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主流学术期刊纷纷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提供贡献声明,这一做法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我们该如何写好这部分作者贡献声明呢?
当我们准备向期刊投稿时,是否曾为如何安排作者顺序而苦恼?是否遇到过合作者对贡献分配产生分歧的情况?
近年来,主流学术期刊纷纷要求作者在投稿时提供贡献声明,这一做法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所以我们该如何写好这部分作者贡献声明呢?
01 )
什么是作者贡献声明?作用和重要性
作者贡献声明(Authorship Contribution Statement)是学术论文中用于说明每位作者具体贡献的说明性段落,也称为作者署名声明或论文贡献者角色说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期刊在投稿时要求提供作者贡献声明,以提高署名透明度和规范性。这一声明通常放在论文末尾,用几句话列出每位作者在研究及论文写作中扮演的角色和完成的工作。
*Frontiers投稿页面作者贡献
作者贡献声明能让读者和审稿人能够清楚了解每位作者在论文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做的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判断各位作者的学术贡献水平,从而给予客观评价。
通过公开每个人的具体贡献,可以有效避免署名顺序引发的猜测和争议,确保每位作者都得到应有的学术荣誉与认可。
其次,明确的贡献说明还能强化责任意识——每位作者将自己负责的部分公之于众,若文章某部分存在问题,追溯责任会更加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此外,对于期刊和读者而言,作者贡献声明提高了论文的信息透明度,期刊编辑可据此更好地为论文选择合适的同行评审专家;对于用人单位和基金资助方,清晰的作者贡献记录有助于更公平地评价个人科研贡献并作出资助决策。正因如此,作者贡献声明已成为学术出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促进公平和科研诚信的重要举措。
02 )
CRediT贡献者角色分类法
为规范作者贡献的表述,国际上广泛采用CRediT贡献者角色分类法(Contributor Roles Taxonomy,简称CRediT)。
CRediT是由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ISO)于2012年启动制定的一套标准,用于将论文作者的贡献划分为若干类别。
2014年起该体系开始推广使用,发展到今天共定义了14种标准贡献者角色:
1. 论文构思(Conceptualization):提出研究点子,构思并制定研究的总体目标。
2.数据管理(Data Curation):整理、维护研究数据,为数据的初始使用和后续复用准备元数据等。
3.形式分析(Formal Analysis):运用统计学、数学或计算等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或综合。
4.获取资助(Funding Acquisition):为开展研究获取项目经费或资金支持。
5.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执行研究过程,例如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或证据等实际工作。
6.方法论(Methodology):开发研究所用的方法或模型,即设计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7.项目管理(Project Administration):管理和协调研究活动的计划执行,如项目进度和团队协调。
8.提供资源(Resources):提供研究所需的材料、试剂、样本、实验设施、设备或其他资源。
9.软件(Software):编写代码或软件,开发计算程序,或使用现有程序完成研究分析等。
10.指导/监督(Supervision):监督研究的执行与规划,对团队成员(尤其是学生或助理)进行指导。
11.验证(Validation):核查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重复实验或验证分析以确保结论可靠。
12.可视化呈现(Visualization):准备图表或其他可视化内容,对研究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
13.初稿写作(Writing – Original Draft):撰写论文初稿,包括主笔起草以及重要内容的翻译等。
14.审阅与编辑(Writing – Review & Editing):对论文初稿进行评阅修改,包括提出评语、修改稿件直至发表前后的编辑工作。
借助上述分类,我们可以用统一的术语来描述各自的贡献。在投稿时通常按照CRediT标准列出每位作者承担的角色,每名作者可以对应多个角色(例如既参与实验又撰写论文)。不过并非每一种角色在每篇论文中都必须出现,具体视研究实际情况而定。
CRediT体系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作者们贡献描述的规范化程度,不仅为衡量作者投入提供了统一标准、减少署名纠纷和不公平现象,还提升了学术出版的透明度。
03 )
如何根据实际贡献分配作者角色
在撰写作者贡献声明时,关键是根据每位作者的实际贡献来分配角色,做到客观、准确、实事求是。
在论文准备和撰写完成后,团队应列出研究全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并明确每项任务由谁负责完成。例如,谁提出并设计了研究?谁进行了实验或数据收集?谁完成了数据分析?谁撰写了初稿?谁提供了重要资源或资金支持?逐一梳理后,就可以为每位作者匹配相应的CRediT角色名称。切忌为了迎合署名顺序而随意分配或夸大贡献。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作者通常承担不同的角色组合。一般是:第一作者往往在研究中贡献最大,可能负责了论文构思、研究设计(方法论)、主要实验工作(调查研究)、数据处理分析(形式分析)以及论文初稿的撰写。
相应地,通讯作者(通常也是最后一位作者)一般是项目的发起和监督者,可能承担论文构思、取得资助、提供研究资源、总体指导项目实施,以及把关论文修改定稿等角色。
其他共同作者则各有所长:例如有的负责软件开发与程序实现(软件),有的承担数据整理和维护(数据管理),有的专注于制备图表(可视化呈现),还有的参与论文的审核修改(审阅与编辑)等。
一个简单的分工示例:
·作者1(第一作者):Conceptualization,Methodology,Investigation,Formal Analysis,Writing – Original Draft(论文构思、方法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初稿)。
·作者2:Data Curation,Writing – Original Draft(数据整理,撰写论文初稿)。
·作者3:Visualization,Investigation(可视化呈现,参与实验)。
·作者4:Resources,Supervision(提供资源,指导监督)。
·作者5:Software,Validation(软件开发,结果验证)。
·作者6:Visualization,Writing – Review & Editing(可视化呈现,论文审阅修改)。
·作者7(通讯作者):Conceptualization,Funding Acquisition,Resources,Supervision,Writing – Review & Editing(论文构思,取得资助,提供资源,项目监管,论文审阅修改)。
(以上仅为示例,每篇论文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角色。)
从上述示例可以看出,一名作者可以同时承担多项角色,而某一角色也可以由多名作者共同承担。当多位作者对同一方面都有贡献时,应在声明中对每位相关作者都进行标注,如“作者A和作者B共同进行了数据收集”,不要因为怕重复就省略他人的贡献。
CRediT分类法允许且鼓励这种贡献“重叠”,因为科研活动本就是团队合作。如果有两位作者在总体贡献上完全相当,一些期刊还支持标注他们为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通常做法是在作者名单或贡献声明中注明“X和Y贡献相同,均为并列第一作者”。
无论哪种情况,都应确保每位作者在声明中获得公正、充分的贡献描述。
每一次清晰的贡献声明,都是对科学共同体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学术贡献的最好证明。
来源:小火车聊游戏
