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农村这几类活动全面规范!村干部牵头落实,农民要留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22:05 1

摘要:大家好我是老周,感谢大家阅读我写的文章,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赞,我是专门用大白话给大家分析社保、医保等民生政策的,关注我不迷路哦。

大家好我是老周,感谢大家阅读我写的文章,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赞,我是专门用大白话给大家分析社保、医保等民生政策的,关注我不迷路哦。

最近不少农村的朋友问我,村里大喇叭天天喊要规范各类活动,有的甚至要暂停取消,到底哪些事不能干了,村干部又要负责啥,自己该怎么配合。这些问题确实是当下农村治理的重点,2025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明确政策,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要规范的活动、政策要求和配合要点都讲清楚。

一、先明白:为啥要规范这些农村活动?不是“管得宽”

可能有人会觉得,农村办点事、搞点活动是自家的事,为啥要统一规范甚至暂停取消。其实这不是“管得宽”,而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后有明确的政策导向。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就专门提到,要持续整治农村突出问题,推进移风易俗,保护耕地资源,这些规范措施正是落实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从实际情况看,有些活动确实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占耕地建祠堂、盖房,影响粮食安全;有的搞封建迷信,误导村民;还有的大操大办、低俗表演,败坏乡风文明。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农民负担,还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甚至违反法律法规,所以规范整治是势在必行。而且这些政策不是一刀切,而是针对“违规违法、不合时宜”的活动,合法合规的正常活动完全不受影响,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二、划重点:这4类农村活动全面规范,部分一律暂停取消

结合2025年各地的执行情况,有4类活动是整治规范的重点,符合条件的一律暂停或取消,村干部会带头排查落实,农民朋友要提前了解避免踩线。

1. 违规占用耕地的建设活动,一律暂停拆除

耕地是农民的“饭碗根”,保护耕地是底线,所以任何占用耕地的违规建设活动都要严厉整治。2025年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多次强调,对乱占耕地建房保持“零容忍”态度,特别是这几种情况必须暂停拆除。

首先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祠堂、土地庙的。宗祠文化虽然有传承意义,但绝不能占耕地建,《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明确规定,擅自将农用地改建设用地的,要限期拆除恢复原状。比如某市农村近年私自翻新新建土地庙的越来越多,大多占了耕地,2025年当地政府就开展集中整治,违规的全部拆除复耕。

其次是城镇居民、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的。农业农村部明确表态,不允许城镇居民购买农房、宅基地,更严禁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这类行为一旦发现,房屋会被依法处理,还会追究相关责任。

还有农民自家违规占地建房的,比如没批手续就建房,或者超出宅基地面积占用耕地,都属于违规,会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强制拆除,还可能面临罚款。2025年各地都在开展耕地巡查,村干部每周都会带队排查,发现这类情况会第一时间劝阻上报。

2. 宣扬封建迷信的活动,一律暂停并引导整改

封建迷信不仅误导群众,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危害公共安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反对封建迷信,加强农村科普阵地建设,这类活动必须全面规范。

常见的就是借“祈福消灾”搞的迷信活动,比如有人打着“大师”旗号到村里看风水、跳大神,骗取村民钱财,还有的组织集体“拜神”,宣扬“拆庙遭报应”等迷信言论。这些活动都在整治范围内,村干部会重点排查,发现后立即制止,还会组织科普讲座拆穿迷信骗局。

还有违规举办的丧葬迷信活动,比如出殡时搞低俗表演、撒纸钱堵塞交通,或者在耕地里建坟立碑,这些行为既违反公序良俗,又可能触犯法律,2025年各地都在推进殡葬改革,这类活动一律暂停,引导改为公益性生态安葬。

需要说明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但必须在合法场所进行,私自搞的迷信活动才会被整治,这点要区分清楚。

3. 低俗、违规的文化演出活动,一律暂停查处

农村文化生活需要丰富,但绝不能搞低俗演出,2025年农业农村部明确要求严厉打击农村低俗表演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农村演出市场。

