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说简单点:10月20日那天,在连霍高速1908公里+700米的固定监控点,一口气被拍到五辆超速车,时间都集中在上午到下午。名单和数据都在通报里摆着:川FHC777、甘AF00287、甘AYG905、青AB08U7、苏A6E359,超速幅度从31%到46%
双塔高速公路大队公开了一批10月20日连霍高速上被抓拍到的超速车辆
这事儿说简单点:10月20日那天,在连霍高速1908公里+700米的固定监控点,一口气被拍到五辆超速车,时间都集中在上午到下午。名单和数据都在通报里摆着:川FHC777、甘AF00287、甘AYG905、青AB08U7、苏A6E359,超速幅度从31%到46%不等。交警把照片和速度数据贴出来,并附带了安全提醒,意思挺直白——这些不是随手一拍,是有证据链的违法记录。
先说个大框儿,为什么高速上超速特别危险。开快了,路程确实能省,但容错率小得不行。速度一上去,任何小动作都会被放大:并线、转弯、避障,一个操作不稳,后果就容易发生。物理上离心力跟速度的平方有关,速度翻倍,受的力不是两倍,是四倍。换句话说,开得快了,车辆反应和人的反应差距会被放大,紧急打方向盘就可能侧滑,最糟的会翻车。交警的通报用了这些简单的数据把风险摆清楚,读着不吓人,但很实在。
回到当天的抓拍记录,按时间倒序讲,这样更能看到一天里速度的变化和不同司机的行为模式。
最晚的一条出现在15:47,车牌苏A6E359,超速40%。监控拍下的是车穿过监测线的瞬间,数值明显高于限速。画面里这车没见急刹、也没乱打方向,就是稳稳地冲过去,但速度超得不小。常见动因有两类:一是赶时间,二是觉得路况好就敢放开油门。碰到了这种“看着稳其实危险”的情况,问题在于一旦遇到前方突发情况,刹车距离长得吓人。
再早十分钟,是15:38,川FHC777,超速42%。同一地点短时间内又来一辆,这说明不是个别情况。这辆在接近监测点前就已经明显加速,像是有了惯性,短时间里很难把速度降下来。比起苏牌车,这辆的超速幅度更大,潜在风险也更高。两辆车相隔只十分钟,说明那个时段司机普遍比较放松或者干脆就想试试速度。
中午过后13:54,甘AF00287被拍,超速35%。中午时段路况有变化,有的人进服务区,有的人不停歇赶路,车流节奏乱。这辆的超速幅度没有前两辆高,但超过三成也不是小事。很多司机会觉得“就超一点点没事”,但监控会把“感觉”变成冷冰冰的数据,说明问题确实存在。
更早的是12:38,甘AYG905,超速31%。这辆通过时看着动作平稳,没有急转弯或急刹车,单纯就是速度超过限制。这样的情况常常是驾驶人对限速没持续关注,或者太自信,觉得能掌控。问题是,高速上“有把握”这个念头很危险,因为变故来得快且不可预测。
最早一条是09:47,青AB08U7,超速46%,当天里超速幅度最大的。早高峰过去后,路面相对空旷,很多司机更容易踩油门。这辆在进入监测区前就明显加速,通过点位时速度在当日样本中最高。交警把这条放在名单里,明显是想用最严重的例子让人警醒。
注意一个细节:这五辆车都出现在同一个点位——1908公里+700米。这不是临时抽查,而是固定的监控点。设备会自动记录每辆车通过的时间和速度,把这些数据跟限速对照,一旦超标就会自动生成证据。这种持续监测能把“偶尔一次”和“习惯性行为”区分开来。双塔高速把几起同点位的超速案例集中公布,就是想让人看到这不是个别现象。
从时间分布看,既有几分钟内连续的,也有隔了好几小时的。这说明超速既有瞬时冲动,也有个人习惯的因素。路况、行程安排、驾驶人的心态,都会影响是否加速。比如赶时间、对空旷路段的错误信任、以为自己技术好,都常常是推手。通报把事实摆出来,就是希望看到自己车牌或常跑这段路的人,能往心里去想一想。
交警在提醒里没有太多煽情,只摆了几个硬数据:车速过快,离心力增加,遇突发情况易侧滑甚至翻车。最后一条警示很直接:别把车开到连自己都掌控不了的地步。对被抓拍到的车辆,后续会按程序走行政处理,违法记录会记入,驾驶人可能面临罚款和扣分处理。数据、照片、时间都在系统里,处理会跟上,别指望侥幸。
说点实在的建议,给经常跑高速的人做个参考:一是别把空旷当放肆的理由,路看着好不代表没有风险;二是保持跟车距离,速度快了刹不住;三是进入固定监控点路段,尽量把速度控制到限速或以下,别抱侥幸心理;四是疲劳驾驶、用手机、急并线这些行为和超速叠加时,危险成倍增加。通报里也有很多司机因为“看着稳”被拍,这类心理很常见,但数据不会被情绪左右。
当局把这批抓拍记录公开,既是执法行为也是一个提醒。对普通司机来说,最直接的反馈就是:高速上没有隐身衣,有的只是被记录下来的事实。监控会把每一次通过都留痕,违法后的行政后果也会由此展开。
来源标注:双塔高速公路大队
来源:残酷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