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在洗澡的时候,TA们总会趴在门口偷看,就是因为“自恋”。
你知道小猫小狗也会自恋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在洗澡的时候,TA们总会趴在门口偷看,就是因为“自恋”。
或者当你睡了一天的大觉还不起床时,TA们会上床拍拍你的被子,这也是因为“自恋”。
看到这你或许已经一头雾水了,别着急,咱们这里说的自恋可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那种。
而是指TA们内心的“强烈自我认同感”,或者说是把你当成和TA们自己一样的存在。
小猫、小狗觉得洗澡对TA们来说很痛苦,所以认为和TA们一样的你洗澡时也很危险、很痛苦。
出于 “自我认同感”,TA们会想把你解救出来。
再比如说你睡懒觉的时候,小猫、小狗会拍拍你,闻闻你,这是因为对于
TA们来说睡觉只是浅眠。
像人类这样长睡不起简直太可怕啦,所以TA们得查看你的生命体征。
换句话来说,TA们的自恋不是单纯的自我感觉良好,而是更为成熟的“自恋”,在爱自己的基础上,更加包容、接纳TA们爱的人类。
TA们会情绪自控、会换位思考、会抚慰尊重它们认可的铲屎官,从而与铲屎官产生共鸣。
从这个角度想它们是不是很有趣?一旦理解了TA们如此做的初衷,就能感受到猫咪、狗狗切切实实的关心与爱意。
然而,养猫养狗过程中,在像上面那样的温情之外,会遇到很多麻烦。
下班回家,猫狗在家里乱拉乱尿;
夜里门外有响动,狗狗吠叫不止,扰民;
外出遛狗,爆冲、打架;
护食、护物。
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却是延续了将狗视为“管理对象”的观念,缺乏对狗作为家庭成员的理解与尊重。
比如自己在房间里呆着的时候,父母推门而入会搞的自己措手不及。
我们往往会选择与其沟通,而不是训练、管理对方。
而不是:
“妈,你过来,我们现在训练一下怎么学会开门时先敲门,学不会不能吃饭。”
所以,作为伴侣动物的狗狗,是我们的亲人或朋友,我们理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TA 们,与TA 们进行深度沟通和相处。
更重要的是,我们与TA 们的生活远不只是围绕解决负面问题展开的,而是一种多维度的、细腻的体验。
或许上完下面这门课程,你会对狗狗的态度有所转变,让TA 们作为家庭成员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张卓远博士在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开发了在线课程《人与狗的幸福课》。
在这次的课程里,你可以学习到如何真正地把狗狗当成像家人或朋友一样的主体,既聆听TA们内心的感受和需求,也向TA们表达我们的诉求。
张卓远,博士毕业于埃克塞特大学人与动物关系学专业,硕士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应用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专业,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其研究聚焦于人与伴侣犬相处中双方的积极体验。
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是以山东大学为学术平台,联合国内外相关学者进行学术合作的一个校级非实体学术机构。自2012年成立以来,中心致力于推动动物保护学术研究及社会立法,提升公众动物保护意识。
在课程中,你将看到这些故事:
灵长类动物学家芭芭拉·斯穆茨如何借鉴研究野生狒狒的经验,与收养的几只狗相处;还有犬类行为学家维尔莫什·乔亚尼(Vilmos Csányi)如何让自己的狗狗狗加入到滑雪橇的孩子们当中去。
甚至还有讲到社会学家莱斯利·欧文(Leslie Irvine)如何缓解她的狗斯基珀(Skipper)对施工现场的恐惧。
社会学家大卫·古德(David Goode)的狗凯蒂(Katie)对球有多么热爱,以至于古德专门写了一本书《和我的狗凯蒂玩耍》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狗胡萨尔(Hussar)如何让游戏双方都乐在其中。
......
一些课程评价⬇
在和大家推荐这节课之前,我自己用了一周的琐碎时间看完了整个课程。
说实话,真的很好,思路突然被打开了,养宠思想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
ps:第一节课有26分钟的试看哦~大家可以扫二维码后自行感受一下。
在聊到开课的初衷时,张博士是这样说的:
爱是相互的,而狗狗作为我们家庭的一员,始终如一的爱着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这个家,TA们值得被更好的理解和对待。
如果你想要更加深层的了解狗狗们,想更好的与自己的狗狗相处 ,可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转发文章给你养狗狗的好朋友吧,相信他会感谢你的。
最后,希望天底下每个毛孩子都开心健康!我们与狗狗,与猫猫都要幸福!
注:在发文章前萌爪君收到了消息,每一份课程的售卖都将为抚顺的老陈流浪猫狗爱心小院捐300g猫粮/狗粮,后续萌爪君也会出捐款明细,感恩!
来源:是个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