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承铉那场《高尚》的舞台,B站播放量破了1500万,弹幕里全是“这人到底是不是来打比赛的”。
李承铉那场《高尚》的舞台,B站播放量破了1500万,弹幕里全是“这人到底是不是来打比赛的”。
他没拿冠军,但好像赢了更多。
快乐老咖拿了奖,热搜爆了,抖音涨了300万粉,发布会说要让每个人当leader。
听起来挺美,可谁都知道,真轮到上台,站C位的还是苏醒。
节目组后来改规则了,说要加专业评审,要设“最佳带队奖”。
早干嘛去了?
观众不是看不懂谁在拼命。
李承铉每天排练12小时,连吃饭都蹲在排练厅啃三明治,汗水把舞衣浸透了又干,干了又湿。
他不是为了赢一个奖杯,是想把音乐剧的尊严,硬生生扛进综艺的舞台。
有人骂他太较真,说综艺嘛,娱乐一下。
可你见过哪个综艺里,队长为了一个转身动作,反复练到凌晨四点,还跟编舞说“再来一次,这次情绪不对”?
快乐老咖的团队确实有温度,有笑有泪,有老哥们的默契。
可温度不能替代专业。
当所有人都在夸“团结就是力量”的时候,没人提一句——那支队伍里,谁的舞台,让观众记住了三年?
李承铉没说话,只是发了条微博,就四个字:“舞台永恒。
”
他没赢奖,但有人把他的表演剪了成百上千个片段,放进考研自习室的循环播放列表里。
有大学生留言说:“我今天背不下去了,打开他的《高尚》,哭完又继续。
”
这算什么?
算流量吗?
算热度吗?
不是。
是有人在你最狼狈的时候,看见了另一种活法——不靠喊口号,不靠煽情,就靠一招一式,把热爱熬成了光。
节目组现在想改规则了,想加“成长性评价”了。
可有些东西,从来不是靠评分表能算出来的。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排练厅吗?
灯亮着,人还在动。
不是为了镜头,不是为了热搜。
就是想,再好一点。
来源:成熟生活家ppQ3p1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