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四天前(2025 年 10 月 23 日),G7 国家高调宣布组建 “稀土联盟”,誓言打造一条 “去中国化” 的关键矿产供应链。作为联盟核心成员,加拿大随即密集推进多个稀土项目 —— 从智利到巴西,从美国建厂到本土勘探,动作频频。但现实远比口号复杂:光是成
就在四天前(2025 年 10 月 23 日),G7 国家高调宣布组建 “稀土联盟”,誓言打造一条 “去中国化” 的关键矿产供应链。作为联盟核心成员,加拿大随即密集推进多个稀土项目 —— 从智利到巴西,从美国建厂到本土勘探,动作频频。但现实远比口号复杂:光是成本一项,加拿大项目每吨稀土开采成本就比中国高出 3000 美元。这事儿,真能成吗?
说实在的,口号喊得响,落地却难。加拿大阿克拉拉资源公司(Aclara Resources)最近一个月几乎成了 G7 稀土战略的 “急先锋”,正同步推进四个关键项目。在智利中南部彭科地区(Penco)的稀土矿,计划 2026 年完成可行性研究、2028 年投产,预计投资 1.5—1.7 亿美元;同期推进的巴西戈亚斯州(Goiás)同类项目,投资额高达 6 亿美元,同样将在明年完成研究;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在美国建设一座稀土合金厂和一座分离厂,四个项目总投资合计达 13 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已明确承诺提供 500 万美元,专门用于支持其巴西项目的技术研究。这笔钱虽不算多,但信号意义极强 —— 美国正通过资金纽带,把加拿大企业的海外布局牢牢绑在自己的战略轨道上。
与此同时,加拿大本土稀土布局也在加速。萨斯喀彻温省的特雷清洁能源公司(Trinity Clean Energy)近日确认,其弗雷泽湖 B 矿床(Fraser Lakes B Deposit)经钻探与化验,已证实含有具备经济开发潜力的稀土元素,该公司称这一矿床有望成为加拿大未来稀土产业的核心支点。这些动作高度集中于最近一个月,显然与 G7 “稀土联盟” 的成立直接呼应,政治信号明确,产业布局节奏明显加快。
但坦白讲,光有雄心远远不够。行业专家普遍指出,西方稀土项目面临高成本、环保阻力、冶炼技术缺失三重硬伤。以加拿大托尔湖(Thor Lake)稀土项目为例,因原住民团体和环保组织提起诉讼,已停滞近半年;即便未来顺利投产,其每吨稀土开采成本仍比中国高出约 3000 美元,这还未包含后续分离提纯所需的巨额投入。
更关键的是,目前加拿大几乎没有具备完整稀土冶炼能力的工厂,多数开采出的稀土精矿,仍需运往亚洲(主要是中国)进行分离处理。“所谓‘去中国化’,现阶段更多是政治表态,” 一位长期跟踪北美矿业的业内人士坦言,“建矿容易,炼出高纯度、符合军工或芯片标准的稀土氧化物,难如登天。”
这背后是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绝对优势 —— 不仅控制全球 60% 以上的稀土开采量,更掌握超过 90% 的稀土分离产能。这种从矿山到高纯材料的全产业链优势,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规模效应的结果。打个比方,就像别人已经建好了高速公路网,你现在才开始铺第一条乡道,还指望马上分流主干道车流?供应链从来不是靠口号就能重构的。
地缘政治也在深度搅局。美国政府近期明显加强对加拿大关键矿企的渗透,已斥资 3560 万美元收购温哥华 Trilogy Metals 公司 10% 股份,并持有 Lithium Americas 公司 5% 股权。这一系列操作在加拿大国内引发不小争议,部分议员公开质疑:本国战略矿产资源是否正被 “变相控制”?国家安全边界在哪里?
换个角度看,美国一边高喊 “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一边直接入股加拿大企业,本质上是在确保未来稀土流向受其主导。而加拿大作为资源国,处境颇为尴尬:既想借 G7 之势减少对华依赖,又担心沦为美国矿产附庸。数据显示,目前加拿大对华稀土出口占比虽不高,但其矿产加工环节严重依赖中国技术与产能,这种结构性依赖短期内几乎无法切断。
别忽视这一点:G7 砸下上百亿美元想重建稀土供应链,但成本高、技术缺、环保卡,真能撼动中国主导地位吗?在我看来,短期难有实质突破。不是说西方不能建矿,而是整个产业生态 —— 从环保审批、社区关系、能源配套,到最关键的分离冶炼技术 —— 都不是砸钱就能快速复制的。
中国稀土产业的优势,早已不是 “便宜” 二字可以概括。它是一套高度协同、高效运转、且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系统工程。相比之下,加拿大乃至整个 G7 的稀土计划,更像是在政治压力下的应急反应。项目可以立项,资金可以到位,但产业链的 “毛细血管”—— 那些看不见的工艺细节、工程师经验、废料处理体系 —— 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加拿大这波操作,是战略突围,还是政治作秀?或许两者都有。但若以为靠几个矿、几笔投资、一场 G7 峰会就能绕开中国稀土,那未免太天真了。真正的供应链安全,从来不是 “去某国化”,而是 “强自身链”。而这条路,G7 才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找到入口。
评论区直接说你的判断:加拿大这波操作,是战略突围,还是政治作秀?我挨个回复!
来源:乐宅追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