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龙头复苏!视源股份净利转正,AI赋能转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21:38 1

摘要:2025年10月21日,视源股份董事长王洋面对100余家投资机构,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

2025年10月21日,视源股份董事长王洋面对100余家投资机构,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

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将保持稳健增长,净利润也将企稳回升。

这家市值约280亿元的硬件龙头企业,在经历两年多的盈利下滑后,终于迎来了业绩拐点。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7-9月,视源股份实现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7.79%。

这一数据终结了公司连续多个季度的盈利下滑态势,标志着其经营基本面正在持续向好。

视源股份起步于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业务,经过十余年的战略布局,已在教育科技领域建立起强大的市场地位。

其旗下的希沃(seewo)品牌,如今已成为中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头部品牌。

官方数据显示,希沃的产品已覆盖全国280万间教室,遍布20万所中小学校及2500多所高等院校,服务教师数量超过1000万人

该品牌年收入规模约达50亿元,成为视源股份重要的收入支柱。

在交互智能平板这一核心产品领域,希沃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左右,奠定了其在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入口地位。

以此为基点,视源股份不断拓展产品边界,逐步形成了涵盖录播系统、教学终端等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视源股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推出了自研的教学大模型,并基于此开发了多种智能教育应用。

其中,AI备课助手作为专为教师打造的课件生成工具,能有效帮助教师优化课件制作流程,提升备课效率。

据基于35万份课件的样本分析,使用该工具后,教师每份课件的备课时间平均缩短了1.5小时

截至2025年9月,希沃AI备课助手的激活用户已超过100万,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视源股份还在全国4000多所学校的10000间教室部署了课堂智能反馈系统。

该系统通过4K观察摄像机等终端设备采集课堂数据,利用AI算法分析师生互动情况,自动生成个性化课堂反馈报告,为教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目前,该系统已累计生成反馈报告达45万份。

在深耕教育市场的同时,视源股份积极拓展企业服务市场,打造了面向会议、信息展示、办公协作等场景的MAXHUB品牌。

该品牌年收入已超过15亿元,正在复制希沃在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

视源股份的管理层在多次业绩说明会上强调,公司正“全力推动AI与全产品体系的深度融合”,加速向数字化服务商转型。

这一战略方向的调整,体现了公司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精准把握。

在巩固教育市场优势的基础上,视源股份还将目光投向了家庭学习场景。

公司联合高思教育推出学习机产品,据相关数据,2025年一季度销量已突破5万台,全年预计可实现8亿元收入。

公司致力于构建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教学流程的智能解决方案,旨在提供个性化学习陪伴和家校协同共育的服务体系。

管理层表示,教育AI产品拓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政策加持下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软件增值+硬件溢价”的商业模式,正在为希沃板块注入长期增长动力。

同样的模式也在MAXHUB板块得到应用,期望通过软硬件结合带动软件订阅收入的提升。

视源股份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典型的中国科技企业成长史。

2005年,孙永辉、黄正聪、王毅然三位工程师在广州黄埔科学城联手创业,从一间旧厂房起步,开始研发显示主控板卡。

如今,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仍是视源股份的基础业务。

2024年,该业务出货量达6732万片,占全球总量的32.72%,营收达到66亿元。

在此基础上,创始团队又成功孵化出希沃与MAXHUB两大品牌,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增长引擎。

视源股份的企业文化颇具特色,主张“谁有能力谁做主”。

业内流传着公司“员工不打卡、工资自己定”的说法。

虽有员工澄清此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也承认公司提供了诸多隐形福利,如内部自建三甲标准体检中心,园区幼儿园配备儿科专科等。

目前,三位核心创始人合计持股32.87%,按照公司当前市值计算,价值超过90亿元。

2017年上市后,创始团队逐渐退出日常管理。

2023年4月,1983年出生的王洋从王毅然手中接过董事长职位,完成了从创始人到职业经理人的平稳过渡。

王洋于2007年加入视源股份,从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一路成长,曾担任TV主板业务总经理,直至公司董事长。

2024年财报披露,其个人直接持有15000股,在员工持股计划中拥有180000股,税前薪酬为115.16万元。

虽然创始团队已退出日常管理,但王毅然、黄正聪依然留任董事会。

有视源员工透露,“公司各项决策,创始人仍会参与把关”,确保了公司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视源股份将出海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目前,公司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拓展至100多个国家及地区,交付超过60万台交互智能平板,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

据王洋透露,公司已在印度、美国、荷兰、泰国等地建立子公司,新近开业的阿联酋子公司将成为中东地区的战略支点。

这一全球布局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24年海外市场贡献了57亿元收入,占比约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业务的综合毛利率为24.76%,高出国内市场4个百分点,显示出海外市场更强的盈利能力。

然而,海外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ODM业务承压,2025年1-6月收入下降了18%。

管理层表示,公司正在加快自有品牌在海外的上市与推广节奏,如推出支持多语种的教育AI软件应用Maxhub EasiClass。

公司对海外自有品牌业务长期维持高速增长持乐观态度。

2025年6月中旬,视源股份发起港股IPO申请,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招股书中强调,“东南亚、中东及非洲等海外地区,对教育、企业会议及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需求强劲”,商用显示产品存在巨大增长机遇。

在巩固主营业务的同时,视源股份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2023年7月,公司收购深圳市掌锐电子,借此构建起智能座舱、车灯、车载音响等产品矩阵,目前已为长安、东风等车企提供相关部件。

然而,新业务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

有主机厂人士表示,“王洋曾带队寻求合作,考虑到视源在新业务经验有限,且余力有限,双方并未达成合作。”

这表明公司在向新领域扩张时,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客户认可度的挑战。

尽管如此,管理层在2025年10月21日的投资者交流活动中透露: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势头强劲,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核心客户订单量快速增长,音响、车灯部分定点客户也已陆续量产出货。

除了汽车电子,视源股份最新入局的是机器人业务。

王洋为该项业务定下了“刚需场景优先”的务实原则。

2025年以来,公司已推出四足机器人、柔性操作机械臂等新品,商用清洁机器人正在批量开拓欧洲、日韩及国内市场。

回顾视源股份的财务表现,公司在过去两年经历了盈利下滑的挑战。

2024年,视源股份营收达224.57亿元,净利润却只有9.72亿元,较2022年大幅减少11亿元。

两年多来,几乎每个季度的盈利都呈现同比下跌态势。

这一状况与原材料价格暴涨、产品降价等多重因素有关。

王洋掌印以来,相继遭遇了这些不利局面,公司业绩受到挤压。

正因如此,2025年第三季度利润增速转正显得尤为难得。

目前,视源股份的市值仅为历史高点的30%,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谨慎态度。

然而,随着盈利拐点的出现,以及各项新业务逐步贡献收入,公司的估值逻辑可能面临重构。

从业务结构来看,视源股份已形成了液晶显示主控板卡、教育科技产品、企业服务产品三大支柱业务,并正在培育汽车电子、机器人等新兴业务。

这种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有助于公司平抑单一市场的波动风险,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从一家板卡供应商,成长为智能教育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视源股份的转型之路体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精神与适应能力。

视源股份正通过全球化布局、业务多元化以及AI技术深度融合,开启新一轮的成长周期。

如果这些战略举措顺利推进,视源股份有望迎来全新的扩张期,为公司股东和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