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竟因一部8年前“小片子”重回C位?背后真相太现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09:00 1

摘要:赵露思没演主角,却被当成女一号大肆宣传,片方靠她涨播放量,平台下架海报,粉丝却偷偷帮她冲上热搜。

赵露思没演主角,却被当成女一号大肆宣传,片方靠她涨播放量,平台下架海报,粉丝却偷偷帮她冲上热搜。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部2017年拍完没人看的网大,最近突然被翻出来,海报上把赵露思的名字放大到最显眼的位置,好像她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可你点开一看,她出场不到十分钟,连台词都没几句,演的是个连名字都没记住的配角。

片方不改剧情,不加镜头,就换了个海报,换个名字,硬是把她塞进“女一号”的位置。

这不是拍戏,这是拿她的名气当提款机。

赵露思本人没发声,她的后援会反而先出来澄清,说“不认可这种宣传”。

这很奇怪,按理说艺人团队遇到这种蹭流量的事,要么立刻起诉,要么发律师函,怎么反倒冷处理?

其实不是他们心软,是他们算清楚了账。

你越吵,越有人盯着看;你越否认,越有人去搜她以前的戏。

结果呢?

粉丝自发搞#考古赵露思#,把她三年前演的《哦!

我的皇帝陛下》一天播放量翻了四倍,B站有人剪了个“猪八戒夫妇”片段,一百二十万人点开看。

这不是她团队在操作,是观众自己在找她。

观众不是傻子,他们知道谁真演了,谁只是被贴上去的标签。

平台也慌了。

腾讯视频说这是“经典修复计划”,可修复的是画质,不是番位。

他们自己承认“标注不准确”,立马把海报撤了。

可撤了有用吗?

那八十二万的播放量,已经够让片方赚回本了。

你想想,一部老片,本来没人看,现在因为一个名字,三天播放量翻了十倍,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是冲着赵露思来的,片方也赚了。

这不是营销,这是偷窃。

偷的是观众对演员的信任,偷的是平台对内容的公信力。

更狠的是,这种事不是第一次。

孟美岐当年在《蓝色生死恋》里演个配角,几年后也被翻出来当女主宣传。

李现2016年客串过一部剧,片方后来也改海报说他是男主,可人家至少还写“特别出演”。

这次呢?

直接抹掉所有其他演员,只留赵露思的名字,连“特别出演”都不写。

这已经不是模糊处理了,是明目张胆地骗人。

广电总局刚开完会,说要管“老片新炒”,可管得了吗?

你管得了一部电影,管得了一百部吗?

你管得了海报,管得了短视频剪辑吗?

现在谁还看正片?

年轻人刷的是B站的三分钟cut,是抖音的高光片段,是微博的热搜标签。

只要有人剪,有人传,有人点,片方就赢了。

他们不靠内容赚钱,靠名字赚钱。

他们知道,只要把一个现在火的人,贴到一个没人看的老片上,就能撬动整个流量池。

赵露思今年代言从9个涨到14个,连雅诗兰黛都找她了。

她不是靠这部片子红的,她是靠自己一部一部剧演出来的。

可现在,有人想用她的名字,把一部没人记得的烂片变成“爆款”。

她没阻止,不是她软弱,是她知道,你越解释,越显得你在乎。

你越否认,越有人想看你到底值不值得被蹭。

她选择不回应,其实是最大的反击——让观众自己判断,谁才是真的演员,谁才是真的在骗人。

你看,现在不是明星怕被蹭,是片方怕不被蹭。

他们不怕你骂,就怕你没看见。

他们不怕你识破,就怕你懒得点开。

他们赌的,就是你的好奇心,就是你对喜欢的人的那份惦记。

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今天是赵露思被蹭,明天会不会是你喜欢的另一个演员?

你今天为她点开老剧,明天会不会有人把张新成、王一博、周也的名字,贴到十年前的烂片上?

你今天觉得无所谓,明天你爱的演员,会不会也被这样用过一次又一次,直到你分不清,她演过什么,她没演过什么?

当一部电影不需要演技,只需要一个名字,当观众的喜欢,变成片方的算盘,那我们看剧,到底是在看故事,还是在看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你还会为一个被贴错名字的演员,点开一部老片吗?

来源:河畔边独钓闲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