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年前的忠告,李在明一直铭记在心,到现在不敢越雷池半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7 20:17 1

摘要:韩国政坛这几年的事儿,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尤其是从中韩关系入手看,尹锡悦那时候的折腾和李在明现在的稳当,形成鲜明对比。两年前,也就是2023年6月,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跟当时还是反对党领袖的李在明见面时,说了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赌美国赢、中国输的人,

韩国政坛这几年的事儿,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尤其是从中韩关系入手看,尹锡悦那时候的折腾和李在明现在的稳当,形成鲜明对比。两年前,也就是2023年6月,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跟当时还是反对党领袖的李在明见面时,说了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大意是赌美国赢、中国输的人,以后准得后悔。这话一出,当时闹得沸沸扬扬,韩国政府还召见了邢海明,觉得这是干涉内政。可李在明从那以后在外交上特别小心,尤其对华政策上,从来不乱来,到现在当上总统了,还在坚持这个,不敢轻易碰红线。

尹锡悦上台后,韩国外交明显偏向美国那边,2023年4月,他接受路透社采访,把台海问题跟朝鲜半岛比,说这是全球性议题,韩国和国际社会都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这话直接戳到中国痛点,中国外交部马上回应,说台湾是内部事务,韩国别瞎掺和。没两天,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就召见韩国驻华大使郑在浩,郑重警告韩国在涉台问题上要谨慎,不然影响双边关系。韩国那边不服气,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张虎镇反过来召见邢海明,说中方批评尹锡悦是外交失礼。这来来回回的召见,让中韩关系一下子凉了半截,经济上韩国企业也感受到压力,对华出口数据那几个月有点下滑。

尹锡悦的这些操作,让韩国在中美之间站队太明显,国内反对声音也不小。李在明作为民主党党首,当时就批评尹政府的外交太激进,容易把韩国拖进麻烦。到了6月8日,邢海明在首尔官邸见李在明,这次会面本来是私下聊聊中韩合作和半岛问题,结果邢海明直言不讳,说有些人赌中国输,这是误判历史大势,以后会吃亏。这话明显针对尹锡悦的亲美路线,李在明听了也没反驳太多,只是强调韩国需要平衡外交,以国家利益为先。会面后,韩国执政党人民力量党跳出来骂李在明太软弱,说他跟中国大使见面是外交灾难,还直播了部分内容,让舆论更乱。

中方对韩国政府的反应也没客气,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又召见郑在浩,重申邢海明的表态是中方立场。韩国媒体分成两派,保守派说这是中国战狼外交,进步派觉得尹锡悦先挑事儿。经济数据上看,2023年6月韩国对华出口同比降了2.5%,半导体行业特别受影响,因为中国是韩国最大市场。这事儿闹大后,尹锡悦在国会辩护,说他的台海表态是为维护地区稳定,但民主党议员反击,说这牺牲了韩国利益。邢海明后来还去韩中企业家论坛,强调互利合作,别政治化。李在明在党内会议上说,这次交流有助于修复关系,避免韩国被孤立。

而摩擦没就这么停下,下半年还继续。7月,尹锡悦去北约峰会,又重申反对改变现状,暗指台海,中国通过渠道表达不满。8月,中韩外长王毅和朴振通话,朴振承诺加强沟通,但信任没完全恢复。9月,韩国企业协会访华,谈供应链,但台海阴影还在。

进入2024年,关系还是起伏不定。1月,尹锡悦新年讲话重申韩美同盟核心,中国媒体评论他忽略平衡。2月,韩国加入美国芯片联盟,中国召见大使表达关切。3月,李在明访华,跟中方官员聊经贸,说韩国不介入台海。4月,国会选举民主党大胜,李在明影响力上来。5月,尹政府推萨德升级,中国抗议。6月,中韩建交纪念低调办。7月,尹锡悦访日强化韩美日合作,中国说要维护和平。8月,经济对话恢复,但政治信任不够。9月,尹锡悦联大发言避谈台海。10月,韩国对华投资回暖。11月,尹锡悦国内压力大,腐败调查开始。

