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讲究孝道文化的国家,古人认为自己出生当日,是母亲受难日,讲究父母在不庆生,指的是父母还健在的话,是不会过自己生日的。等到了老人过了六十岁后,子孙会为老人过寿,并有一定流程,比如举办寿宴(少不了长寿面)、上寿礼、说福入东海寿比南山的吉利话,希望老人长命百岁
中国是讲究孝道文化的国家,古人认为自己出生当日,是母亲受难日,讲究父母在不庆生,指的是父母还健在的话,是不会过自己生日的。等到了老人过了六十岁后,子孙会为老人过寿,并有一定流程,比如举办寿宴(少不了长寿面)、上寿礼、说福入东海寿比南山的吉利话,希望老人长命百岁。
现在过生日流行的过生日流程,结合了西方过生日模式,更增加了几分浪漫与快乐气氛,小孩、大人、老人都可以过生日。过生日时即有中国传统美食,又加宴生日蛋糕,并在蛋糕上插上并点燃蜡烛后,并让主人许愿,等主人许完愿后并吹掉蜡烛,亲人献上祝你生日快乐歌。那么,你知道西方人过生日的有趣小知识么。
西方生日宴,为什么要在生日蛋糕上插蜡烛并点燃呢,为什么要许愿呢?并在许完愿后为什么要一口气把蜡烛吹灭呢?
西方人过生日吃蛋糕、插蜡烛、吹蜡烛的习俗,起源于古希腊,也是古希腊的祭祀月亮女神传统祭祀活动。古希腊人认为在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生日庆典时,只要献出圆形如同满月的蜂蜜食物(生日蛋糕的原型)。古希腊人并在上面插满蜡烛并点燃,然后向女神许个心愿。认为散发烟雾会带着心愿传达给女神,即表达对女神的崇敬,也希望女神帮自己实现心愿。
古希腊的这种做法,传到了罗马并被接受,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其习俗也随之传播到欧洲如高卢、日耳曼和不列颠等地。中世纪晚期,蛋糕重新成为节庆食品,在生日蛋糕上插生日蜡烛,已经根深蒂固。
中世纪德国的儿童生日庆典中,人们坚信点燃的蜡烛是连接人间与上帝的桥梁。若能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代表心愿未被中断,能随着蜡烛烟雾完整地传递给上帝,从而实现愿望。
到了近代西式糕点店为开拓市场,将生日蛋糕与、插蜡烛、吹蜡烛、许愿等捆绑营销。如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的短片《生日派对》就对在生日蛋糕上插蜡、吹烛蜡的传统习俗起到了宣传作用。比如插蜡烛、点燃蜡烛约行为,会让整个生日更加有趣味性、互动性和仪式感。能为生日庆典增添不少欢乐氛围。在主人公许完愿合吹灭蜡烛的环节还能满足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景许,这也是其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之一。在生日宴上分享吃生日蛋糕、插蜡烛、并点燃、许愿、吹灭蜡烛成了西方式生日宴上的标配。
生日蛋糕上插的蜡烛数目有什么讲究呢?
生日蛋糕上插蜡烛的数量,核心含义是以蜡烛记录年岁,即蜡烛数量直接对应主人公的实际年龄。
小孩子过生日,蜡烛数目是按照一岁一烛的插法,可以从蜡烛数目看出小孩个年龄。这样可以引起小孩兴趣,在开兴其参与其中,偷快的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不过年龄较大的长辈过生日(如60岁、90岁)时,插上这么多根蜡烛就不方便了,一般就会用6和0、9和0等数字蜡烛替代对应数量的小蜡烛。数字本身就代表年龄,既简洁又省事,一样可以清晰传递出寿星的岁数。
有的地区,部分人会在对应年龄蜡烛外多插1根,这根额外增加的蜡烛被赋予增寿一岁,多一份好运的寓意,是对寿星健康长寿的额外祝福。
来源:详瑞福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