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存储芯片板块突然“热闹”起来,10.27-10.31这段时间关注度拉满。不少散户可能犯嘀咕:“存储芯片是个啥?跟我有啥关系?” 说白了,你手机里存的照片、电脑里存的文件、AI服务器里跑的数据,都得靠它“装着”。现在这“装数据的仓库”突然火了,背后的价格、需
最近存储芯片板块突然“热闹”起来,10.27-10.31这段时间关注度拉满。不少散户可能犯嘀咕:“存储芯片是个啥?跟我有啥关系?” 说白了,你手机里存的照片、电脑里存的文件、AI服务器里跑的数据,都得靠它“装着”。现在这“装数据的仓库”突然火了,背后的价格、需求、国产替代逻辑,咱今天就得扒个明白!
先看最直观的价格数据:2025年10月,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脑、服务器的核心存储)价格环比上涨5%,NAND Flash(手机、固态硬盘的存储)价格环比涨3%——这是连续两个季度回升了!
以前存储芯片价格跌得“爹妈不认”,现在咋突然涨了?核心就一个词:供需反转。
• 供给端“大收缩”:海外大厂三星、美光三季度集体减产超15%,库存去得差不多了;国内环保、产能管控也没松口,供给端“卡得死死的”。
• 需求端“猛扩张”:AI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是“无底洞”,一台AI服务器的存储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5倍还多;智能手机虽然出货量没大涨,但存储容量从256GB往512GB、1TB跳,每台手机用的存储更多了。
以前存储芯片只是“消费电子配角”,现在因为AI,直接晋升“基建主角”。
最典型的就是HBM(高带宽内存)——这玩意儿是AI服务器的“刚需”,数据传输速度比普通内存快10倍以上。国内某科技巨头的AI服务器就用上了HBM3e,长鑫存储的HBM技术也在突破,良率提到80%了。
未来AI模型越做越大,HBM需求只会更猛,存储芯片再也不是“跟着消费电子喝汤”,而是“AI基建的硬通货”了。
以前存储芯片市场被三星、美光、SK海力士垄断,国内企业只能“喝汤”。现在不一样了——
• 政策“真金白银”撑腰: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砸钱支持存储芯片,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产能和技术“突飞猛进”。
• 市场份额“实打实”提升:2025年三季度,国内存储芯片企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长鑫存储的DRAM在国内服务器市场的份额突破10%——以前被海外垄断的市场,现在咱们能自己啃下一块了。
• 短期别追高:存储芯片价格刚反弹,现在冲进去容易“站岗”,等回调看看支撑稳不稳。
• 长期看技术和替代:有HBM技术、国产替代进展快的企业,值得长期跟踪,这是“硬逻辑”。
• 风险别忽视:存储芯片是周期行业,海外大厂要是突然又扩产,价格可能又跌;而且技术迭代快,谁落后谁就得被淘汰,别觉得买了就一定赚。
说到底,存储芯片这波异动,是周期反转、AI需求爆发、国产替代加速“三股劲儿”拧在一起的结果。但投资这事儿,从来没有“稳赚不赔”,大家得自己掂量清楚,别被短期行情冲昏了头。
来源:是布丁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