然后就是2024年12月3日晚上的大戏,尹锡悦突然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说是为了打击反国家势力,还指责中国和朝鲜干预韩国选举,李在明和民主党涉嫌在中国支持下上台,想把韩国变成中朝殖民地。他那份62页辩护文件里,列了所谓证据,比如民主党跟中国接触记录。结果国会4日凌晨就否决了戒严,尹锡悦赶紧撤回。12月12日,他全国讲话辩解,说戒严是为揭露外部干扰,中国外交部回应震惊,否认一切指控。12月14日,国会通过对尹锡悦弹劾,暂停他职权。2025年1月15日,尹锡悦被捕,关在首尔拘留所,罪名包括叛乱。3月8日,法院批准保释,他出来但居家监视。4月4日,宪法法院8比0通过弹劾,尹锡悦正式下台。

4月8日,韩国政府宣布6月3日补选总统。选举那天,投票率创28年新高,计票结果李在明以49.42%胜出,对手金文洙39%左右。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6月4日确认,任期从当天早上6时21分开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发贺电,说期待韩美日合作深化。李在明就职演讲说要结束混乱,防军事干预,重振经济,推动跟朝鲜互惠交流。他重申韩美联盟是基础,但中韩关系也重要,要修复对华交往。

李在明上台后,对华政策果然回归务实。他承诺推行实用外交,不管是中国、美国、日本还是俄罗斯,韩国都得跟这些国家搞好关系。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对半岛安全有重大影响,前政府搞坏了关系,他要修补,加强战略伙伴框架。这跟文在寅时期的路线差不多,对手批评他亲华,他反击说外交得从国家利益出发,随便贴标签不对。

在台海问题上,李在明态度明确,韩国别深陷。他在选举集会上说,海峡两岸的事跟韩国没关系,韩国专注发展,对大陆和台湾说声谢谢就行。2025年接受时代周刊采访,问台海冲突韩国帮不帮台湾,他说等外星人入侵地球再想,强调韩美同盟是安全支柱,但韩国不会把所有筹码押美国一边。这跟尹锡悦对比鲜明,后者把台海国际化了。

李在明还说,对朝政策别成政治工具,以半岛和平统一为核心,分阶段推无核化,加强韩美防御,应对朝鲜非对称威胁。分析说,李在明比文在寅谨慎,低调,对半岛问题论述少,既不主动求突破,也不像尹锡悦那么敌对。现在南北关系撕破脸,加上特朗普因素,不确定性大,李在明策略是大选前低调,上台后寻机会。

上任几个月,李在明外交动作不少。6月跟美国总统通话,谈关税,民主党备了多套方案,应付美国压力。修复中韩,他推动对话,经贸合作回暖。半岛问题保持低调,观察时机。萨德等具体事儿,还在看能不能回文在寅路径。尹锡悦下台结束乱局,李在明高票当选,说明民心向他,有助于团结韩国。尹锡悦任上亲美亲日过头,在对中俄和半岛问题上走极端,李在明踩刹车,有助于缓和中韩紧张和半岛局势,给地区太平添份力。

到现在2025年10月,李在明外交还是稳字当头。8月,他去华盛顿见美国官员,谈同盟,但没松口台海。9月,APEC峰会前,他说要务实外交,平衡中美。10月,韩国主办活动,他强调跟中国合作重要,避免对抗。分析说,李在明记得两年前邢海明的话,不敢越界,韩美同盟是根基,但他不像尹锡悦一条道黑,全押美国。现实中,韩国经济依赖中国,半导体出口大头在中国市场,贸然对抗吃亏。

整体看,这事反映大国博弈下小国困境。尹锡悦激进路线,让韩国付出代价,经济下滑,关系紧张。李在明吸取教训,务实低调,避免雷区。两年前那忠告,像警钟,让李在明明白,赌中国输风险大。未来,中韩关系能不能彻底回暖,还得看李在明怎么操作萨德、芯片等敏感点。但至少现在,他没越雷池,外交上稳扎稳打,给韩国喘口气机会。

来源:盛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