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奥数系列辅导之三:西工大附中丘班奥数选拔赛试题,整套试卷保姆级纯原创不同解法详细解析,供六年级拓展思维,请家长关注持续更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19:11 1

摘要:共17道大题。侧重考察抽象分析能力,有的题带有初高中色彩,难度不算小。

本套试卷是西工大附中丘成桐少年班数学选拔赛。

共17道大题。侧重考察抽象分析能力,有的题带有初高中色彩,难度不算小。

这里有纯原创详细解析。我尽量提供多种原创解法。

刘老师不设置付费阅读,请持续关注刘老师更新。

综合题(二)第12题

12.长方体容器中已按如图方式置放了一些棱长为2cm的正方体,如果再用若干个棱长为2cm或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恰好填满整个长方体容器,那么还需要这样的正方体至少(请先独立思考、不看答案)块。

从附图看,大长方体高是10cm,底面长和宽分别是8cm、6cm。

题目问还需棱长为2cm或棱长为3cm的小正方体至少多少块。

“至少”的意思是,尽量多用棱长为3cm的。还要满足“恰好填满”。

请注意随时查看附图。从后侧墙壁打开缺口。

题目在后侧墙壁和左侧墙壁交界处竖直堆叠了5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

这样,在紧贴后墙上,剩余宽度为4cm。棱长为3cm的不能考虑。

所以,在后墙上,只能继续从底层往上堆叠8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贴满后墙。

再说最底层。

从附图看,最底层剩余空白为6cm×4cm。

这里的4cm,决定着不能摆放棱长为3cm的正方体。

所以,最底层只能继续摆放6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堆满底层。

贴满后墙,堆满底层,此时情形如下图。

以上,贴满后墙用了8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堆满底层用了6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这是根据不留缝隙必须的操作。

往下看大正方体剩余空间:

剩余空间是个长方体:底面为6cm×6cm的正方形,高为10-2=8(cm)。

既然底面的长和宽都是6cm,这就可以用棱长为3cm的小正方体了。

很明显,在6×6×8的空间内,棱长为3cm的小正方体,可以堆叠两层,每层4块,共8块。

那么剩余空间为6×6×2。剩余高度为2cm。

这个高度恰好可以摆一层棱长为2cm的正方体。摆多少块?

(6×6×2)÷(2×2×2)=9(块)。

综上,贴满后墙用了8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堆满底层用了6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棱长为3cm的正方体堆叠两层用8块;最后用9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恰好铺满。共用掉正方体31块。这就是最少状态了。故答案为31。

【感悟】

大家说,最初状态,共摆放了多少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

显然是10块。

然而,我辅导的学生说,网上搜得的答案,都说最初摆放了9块。这太可笑了!

所以,我强烈建呼吁:别搜答案,坚持自己思考。

我历来给出的答案绝对纯原创。

要有自己的见解,抄来抄去读者一看就知道,轻信盲从有时无益。

本题也可换个思路解决。

3),已经摆放了10块棱长为2cm的正方体,故剩余体积为480-23×10=400(cm3),400÷33=14•••22,即剩余体积400cm3如果全用棱长为3cm的正方体填充,可填14块,还剩余22cm3,再填棱长为2cm的正方体,会有空隙。如果设400cm3的空间内填棱长为3cm的正方体m块,填棱长为2cm的正方体n块,则有27m+8n=400。

8的倍数,个位数字可能是0、2、4、6、8,

27的倍数,个位数字可能是7、4、1、8、5、2、9、6、3、0,

相加等于400,则27的倍数的个位数字不能是奇数。

就是说,m必须是偶数,且小于14。

那就让m分别等于12、10、8、6、4、2,试一试。

只有当m=8时,由27m+8n=400知n=23,符合题意。

故所摆放的最少正方体情况是:棱长为2cm的正方体有10+n=33(块),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有m=8块,最少共计31块。

综合题第13题

13.若=+,其中ab为自然数,且ab,那么满足条件的ab一共有(请先独立思考、不看答案)组。

【点拨】我提供两种解法,解法一侧重分析推理,解法二侧重变形重组。

不能各为,那样ab就相等了。

ab的取值,注意3、7、21的倍数。

综上,满足条件的ab一共有4组,分别为①a=11,b=231;②a=12,b=84;③a=14,b=42;④a=15,b=35。

解法二:由=+得若=,

故21(ab)=2ab

两边同乘以2得42(ab)=4ab

即4ab-42a-42b=0,

两边同加441,得:

4ab-42a-42b+441=441,

即(2a-21)(2b-21)=441,

平心而论,这种变形,别说六年级,恐怕九年级同学也不一定想出来。没法,这就是奥数。

走到(2a-21)(2b-21)=441,自然想到分解441。

441=1×441=3×147

=7×63=9×49=21×21。

ab舍去21×21。

①若2a-21=1、2b-21=441:

解得a=11,b=231。

②若2a-21=3、2b-21=147:

解得a=12,b=84。

③若2a-21=7、2b-21=63:

解得a=14,b=42。

④若2a-21=9、2b-21=49:

解得a=15,b=35。

综合题第14题

14.一个四位数M,若它的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差等于4,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差等于3,则称这个四位数M为“雁塔数”。某“雁塔数”M的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和的2倍与十位数字及个位数字的和记为P,千位数字与3的差记为Q,若能被7整除,则满足条件的M最大为(请先独立思考、不看答案)。

【点拨】紧扣题意,他说一句你列一句。

“千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差等于4”,可设千位数字为m,百位数字为(m-4),m≥5,

“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差等于3”,可设十位数字为n,个位数字为(n-3),n≥3,

题目要求这样的四位数最大,所以我们设千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4,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3。

由题意,P=2[m+(m-4)]+n+(n-3)=4m+2n-11,

=,题目说这厮能被7整除。

做到这,就算尽力了。往下的变形和分类讨论,才是短兵相接、能力的较量。



所以这样的四位数是8474。要求最大,确定了千位数字是8,十位数字是7,八千多就最大,往下啥都不用再试了。

本文是整套试卷详细讲解的第三篇。剩下的一篇请家长关注更新。

这套卷有难度。但,现在六年级也有不少同学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

想提高分析能力、提高数学的同学,可关注刘老师的免费讲解。

作者简介

中共党员,高中教务主任,常年兼任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中考数学命题组成员。

专注教育领域,持续发布小升初、中考、高考压轴大题的多角度原创详细权威解析,力求篇篇经典。不卖课、不带货、不卖资料,干干净净免费传播知识。

发文涉及科目主要有小升初奥数、中考、高考数学,物理,化学,偶尔也有英语,作文。

到了初中、高中,俺依然是您的良师益友。

期待您的评论、点赞、收藏、分享。

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来源:诺诺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