这类被暂停的演出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容低俗的,比如表演带有色情、暴力元素,或者调侃辱骂、传播低俗段子,污染乡风文明;二是没有资质的,一些演出团队没取得相关许可就下乡表演,质量和安全都没保障;三是虚假宣传的,比如打着“免费演出”旗号吸引村民,实际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搞诈骗。

2025年10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就强调,要加强农村演出监管,对低俗表演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现在村干部会提前审核进村演出团队的资质和节目单,发现违规的直接拒绝进村,还会鼓励村民举报低俗演出。

4. 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的宴席活动,一律规范管控

婚丧嫁娶办宴席是传统,但近些年有些地方大操大办、人情攀比成了风气,彩礼越要越高,宴席越办越铺张,不少农民因此背上负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整治这类问题,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现在各地都在规范这类活动,首先是划定“红线”,比如彩礼不能超过当地指导价,宴席桌数不能超标,禁止借办宴敛财。农业农村部鼓励各地制定婚丧用品和服务指导价目表,加强对大操大办广告的监管。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婚宴最多办20桌,彩礼不超过3万元,超出的就算大操大办。

其次是暂停“无事酒”,像搬家酒、升学酒、满月酒等非必要宴席,一律不允许操办,避免人情往来变味。村干部会提前介入,遇到准备办“无事酒”的村民及时劝阻,还会通过村规民约约束大家。

三、明责任:村干部要带头做啥?这5项工作必须落实

这些活动的规范整治不是靠农民自觉,更不是靠上级突击检查,而是要村干部带头负责,把工作落到实处,2025年村干考核里也明确了相关职责。

1. 带头排查摸底,建立台账

村干部要先牵头摸清楚村里的情况,比如哪些地方有违规占地建房,哪些人准备办宴席,有没有人搞迷信活动,都要一一登记造册,建立详细台账。比如整治耕地违规建设时,村干部要带着村民代表逐户排查,标注清楚建筑位置、占用耕地面积、建设时间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 带头宣传政策,讲清道理

很多农民可能不清楚政策,觉得“办自家的事还犯法”,这就需要村干部做好宣传。可以通过村民大会、大喇叭广播、微信群推送等方式,把政策要求和法律后果讲明白,比如讲清楚占耕地建房会被拆除罚款,低俗演出会被查处,让大家主动配合。有的村还会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进村讲法,用案例说服村民。

3. 带头劝阻制止,及时上报

遇到违规活动,村干部要第一时间劝阻,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看到有人准备在耕地上建祠堂,要立即制止,讲清《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听到有低俗演出团队要来,直接拒绝进村。如果劝阻无效,要及时上报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由上级依法处理。

4. 带头破除陋习,树立榜样

村干部自己要先做到合规,比如自家办婚丧宴严格按规定来,不搞大操大办,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给村民做榜样。有的村规定,村干部要是违规办宴,不仅要公开检讨,还会影响年度考核,这样才能让村民信服。

5. 带头完善机制,长效管理

整治不是一阵风,村干部要牵头建立长效机制,比如制定村规民约,明确违规活动的处罚措施;成立监督小组,让村民互相监督;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比如针对耕地保护,有的村建立了“每周巡查”制度,村干部轮流带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知配合:农民朋友要做啥?这4点要记牢

规范这些活动最终是为了农民好,所以农民朋友也要积极配合,不用觉得麻烦,更不用有抵触情绪,做好这4点就行。

1. 主动了解政策,不踩“红线”

首先要知道哪些事不能做,比如建房前先问清楚能不能批,办宴席前看看村里的规定,遇到有人搞迷信活动别参与。可以多关注村干部发的政策宣传页,或者到村委会咨询,避免因为不懂政策而违规。

