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姑姑去年冬天血小板跌到临界值,一刷牙牙龈就出血,连橙子都不敢碰,餐桌寡淡得没胃口。这波寒潮来得又急又猛,去医院血液科一看,候诊的病友比平时多了不少——血小板低的人都懂,冬天最怕“掉板”,皮下紫斑、牙龈出血全跟着来,药不敢停,饭也不敢乱吃。
我姑姑去年冬天血小板跌到临界值,一刷牙牙龈就出血,连橙子都不敢碰,餐桌寡淡得没胃口。这波寒潮来得又急又猛,去医院血液科一看,候诊的病友比平时多了不少——血小板低的人都懂,冬天最怕“掉板”,皮下紫斑、牙龈出血全跟着来,药不敢停,饭也不敢乱吃。
其实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早说了,出血性疾病人群不用盲目忌口,只要搭配对,蔬果既能放心吃,还能给骨髓递造血原料。过去30天抖音#冬季暖血食谱 播放破3.2亿,我跟着血液科护士的“隐形处方”试了一个月,姑姑的数值慢慢稳了,今天就把这3组黄金搭配说透,照着吃不用靠白开水煮一切。
红菜苔+猕猴桃:叶酸维C双补,脆甜不踩雷
11月武汉红菜苔火出圈,收购价翻倍还遭疯抢,它叶酸含量是普通菠菜的1.7倍,还几乎不含草酸,对血小板低的人太友好。但光吃菜苔不够,得找对“搭档”——一个黄金猕猴桃的维C,相当于8个苹果,能让叶酸吸收率翻三倍,还能把非血红素铁转成好吸收的形式。
做法简单到不用开火:菜苔焯水30秒(我第一次煮超了1分钟,软塌塌的没口感,30秒刚好锁脆),切寸段,猕猴桃去皮切丁,淋一勺蜂蜜拌匀。脆甜的菜苔裹着蜂蜜的润,猕猴桃的酸刚好中和,我家侄女不爱吃蔬菜,现在每次能吃一小碗。怕冷的病友,把猕猴桃放温水泡3分钟再切,不凉牙还不丢维C,记得现切现吃,别让营养跑光。
贝贝南瓜+山楂糕:暖胃防瘀,老人小孩都爱吃
很多人一听到山楂就摇头,怕酸涩“活血”。其实生山楂才含大量有机酸,煮熟后基本归零,反而多了果胶能稳住毛细血管。这组搭配尤其适合脾胃弱的病友,我姑姑天天吃,说暖胃又不腻。
做法零难度:贝贝南瓜蒸20分钟到绵密,压成泥,趁热铺一层无糖山楂糕碎,再回锅蒸3分钟。山楂糕的酸甜渗进南瓜泥里,软乎乎的入口即化,连牙口不好的老人都能吃。买山楂糕记得看配料表,只要“山楂、水、代糖”三样就行,上周北京协和营养科直播都推荐过,弹幕全是“原来山楂还能这么吃”。
黑皮花生+血橙:血管“护垫”组合,省钱还爽口
想给血管加层保护?这组搭配别错过!黑皮花生的花青素是普通花生的四倍,能减轻血管内皮炎症;血橙的芸香苷+维C,相当于给血小板贴“创可贴”,12月产地直发才6元一斤,比进口蓝莓划算多了。
关键吃法要记牢:花生冷水下锅,水开煮2分钟立刻关火,盖盖焖10分钟,捞出过冷水,皮一搓就掉,再和血橙瓣拌进无糖酸奶。这样处理后,花生的凝集素降到安全线,口感粉糯不腻,血橙的汁水混着酸奶,酸甜爽口当加餐刚好。千万别用破壁机打浆,会打碎花生红膜,反而释放更多凝集素。
三个过冬小技巧,营养不浪费还安全
- 所有水果先拿10℃温水泡5分钟再切,不刺激口腔微血管,我姑姑现在吃水果再也不犯怵;
- 菜苔、菠菜的焯水水别倒,我都用来泡杂粮,第二天煮粥,叶酸、花青素全喝进肚;
- 外面的轻食沙拉冰碴子多,姑姑吃了一次就腹泻,后来都用保温饭盒自带搭配,微波炉高火45秒,温温热热的刚好。
血小板就像身体里的“小维修工”,冬天更得给它们搭好“后勤”。不用盲目忌口,也不用大补特补,这3组搭配轮着吃,一周吃四天,其余日子正常吃鱼肉蛋奶,餐桌丰富了,数值也稳了。
你家有没有血小板低的亲人?试过哪些安全又好吃的蔬果做法?评论区分享下具体步骤,咱们一起帮更多人安心过冬~
来源:早睡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