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兰颂回忆录》包括七个单元——即,一、我的童年与故乡,二、我的少年与他乡,三、我的青年与梦乡,四、我的成年与家乡,五、我的中年与望乡,六、我的壮年与还乡,七、我的老年与醉乡。
李兰颂回忆录|选辑:
自序·写在前边
|
《李兰颂回忆录》包括七个单元——即,一、我的童年与故乡,二、我的少年与他乡,三、我的青年与梦乡,四、我的成年与家乡,五、我的中年与望乡,六、我的壮年与还乡,七、我的老年与醉乡。
另有三段话, 是从作曲家杨人翊近几日在微信跟我说的以下三句话而来——杨人翊刚举办个人音乐创作六十周年庆典礼;而我俩合作歌曲占他创作百分之一,他当然是我回忆录中必写的人。他如是说:
“你的回忆录这么多年加起来应该已经成型了吧?” “你这一篇一篇的回忆录发给我看,等你发完,我也正好看完。” “身体最要紧。别着急,这么大量,慢慢写,还急啥呀?人家回忆录要写好多年。”
|
先从语境方面探讨,我的个人经历无疑是一个较为别致的人格标本,应该承认很少有人写过哲学思考类的履历模版或类型文字。自传体小说居多顶代自述,而诗性的回忆,除非自己坦诚,别无其他可能。
再说以回忆录起笔,是近几天才想到的事,以前从未想过自己写回忆录。准备写七十篇,搭就一个架子;然后,往里添加独特和尽量有趣的事。但,发动脑机器,想很快完成,构思也足够,细节须研磨。
与此同时,可以想见(现在的电影纪录片以及剧情片取材太窄了;电视连续剧总体上可以——还原过往已成系列) 。之所以我着手写回忆录,是因为好尽早给儿子李语然改成电影剧本,他跟拍我有三年多。
|
在此之前,我在今日头条文章频道以《写这则“第一”的时候》为大标题发表同时自作《有关于“第一”的总序》开门见山直接阐述写作理由——前边一句是说,“好大阵仗,情牵一线”;后边一句在讲,“何以为念,藕断丝连”。
童年、少年、青年、成年、中年、壮年、老年——每个人在其中每一个年龄段记忆如何?我的理解是,应该有分别。青年不等于成年,中年不等于壮年;敢于说自己是成年人了,或是说正当壮年,思想该多么冷静,肩头须多有承担。
故乡、他乡、梦乡、家乡、望乡、还乡、醉乡——我的梦乡发生得实在是比较的晚,人生的梦,从青年起,才敢做做,包括做梦想媳妇儿;醉乡是沉醉,退休生活的开始,则更多意味着因为不所以,也就只有小说题名“尘埃落定”……
|
怎么能独缺失:一个字,“思”字,两个字,“思乡”?经历和经验告诉我——思乡是从始至终、 无时无刻不曾在脑际里生成着的词汇。 也就是说, 我的忘年交是自己和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交流、交谈、交心;总起来说,可谓是《我的忘年与思乡》才对位。
因之,写这则“第一”的时候——等差数列,八个单元——35、60、35、60、35、60、35、60,《我的童年与故乡》《我的少年与他乡》《我的青年与梦乡》 《我的成年与家乡》《我的中年与望乡》《我的壮年与还乡》《我的老年与醉乡》《我的忘年与思乡》……
|
落笔并非限于的笔下是手机划屏;文章越做篇幅越多,也就不得不分单元——
|
001-095为童年与故乡35 篇,加少年与他乡60 篇,即,第一、第二单元;
096-190 为青年与梦乡35 篇,加成年与家乡60 篇,即,第三、第四单元;
191-285 为中年与望乡35 篇,加壮年与还乡60 篇,即,第五、第六单元;
286-380 为老年与醉乡35篇,加忘年与思乡60 篇, 即, 第七、第八单元……
|
说明至此,结尾请看: [286]我的老年与醉乡·第一退休记 2016-2022——
|
是的,继《我的中年与望乡》35 个第一加《我的壮年与还乡》60 个第一,计划至 285 个第一再说有完没完——没完,这又开始《我的老年与醉乡》35 个第一,无论如何也要搞个 320 个第一的第一不是?我在日记中感叹说,好几个年龄段写不出火花、段子和轶事之类的文字,主要是涉及家庭与个人情感纠葛、工作单位办公室人员内卷,而这一切真的很少有记载,又不能不说太需要有人认真地写出来不是?
来源:李兰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