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昭德皇后:陪他逃亡断发换粮,死后帝不再立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21:44 1

摘要:兴元元年(784 年)正月,陕西奉天城外的雪地里,一支狼狈的队伍正顶着寒风赶路 —— 唐德宗李适带着少数随从逃亡,身后是朱泚叛军的追兵。马车上,30 岁的王氏紧紧抱着发烧的太子李诵,又伸手摸了摸德宗冻得发紫的手:“陛下,再坚持会儿,前面就是城固县了。”

兴元元年(784 年)正月,陕西奉天城外的雪地里,一支狼狈的队伍正顶着寒风赶路 —— 唐德宗李适带着少数随从逃亡,身后是朱泚叛军的追兵。马车上,30 岁的王氏紧紧抱着发烧的太子李诵,又伸手摸了摸德宗冻得发紫的手:“陛下,再坚持会儿,前面就是城固县了。”

德宗望着空荡荡的粮袋,叹了口气:“随从们两天没吃东西了,再找不到粮,怕是走不动了。” 王氏沉默片刻,突然摸出头上仅存的银钗,又狠心剪下及腰的长发,塞进随从手里:“拿去,找村民换点热粥和干粮,陛下和太子不能饿坏。”

这一幕,被《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记载下来:“妃侍帝仓皇出幸,至城固,粮尽,妃断发易食以进帝及太子。” 谁能想到,这位在逃亡中断发救君的女子,会成为唐德宗此生唯一追封的皇后,更让他此后二十余年不再立后。

王氏的出身,史料中没有详细记载,但从《旧唐书・后妃传》“妃本仕家女,性仁孝,多才艺” 的描述来看,她大概率出身中小官宦家庭,因才艺出众被选入当时还是奉节王的李适府中。

那是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刚爆发,李适作为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的儿子,正跟着父亲四处奔波。王府里的姬妾们要么抱怨战乱流离,要么忙着打点行李为自己留后路,只有王氏安安静静:李适焦虑时,她弹《清心曲》为他解忧;行军途中缺医少药,她用家传的偏方给士兵治小病;甚至李适的衣物破了,她也亲手缝补,从不让下人代劳。

“你不像其他女子那样怕苦。” 有次李适看着她缝补好的战袍,突然说。王氏笑着答:“乱世里,能和殿下一起活着,就不苦。”

这份 “不叫苦” 的坚韧,让李适对她越来越依赖。上元二年(761 年),王氏为李适生下儿子李诵(后来的唐顺宗),李适欣喜若狂,当即把她升为 “孺人”(唐代王爵姬妾的中级封号)。此时的两人,还不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是更残酷的战乱与逃亡。

宝应元年(762 年),安史之乱平定,李适被封为鲁王,后来又晋封雍王,王氏也跟着升为 “良娣”。可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吐蕃又趁唐朝虚弱入侵,长安一度被占,李适带着王氏和李诵再次逃亡。

逃亡途中,李诵突然染上天花,高烧不退。王氏抱着儿子,昼夜不离地照顾:白天用冷水浸湿手帕敷在他额头降温,晚上坐在床边哼着家乡的童谣,自己几天几夜没合眼。《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太子遇疾,妃亲调药膳,衣不解带者月余。” 直到李诵退烧,王氏自己却瘦得脱了形。

李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握着她的手说:“以后不管多难,我都不会丢下你和太子。”

大历十四年(779 年),唐代宗去世,李适继位为唐德宗,王氏被封为 “淑妃”,主持后宫事务(当时未立皇后)。成为淑妃的王氏,依旧保持着低调:她从不为家人求官,后宫有妃嫔犯错,她也总是从轻处理,劝德宗 “乱世刚过,后宫宜稳”。德宗对她愈发信任,连朝政上的烦心事,都愿意跟她说说。

贞元元年(785 年),一场更大的危机爆发 —— 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占领长安,德宗被迫带着王氏、李诵和少数随从逃亡,这就是开头那一幕。

逃亡路上的艰难,远超想象:叛军追得紧,随从们不断失散;天寒地冻,粮食很快耗尽;德宗的长子宣王李谌还染了病,王氏既要照顾德宗,又要照料两个孩子,常常一天只吃几口冷粥。

到了城固县时,粮食彻底没了,德宗饿得头晕眼花,王氏看着丈夫苍白的脸,狠心剪下长发 —— 在唐代,女子的头发和首饰是重要的私产,她用头发换了半袋小米和几碗热粥,第一时间端给德宗:“陛下先吃,我和太子不饿。”

可长期的劳累和饥饿,早已拖垮了王氏的身体。就在抵达城固县的第三天,王氏突然咳血,高烧不止。德宗急得团团转,派人四处找医生,可战乱中哪里有像样的医者?王氏躺在简陋的民房里,拉着德宗的手说:“陛下,臣妾怕是不行了…… 太子还小,您要好好照顾他,别为臣妾难过。”

贞元元年(785 年)二月,王氏在城固县去世,年仅 31 岁。德宗抱着她的遗体,哭到几乎晕厥,《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帝痛悼久之,辍朝五日,追赠为皇后,谥曰昭德。” 这是德宗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追封后妃为皇后。

王氏去世后,德宗把她的灵柩暂时安放在城固县,直到叛乱平定后,才迎回长安,葬在靖陵(德宗后来的陵墓)旁。此后二十余年,大臣们多次上奏请立皇后,德宗都拒绝了:“朕已有昭德皇后,此生不再立后。”

他还常常对着王氏的遗物发呆 —— 那支她没来得及换粮的银钗,她亲手缝补的战袍,甚至她弹过的古琴,都被他珍藏在宫中。有次太子李诵劝他:“父皇,后宫不可无主,您还是立一位皇后吧。” 德宗摇摇头:“你母亲在时,后宫安稳;她不在了,谁也担不起这个位置。”

《资治通鉴》还记载了一件事:贞元二十年(804 年),德宗病重,弥留之际,还拉着李诵的手说:“朕要去见你母亲了…… 告诉她,朕没辜负当年的承诺,好好照顾了太子,也守住了大唐的江山。”

贞元二十一年(805 年),德宗去世,与昭德皇后王氏合葬靖陵。这对历经安史之乱、朱泚之乱的患难夫妻,终于在地下团聚。

在唐代后妃中,昭德皇后王氏不算最出名的,但她的 “贤” 与 “韧”,却被史料反复称赞。《旧唐书・后妃传》评价她:“妃在乱离中,事帝尽孝,抚育太子有恩,可谓贤矣。”《新唐书》也说:“昭德皇后仁而有节,患难与帝相终始,非寻常后妃可比。”

她没有武则天的野心,没有杨贵妃的盛宠,却用二十余年的陪伴,在乱世中给了德宗最坚实的支撑 —— 安史之乱时的安抚,吐蕃入侵时的坚守,朱泚之乱时的断发换粮,每一件事,都让德宗难以忘怀。

她的一生,短暂却厚重:从王府姬妾到太子妃,再到死后追封的皇后,她没享过多少太平日子,却用坚韧书写了 “患难夫妻” 的真谛。而德宗二十余年不再立后的执念,也让这段乱世情缘,成为唐代历史中一抹温暖的亮色。

来源:酥糖去探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