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末考试结束后,书小迷的暑假就被两场活动填满:先是迷爸带他去了北京,逛了清华园、军事博物馆、北大、科技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回中山没两天,他又投入了一中举办的夏令营。两段经历加起来虽不足半月,却仿佛一晃而过。
期末考试结束后,书小迷的暑假就被两场活动填满:先是迷爸带他去了北京,逛了清华园、军事博物馆、北大、科技馆和奥林匹克公园;回中山没两天,他又投入了一中举办的夏令营。两段经历加起来虽不足半月,却仿佛一晃而过。
今天周一,生活重回轨道。迷爸正式开启了“上班+带娃”的暑期模式。
上午,书小迷跟着迷爸在办公室待着;下午,他照常去画室学画画。然而,迷爸明显感觉到:今年的书小迷,不再像去年那样“好带”了。
去年暑假,迷爸几乎全程带着他。每天上午在办公室,书小迷会乖乖按照安排写作文、看书、下围棋、玩游戏。迷爸甚至要求他每天必须玩半小时游戏——前提是完成学习任务。可那时候,他常常连游戏时间都难以保证。
但今年,情况悄然变化。
书小迷依然热衷于玩游戏,积极性有增无减。可对于看书、写作文、下棋这些事,却不再像从前那样听从指挥。今天上午,他在办公室里睡了两个多小时,书没翻几页,围棋只下一局还输了,整个人显得意兴阑珊。
迷爸意识到:孩子这种状态,或许不是懈怠,而是成长发出的信号。他去年的那套管理方式,在今年已经不再适用。
当孩子开始拥有自我意识,程序化的安排只会遭遇无声的抵抗。与其强压,不如调整——引导他学会自主规划时间,比被动执行命令更为重要。
迷爸在心里默默决定:明天起,要换一种方式与书小迷相处。如果继续这样低效拉扯,那不如让他自由玩耍,至少那是真实的快乐。
带孩子,从来不是执行固定程序。他一天天在长大,我也得一天天在成长。我们都该学会:用新的眼光,看待彼此新的模样。
---此亲子陪伴日记《书小迷记》第四四篇写于2019年7月22日
来源:百利天下云育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