2. 合法合规办事,提前报备

要是确实需要办活动,比如结婚办宴席,要提前到村委会报备,说明宴席桌数、彩礼金额等,符合规定才能办。建房、修祠堂等涉及土地的,一定要先办审批手续,拿到许可后再动工,别抱侥幸心理,否则建成了也可能被拆除。

3. 积极参与监督,及时举报

村民是最好的监督员,遇到违规活动可以及时向村干部或村委会举报,比如看到有人占耕地建房,发现有低俗演出,都能举报。现在很多村都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线索核实后还会有奖励,这也是为了保护大家的共同利益。

4. 支持新风正气,改变观念

要主动接受新观念,比如彩礼少点、宴席简单点,日子反而更轻松;不搞迷信活动,靠勤劳双手过日子才踏实。可以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科普活动、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慢慢改变旧习俗。

五、解疑惑:这些情况算不算违规?3个常见问题说清楚

很多农民朋友可能有疑问,比如“自家宅基地建房算不算违规”“正常办婚宴行不行”,这里就把常见问题讲明白,避免误解。

1. 自家宅基地建房,为啥有的算违规?

宅基地建房本身是允许的,但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有审批手续,要向村委会申请,经乡镇政府批准后才能建;二是不超标,不能超出宅基地面积,也不能建多层高楼。如果没批手续就建,或者超出面积,就算违规,会被规范整治。

2. 办婚宴不让大操大办,是不是连正常酒席都不能办?

不是不让办婚宴,而是不让铺张浪费、借宴敛财。正常的婚宴只要符合规定,比如桌数在20桌以内,彩礼在指导价以内,就完全可以办,只是不能搞攀比浪费。村委会还会提供帮助,比如推荐平价婚宴酒店,帮着节省开支。

3. 村里的老祠堂年久失修,能不能翻新?

可以翻新,但有两个前提:一是不能占用耕地,要是祠堂原本就占耕地,翻新前必须先调整用地,办理审批手续;二是要报备,向村委会和乡镇政府申请,经过批准后才能动工,不能私自翻新扩建。

六、看长远:规范整治后,农村会有啥变化?3个好处很实在

可能有人觉得现在管得严了“不方便”,但从长远看,这些规范整治能给农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农民的日子更舒心。

1. 耕地保住了,饭碗更稳了

违规占用耕地的活动被制止,耕地面积能保住,粮食产量有保障,农民的“饭碗”也就更稳了。而且恢复的耕地还能种庄稼、搞种植,增加大家的收入。

2. 负担减轻了,人情更纯了

大操大办、人情攀比被规范,农民不用再为高额彩礼发愁,不用频繁随份子,经济负担轻了不少。人情往来回归本真,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

3. 乡风变好了,生活更舒心了

封建迷信、低俗演出少了,村里的文化活动更健康了,比如广场舞比赛、读书分享会等,大家的精神生活更丰富。村容村貌也会改善,违规建筑拆了,耕地多了,农村会更整洁宜居。

七、总结观点:规范不是限制,而是为了更好发展

1. 规范是守住底线,保护农民利益

不管是保护耕地还是反对迷信,本质上都是在守住农民的利益底线,比如不让耕地被占、不让钱财被骗、不让负担加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保护。

2. 村干部带头是关键,能避免“走过场”

村干部天天和村民打交道,最了解村里的情况,让他们带头负责,能把政策落到实处,避免整治变成“一阵风”,确保长期有效。

3. 农民配合是基础,能凝聚治理合力

农村治理不是“管农民”,而是“靠农民”,只有大家主动配合,才能把违规活动彻底整治掉,共同建设更好的乡村,最终受益的还是农民自己。

本文仅供个人观点参考,具体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及各地农业农村、自然资源部门发布的通知和实施细则为准。

农村这些活动的规范整治是2025年乡村治理的重点,关系到每个农民的利益。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村里有没有这类需要规范的活动,有疑问及时找村干部咨询,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情况留言分享,一起交流。

我每天会分享社保、医保等民生政策和A股分析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社保大白话C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