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没听错,一个面积只有北京1.6倍、人口1400多万的小国,居然在战场上正面打败了非洲“地广人多”的大国刚果金(人口一个多亿、国土230多万平方公里),这听着都像是神话。
今年初,虽然国内媒体没怎么报道,但真的是震惊世界——卢旺达军队花了四天时间就把刚果金的防线打穿了!
你没听错,一个面积只有北京1.6倍、人口1400多万的小国,居然在战场上正面打败了非洲“地广人多”的大国刚果金(人口一个多亿、国土230多万平方公里),这听着都像是神话。
但更离谱的还在后面。
战火烧到哪,刚果金老百姓不是逃命,反而是夹道欢迎卢旺达军队:送水送饭,热情得很。为啥?因为卢旺达军人纪律太好了,进城第一件事不是抢东西,而是打扫街道、修路修房,军官讲话和和气气,给人一种“军爱民、民拥军”的既视感。
更神的是,有被俘的罗马尼亚雇佣兵说,卢旺达军官在讲话时的风格,活脱脱像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宣传语录。这还不算,刚果金士兵每月工资才700块人民币出头,而卢旺达阵营竟然给战俘发白馍馍——你说这让谁不动心?于是很多士兵扔枪投降,甚至有288名白人雇佣兵成建制投降,堪称非洲战争史上的“名场面”。
那问题来了:卢旺达,怎么突然就这么能打?
其实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1990年开始,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就开始搞军队现代化,把《孙子兵法》《论持久战》翻译成卢旺达语,发到军队当教材。很多军官还到中国留学,接受正规军事训练。
现在卢旺达军队装备全套中国货,从红箭反坦克导弹到战隼无人机,统统都是“中国制造”。甚至连指挥系统都用“中国犀牛系统”,信息化水平甩刚果金好几条街,而刚果金那边,军队还停留在“土办法”阶段。
不过呢,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卢旺达为什么出兵刚果金,真正的原因还得从一个叫M23的组织说起。
M23的故事得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说起。当年大量胡图族人逃到了刚果金东部,组成了反政府武装。后来这些人被纳入刚果金政府军。但到了2012年,一部分人又闹翻了,重新组建了M23武装组织。
名字“M23”来源于当年签署和平协议的日期——3月23日。
之后这帮人和政府军打来打去,折腾了好几年。2013年,M23被赶回卢旺达,原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结果卡加梅总统开始秘密支持M23,这里面可是有资源利益的大算盘。
你可能不知道,M23控制的鲁巴亚地区盛产钽矿,这是制造高端电容器的重要原料。刚果金更是有“世界资源仓库”之称,美国人估算,他们国家地下的矿藏价值高达24万亿美元!
这么多资源,谁不眼红?卡加梅一看,机会来了!
于是,2024年初,刚果金政府联合南部非洲共同体(SADC)准备清剿M23。结果没打赢,反而让M23卷土重来,连北基伍省省会戈马和南基伍省的一堆要地都被占了。
就算国际社会喊停火,M23也根本不鸟你,协议签完第二天照样打。
这就成了个争议点。
有人说卢旺达这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但也有人觉得,在非洲这种政治体制五花八门、治理混乱的地方,“打烂仗的反而更像侵略”。
刚果金表面上是半总统制,可政府腐败、军队混乱,国内武装组织百来个,跟“散装”差不了多少。军队虽说有15万人,可战斗力堪忧,指挥系统一塌糊涂。
反观卢旺达,卡加梅搞经济、练军队,发展得风生水起,军队战斗力爆表,动了扩张的心思也不奇怪。
这下可不得了了。
中美俄三家罕见达成共识:都表态支持刚果金主权,反对卢旺达扩张。
法国、英国、德国也纷纷暂停援助,研究制裁。就连之前被刚果金总统骂过的法国,这次都站队刚果金。
卡加梅本来想借着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分散注意力,趁乱搞点大动作,结果还是被盯上了。
有人看到卢旺达军队用的是中国装备,就开始甩锅给中国,这就有点离谱了。
中国在刚果金的投资,大多是资源换基础设施的模式,搞的是正经生意,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武装冲突。
就算卢旺达用了中国的无人机,那也不能赖中国吧?你不能因为你用AK打人就说苏联支持你一样。
中国一直主张和平,不搞殖民、不搞扩张,这场战争跟中国没半毛钱关系。
其实说到底,非洲如今的乱局,很多是殖民时代埋下的雷。
当年殖民者强行划界、制造民族对立,离开后又丢下一堆“看起来像民主”的政治制度,可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管你开没开会?
卢旺达、刚果金这些国家至今还在为殖民创伤买单。资源多,却开发不了,反而成了冲突的根源。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讲的是合作共赢,讲的是互利互惠。非洲想真正富起来,不能再靠抢、靠打,而是要靠实干、靠担当。
不然,就算坐在金山上,到头来还是要饭吃。
来源:球哥开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