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2分钟就改判的那声哨响,让所有人意识到,这场国家德比不会按常规剧本走。
第2分钟就改判的那声哨响,让所有人意识到,这场国家德比不会按常规剧本走。
比赛在伯纳乌打响,第262次对决,皇马和巴萨只差1场胜负,如今每一次碰撞都等于积分榜上的一座山。
维尼修斯开场倒地,本已指向点球,却被VAR叫停;五万名主队球迷从欢呼瞬间变成质疑,气氛被直接点燃。
针对巴萨来说,这个改判像救命符,因为他们赛前已经落后4分,一旦再输,次日醒来就是5分深坑。
哈维排出孔德、埃里克·加西亚的防线,想用速度换安全。
可仅仅20分钟,漏洞就被撕开。
贝林厄姆从后腰区域送出直塞,姆巴佩压哨式启动,小角度推射,皮球钻入远角。
皇马先声夺人。
贝林厄姆为什么能在拥挤的人墙中找到空当?
他的习惯是前插前两步突然回撤半步,带走盯防后再加速,这套跑位本场被重复三次,巴萨却始终没学会。
再不看懂他,你会损失下一场的底牌。
失球后的巴萨并未崩盘。
第38分钟,拉什福德左路送球,费尔明前插爆射把比分拉平。
皇马防线瞬间静默,安切洛蒂摊手低语,显然不满意卡马文加在肋部的补位。
但上半场收尾阶段,巴萨的老问题又来了。
角球解围不远,皇马二次吊入禁区,米利唐高点摆渡,贝林厄姆后点包抄,轻松推空门。
整条防线盯球不盯人,孔德回头已晚。
这个球不是偶然:巴萨本季已被二次进攻破门4次,定位防守的注意力依旧薄弱。
直接抄作业,明天就盯对方二点,你的球队都能少丢一个。
易边后VAR再次抢镜。
埃里克·加西亚手臂张得过大被判点球,姆巴佩站在12码前,却把球踢向了什琴斯尼的掌心。
法国前锋一脸懊恼,他本场三次越位进球被吹,加上点球不中,评分只能停在7.5。
对比之下,贝林厄姆亮度爆表。
全场传球成功率93%,对抗成功8次,抢断3次,射门2次全部命中门框范围。
西甲10场8球3助,他不是单纯的得分机器,更像攻守枢纽。
安切洛蒂赛后直言,把他放在前腰是本赛季最正确决定。
巴萨错过的最好机会出现在第89分钟。
孔德断球后一路狂奔,只剩库尔图瓦,结果推射角度过正,被比利时门神挡出底线。
丢掉这次机会,巴萨也丢掉了最后的希望。
补时阶段佩德里犯规吃到第二张黄牌,被罚离场,球队人数劣势彻底锁死比分。
此役后皇马积分来到27分,领先巴萨5分,也领先第三的球队6分。
十轮过后能把直接对手甩开,这在西甲意义重大。
原因在于冬窗前强强对话不多,皇马如果保持稳健,很可能在圣诞节前确立两位数优势。
巴萨输球的根源还是防线。
十轮联赛丢12球,丢球方式集中在定位球和肋部渗透。
孔德与埃里克·加西亚搭档缺乏默契,身后空档被维尼修斯疯狂利用。
哈维需要做的不仅是补强,还要重塑防线的默契度,否则下一次出现在欧冠淘汰赛时,漏洞会被无限放大。
VAR的多次介入同样放大了外界的焦虑。
3粒进球被吹,1粒点球取消,让比赛节奏断断续续。
对于球队,适应这种节奏已成必修课;对于球迷,或许只能学会在屏幕前多等几秒再庆祝。
本场也带来两个启示:第一,贝林厄姆的前插已经成为皇马新的制胜模式;第二,巴萨的后场传控不再安全,转身慢的中卫在高位防守下风险巨大。
教练组若不立即解决,下一个就会被爆破。
从个人表现说起,什琴斯尼用8次扑救守住了巴萨最后的体面,他扑出点球时,所有队友冲上前却没给到支援的拥抱,这细节反映了团队焦躁。
反观米利唐,尽管数据不耀眼,面对费兰和拉菲尼亚时几乎没有被过,头球助攻更是关键,在皇马这叫隐性MVP。
再看场外。
转播镜头频繁对准看台,俱乐部高层全部到场,说明国家德比依旧是商业与声望并重的超级舞台。
一场胜利能让股价、赞助、门票多方面水涨船高,这也是皇马必须赢的原因。
对于普通球迷,这场比赛最值得学习的是节奏管理。
皇马在进攻时不躁,在防守时敢于快节奏反抢;巴萨则在丢球后立刻陷入不必要的横传。
想提高的业余球队,可以无脑复制皇马的五秒反抢原则,丢球后全队向球点收缩,迫使对方二次启动,成功率直线上升。
最后一点,贝林厄姆9分封神并非昙花一现。
自七月底热身赛起,他已在对强队的6场正式比赛贡献5球2助。
更重要的是,他的存在感让皇马不再依赖本泽马式的支点,而是多点开花。
如果你还把皇马看成防反老派球队,那就落伍了。
全网独家,内部流出,马上删:皇马下一步计划是让贝林厄姆、罗德里戈、维尼修斯组成流动三前腰,加速对阵深防的破解。
这套思路值得每一支渴望升级的球队借鉴。
结尾送给所有在深夜追球的人:真正的豪门不是不会输,而是在90分钟任何时刻都能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下一场国家德比,还会更猛。
来源:雾中赏荷的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