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传媒否认与迪丽热巴切割:顶流博弈下的契约迷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20:46 1

摘要:一个简洁的“假”字,在2025年秋末的娱乐圈投下了一颗石子。嘉行传媒官方微博对“迪丽热巴即将切割”的网传消息给出明确否认,寥寥一字的回应,既未附带更多解释,也未披露合约细节,反而让这场持续数月的顶流经纪拉锯战,再次陷入更耐人寻味的迷雾。

一个简洁的“假”字,在2025年秋末的娱乐圈投下了一颗石子。嘉行传媒官方微博对“迪丽热巴即将切割”的网传消息给出明确否认,寥寥一字的回应,既未附带更多解释,也未披露合约细节,反而让这场持续数月的顶流经纪拉锯战,再次陷入更耐人寻味的迷雾。

时间回溯到2015年,彼时初露锋芒的迪丽热巴签约嘉行传媒,成为杨幂之后公司力捧的核心艺人。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灵动娇俏的凤九出圈,到《漂亮的李慧珍》拿下国民度,嘉行的“流量孵化”模式与迪丽热巴的颜值天赋形成完美契合,短短几年便将她推向90花顶流宝座,双方共同缔造了内娱经纪合作的经典范本。那些年,“嘉行大礼包”虽曾为她带来持续曝光,但也逐渐显露出局限——粉丝口中“同质化偶像剧扎堆”的争议,为后来的分歧埋下伏笔。

裂痕的显现,始于迪丽热巴对职业路径的重新规划。随着行业审美转向,她迫切希望摆脱“流量花瓶”标签,《利剑玫瑰》中缉毒女警邓妍的角色便是明确信号:提前三个月接受特警训练,亲身上阵追车戏导致膝盖瘀青,这部央视定制剧以1.5%的首播收视率,证明了她转型正剧的潜力。但据业内透露,嘉行更倾向于维持其“综艺+甜宠剧”的商业变现模式,双方在剧本选择、资源配比上的分歧逐渐公开化。粉丝的不满更是雪上加霜:2023年迪丽热巴商业代言仅15个,远低于同期一线女星25+的平均水平,国际高奢资源被置换为国产美妆代言的传闻,让“资源压制”的声浪愈演愈烈。

合约倒计时的节点,让这场博弈更具戏剧性。网传双方签约的长约将在2027-2028年间到期,而迪丽热巴的提前布局早已暗流涌动:组建独立公关团队、注销与嘉行关联的企业、注册“楼兰公主”相关商标,一系列操作与当年杨幂出走前的布局高度相似。更耐人寻味的是资本层面的微妙反应:解约传闻发酵时,嘉行参投的《慕胥辞》放出“女灵主手持解约书”的剧照,华策影视股票逆势上涨2.3%,各方势力的默契互动,让“切割”传闻从单纯的艺人合约问题,演变为内娱经纪模式变革的缩影。

嘉行的否认,本质上是这场博弈的阶段性表态。对嘉行而言,在杨幂出走后,迪丽热巴仍是公司艺人经纪业务的核心支柱,其个人IP衍生的销售额已占公司总营收的半数以上,失去这位顶流将直接冲击股价与项目融资。而对迪丽热巴来说,即便转型意愿强烈,独立门户面临的招商压力、资源衔接等问题,也让“体面过渡”比“骤然切割”更具现实意义。这种相互依存又彼此博弈的关系,让“否认切割”成为当下双方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如今,迪丽热巴的待播剧《枭起青壤》《慕胥辞》热度居高不下,嘉行仍在为其影视项目站台宣传,表面的合作仍在继续,但内娱的规则早已改变。传统经纪公司“保姆式管控”的模式正在崩塌,顶流艺人的个人IP价值已逐渐超越公司赋能,“IP合伙人”成为更具可持续性的合作形态。这场持续发酵的契约迷局,终局或许不是非黑即白的“解约”或“续约”,而是内娱艺人与经纪公司权力关系的重新定义。

当聚光灯褪去,这场博弈的核心早已超越个人选择——它关乎一个顶流演员突破桎梏的渴望,一家经纪公司适应行业变革的挣扎,更关乎整个行业从“流量至上”到“价值回归”的必然转型。迪丽热巴与嘉行的未来走向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内娱再也回不到那个仅凭一纸合约就能绑定彼此命运的时代了。

需要我帮你补充具体的行业数据、粉丝维权事件细节,或者将文章调性调整为更犀利的娱乐评论风格吗?

来源:果果说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