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丰收里看中国:粮满仓廪处 风光入画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19:23 1

摘要:秋分至,稻浪涌,从东北的金色麦海到西南的千亩良田,从乡村非遗展演到智能农机秀,神州大地铺开一幅“粮满仓、人欢笑、文韵长”的丰收长卷。这卷风光里,藏着中国农业的硬核实力,浸着农耕文化的鲜活底蕴,更写着乡村振兴的壮阔前景。

秋分至,稻浪涌,从东北的金色麦海到西南的千亩良田,从乡村非遗展演到智能农机秀,神州大地铺开一幅“粮满仓、人欢笑、文韵长”的丰收长卷。这卷风光里,藏着中国农业的硬核实力,浸着农耕文化的鲜活底蕴,更写着乡村振兴的壮阔前景。

粮满仓廪是丰收节最厚重的底色,科技赋能让“颗粒归仓”有了坚实支撑。2025年早稻产量达570.3亿斤,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的成绩单,背后是农业科技的全方位护航。河南漯河的田野上,无人机连片作业既节省成本又筑牢丰收防线;四川广汉的免耕带旋播种技术,让小麦单产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从高产品种培育到智能装备普及,科技如同给农业装上“加速器”,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策落地为金灿灿的收成,让1.4万亿斤粮食目标有了最扎实的底气。

好风光不止于田野,更在于农文旅融合催生的乡村新活力。今年丰收节延续“1+2+N”活动模式,全国3000多场次活动让城乡互动愈发紧密。湖南沙洲村的特色活动与“大地艺术季”相映成趣,西安临潼的石榴采摘游让市民既能亲摘鲜果又能认领果树。这些活动打破传统农业边界,将“卖农产品”升级为“卖体验、卖文化”,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带火了乡村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让丰收从农民的“独角戏”变成全民共享的“嘉年华”。

文化传承为丰收风光注入灵魂,让节庆有了穿越时空的生命力。丰收节从来都是农耕文明的“活态课堂”:河南兰考的农耕技艺体验让游客读懂“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山东招远的主会场上,非遗美食展示与智能农机展区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对话。农民登台晒喜报、唱民谣,老手艺在体验中传承,新故事在欢歌中书写,农耕文化在与时代元素的碰撞中焕发新生,成为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

粮满仓的硕果,是“三农”发展的硬实力;好风光的图景,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当科技为农业赋能、文化为乡村铸魂、消费为发展聚力,丰收早已超越季节的限定,成为汇聚丰收喜悦、放大丰收价值、延续丰收希望的重要载体。

金秋的风里,既有粮食入仓的踏实,也有乡村振兴的希望。这样的丰收风光,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更值得我们共同守护。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