“植物基产品的线下渠道”门槛低
生物制造里的“植物蛋白肉”“可降解包装”,现在都在铺线下渠道:
• 比如给超市、便利店供货植物蛋白肉,拿分销提成;
• 或者开个“可降解餐具租赁店”,给餐馆供一次性可降解餐盒,每月收租金。
朋友开了家社区超市,今年开始卖植物蛋白肉,供应商给的提成是销售额的15%,每月能多赚2000块——他说“顾客觉得健康,卖得比普通肉还快”。
3. 未来能源:做“家庭储能安装”需求越来越大
现在很多家庭装光伏板,同时要装储能电池(把白天发的电存起来晚上用)——普通人能做“储能电池的安装和维护”:
• 装一套家庭储能系统,人工费能拿500-800块;
• 后期维护(比如电池校准),一次能收200块。
老家的电工李哥,现在专门接光伏+储能的安装活,每月能接10单,多赚5000块——他说“现在农村装这个的特别多,政府还有补贴,活根本干不完”。
三、找工作的人注意:这2个产业缺“技能型岗位”
要是想换工作,这2个产业的岗位缺口大,门槛不高:
1. 人工智能深化应用:缺“AI工具操作员”
工厂的智能生产线、电商的AI客服系统,都需要“会用AI工具的操作员”:
• 比如工厂里的AI质检员,用AI系统看产品有没有瑕疵,培训1个月就能上岗,月薪6000-9000;
• 电商的AI运营,用AI写商品文案、做直播脚本,月薪8000-12000。
表妹是电商客服,现在转做AI运营,她说“不用懂编程,会用AI工具就行,现在公司抢着要”。
2.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缺“医疗器械销售员”
可吸收缝线、人造关节这些材料,需要销售员卖给医院:
• 这类销售不用懂医学,只要熟悉产品,月薪能到10000+(加上提成);
• 而且医院的采购是长期的,客户稳定。
表哥是医疗器械销售,现在主卖可吸收缝线,每月提成能到5000块——他说“现在医院都愿意用这种新材料,比卖传统器械好做”。
四、别踩坑:普通人碰这些产业要注意2件事
1. 别追“概念”,找“落地的细分领域”:比如量子科技现在还在实验室阶段,别盲目投钱;低空经济、生物制造已经落地,能直接参与;
2. 先“兼职试水”,再全职入行:比如先兼职做无人机维护,确定能赚钱再辞职——别直接辞掉工作去创业,风险太大。
最后提一句:十五五的8大产业,不是“国家的事”,是普通人能蹭到的机会。不用懂高科技,找细分领域的配套岗位、线下渠道,就能沾光。
反正产业是往这些方向走,跟着大趋势走,比自己瞎折腾靠谱。
注:本文基于十五五规划公开内容及产业落地实际情况整理,具体机会以当地市场为准。
来源::知足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