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遗憾的是,在十几年前,这位漂亮的女主持人却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并且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提起上海台音乐频道的美女主持人,朱学虹绝对是绕不开的存在。
她和另一位主持人朱桢所主持的节目《朱朱读信》也一直都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
然而遗憾的是,在十几年前,这位漂亮的女主持人却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岗位,并且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那么多年过后的今天,已经50多岁的她现在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朱学虹的职业生涯开始于上海东方电台,一开始做的是幕后的节目编导工作。
这段经历让她对听众想听什么、喜欢什么,有着超出常人的敏感。
她对内容的把控力,也为日后走向台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朱学虹的人生迎来了转折,她从电台走进了上海有线音乐台,正式成为一名出镜主持人。
在那个互联网还没有普及,人们主要通过电视了解外面世界的年代。
她主持的《华纳音乐天地》就像一扇窗户,把港台和欧美的流行音乐带给了上海的年轻人。
每周守在电视机前看她介绍最新的歌曲和歌手,成了当时许多人的固定习惯。
后来,她又陆续主持了《伴唱机》、《音乐前线》等节目,这些节目形式轻松,很快就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客厅。
在音乐频道工作的那些年,朱学虹不仅是主持人,也参与了很多节目的策划和编导。
其中,最让老观众念念不忘的,是她和当时还是个学生的朱桢一起搭档的《朱朱读信》。
这个版块的名字取得很巧妙,因为两个人都姓朱,节目形式很简单,就是读观众的来信,再为他们点播一首歌。
但在那个年代,这种真诚的互动显得格外珍贵。
信里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青春心事,伴随着旋律,通过朱学虹和朱桢温暖的声音传递出来,成了一代上海观众心中温暖的集体记忆。
朱桢后来也多次提到,正是这段合作,让他真正走上了主持之路,并且也让两人有了20多年的友谊。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朱学虹开始涉足更大型的综艺节目。
在上海电视台的王牌节目《五星奖大擂台》中,她与电台名嘴渠成搭档。
这档全民参与的才艺比赛,对主持人的现场应变能力要求极高。
朱学虹在舞台上既能稳住场面,又能用亲和力化解选手的紧张,让整个节目在激烈的比拼中始终保持着一份轻松和温馨。
之后,她还参与了模仿日本红白歌会的《红蓝大对抗》,与杨逸歌、雷礼一起,为当时的电视荧屏带来了全新的节目形态。
那时的她,几乎是频道里最核心的骨干之一,从音乐资讯到大型综艺,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因为出众的形象和气质,她还接下了一个知名化妆品的代言,而这个品牌的前两任代言人,是林青霞和王祖贤。
这足以说明,朱学虹在当时有多受欢迎。
然而,就在事业最红火的时候,朱学虹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决定,她离开了电视台。
她的离开非常安静,没有声势浩大的告别仪式,甚至没有引起媒体的太多关注,就好像水汽一样,悄无声息地蒸发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社交媒体飞速发展,但网络上几乎找不到关于她的任何新消息,她去了哪里、在做什么,成了一个谜,也成了许多老观众心里的一个念想。
直到2021年,一位媒体朋友在网上发布了一张与她的合影,这个“消失”了许久的主持人才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照片里的她,笑容依然甜美,岁月似乎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她早已换了个人生赛道,在上海的黄金地段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厅。
咖啡厅开业那天,朱桢也特地赶来捧场,两位“朱朱”的再次同框,在网上引发了一波不小的怀旧潮。
如今,这家咖啡厅成了朱学虹的新平台,她把过去积累的生活品味和美学,全部倾注在了这个小小的空间里。
从咖啡豆的挑选、饮品的研发,到店内的每一个装饰细节,她都亲力亲为。
有去过的客人说,店里的装修很有味道,墙上还挂着几张她当年主持节目的老照片,不经意间就透露出主人的故事。
在店里不忙的时候,她会和熟客们聊聊天,聊咖啡,也聊生活,那种荧屏上的亲和力,在现实的接触中显得更加真实和温暖。
最近几年,朱学虹也开始尝试用新的方式和大家见面,她还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了账号,成了一位视频博主。
在视频里,她操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带着大家去探寻城市里那些地道的老字号和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吃。
这种接地气的风格,让她迅速收获了一批年轻粉丝。
除此之外,她也经常出现在一些同行或者名人的直播间或者是短视频中。
就比如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姐弟关系的朱桢,在前段时间两人就一起开启了直播。
在视频中,她也澄清了和朱桢的关系,他们并非姐弟,而是相当好的朋友关系。
现在的朱学虹已年过半百,但身材却保持的很好,一点都看不出衰老的痕迹。
而且她的生活却比很多年轻人都丰富多彩,希望她能够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吧。
来源:奇观历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